中科白癜风 http://www.xftobacco.com/m/儒家学说继孔孟之后,其后人和弟子对儒家学说又有发扬和完善。其中曾参的《大学》和子思的《中庸》堪称儒家的用工手册。《大学》,孔子的弟子曾参所著,本来属于《礼记》中的一篇,宋代的朱熹把它抽出来,列为四书之一。《大学》对儒家具体的入世的方法,学而优则仕的修炼过程做了详细的阐述。《大学》中提出要通过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提高自己的学识和修养。所谓诚意,就是重在不欺骗自己的内心,言行合一,所谓的正心就是摈除杂念,放下心中的不端正,这和孔子的不忧不惧,孟子的浩然正气又是一脉相承的。所谓格物致知就是说去体悟天下事物运行的规律和原理,从而获取知识和智慧。《大学》中提出的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既是儒家学者的政治理想,同时也是儒家入世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所谓齐家必先修身,是说先要克服感情上亲疏好恶造成的偏见和私心,做到公允正直,一视同仁。所谓治国必先齐家,说的是家国一理,都要讲究尊上慈下,和睦兄弟,友善邦交,进而兴旺富强。能治国,然后才能实现济苍生,化王道,平天下的政治理想。此外,《大学》对君臣父子之义做了具体阐述。具体就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可以说是儒家所倡导的统治次序和伦理规范。《中庸》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这部书对儒家修身所要达到的境界提出了目标和要求。所谓中庸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完美境界。具体来说,中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庸呢,就是平常的小事。儒家修身讲究从小事做起,“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中庸》之道追求起来是非常严格的,是不容易达到的。有多难呢,书中说道: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这就要求儒家学者在修炼自己道德品行的时候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精益求精,不断进步。书中提出了学习的具体方法,那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和孔子的学与思,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只是做了系统的总结。《中庸》同样重视诚意。书中认为诚者自成也,是内心真诚的自我完善。至诚是对善性的高度发挥,至诚是修炼的基础,唯有至诚方能赞天地之化育。书中说道: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中庸》中高度重视德性对修身的重要性,认为唯有德高者道深,苟不至德,则至道不凝。书中说道:君子尊德性而道学问,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岑参的《大学》和子思的《中庸》可以说是儒家学者修身治国的具体操作手册。孔孟提出了儒家的学术纲领,而他二人丰富了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完善了儒家学说。自此形成了儒家的四部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岑参和子思继往开来,承前启后,他们无愧于儒之大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