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就是强者的子路,为什么还问强中

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s://m.39.net/disease/a_g6tw9ct.html

我们通过一系列的解读,发现:

在通行本《中庸》里,从「仲尼曰……」这章开始,一直到「子路问强」的后一章,很大的概率属于《原本?中庸》。

《原本?中庸》就是在孔子那个时代,被孔子亲自确认过的《中庸》文本。

就类似《传习录》,是王阳明的弟子把与王阳明的对话记录下来,又经过王阳明亲自确认以后形成的文本。

《原本?中庸》不可能是现在认为的《中庸》作者子思所编纂的。

因为《原本?中庸》内容,与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中庸》其他部分内容,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在逻辑上,都有很明显的“焊接”感。

孔子说「述而不著」,但并没有说「述而不记」。

《原本?中庸》非常像孔子论述「中庸」这个主题以后,弟子对相关内容的记录与整理,又经过孔子亲自修正与确认以后形成的文本。

因为《原本?中庸》里使用了大量的「源头甲骨文」字义的字。

孔子在向弟子论述「中庸」的时候,也使用了不少「源头甲骨文」字义。

而「源头甲骨文」字义,在当时已经不是流行的字义,孔子在用这些「源头甲骨文」字义的时候,相信在当场是进行了大量的解释的。

但是,由于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缺少相应的「知识背景」与「体验手段」,孔子也和老子一样很难用大白话把这些「源头甲骨文」字义解释清楚。

所以,孔子在用「源头甲骨文」字义论述「中庸」的时候,弟子们基本上都是听个一知半解。

弟子只能在听完后,自己去参悟孔子说的内涵。

在弟子中,有一些像颜回这类能自己参悟明白的弟子,也许就能把孔子说的内涵参悟明白。

而像子路这样的弟子,怎么也搞不明白孔子说的内涵,于是,就会向孔子请教。

一、「子路问强」的前情提要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原本?中庸》,并不是孔子在讲述「中庸」这个主题时的全部内容。

孔子在给弟子讲述「中庸」的时候,一定是用大白话对所讲述的内容进行了大量的解释。

这些大白话的解释,相信孔子在校订《原本?中庸》时,都被他删除了。

因为只有留下那些最核心的「源头甲骨文」字义的内容,才有可能在传承的过程中完整保留下来。

如果记录大量大白话解释,反而会影响本来的涵义。

因为「大白话的解释」受到当时讲述的情景、对象以及历史背景的影响,「大白话的解释」一旦在历史中被流传下去,必定会影响孔子想要表达的本来内涵。

于是,「大白话的解释」都被孔子删除了。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在《原本?中庸》里看到孔子「大白话解释」的痕迹。

孔子在讲述「颜回得一善则拳拳服膺」的时候,一定用到过「强」的说法。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9%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