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书法与哲学,它的中庸观

本文乃作者小哥哥说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我认为儒家的圣人孔子是一个哲学家。他说了许多关于人生态度的哲学思想,其中心的一点则是中庸。他在《论语》中明言,中庸是最高尚的立身道德,可惜已经长久地不为人们所遵循。在众多弟子中,他最满意的是颜回,因为颜回不仅做得到箪食瓢饮,乐道安贫,而且还能够独行中庸之道。所以说,孔子拈出的“中庸”二字,其本义在树立人生哲学的标准,那就是平平常常,无过不及。

然而事实上,也就是从孔子本人开始,这条标准就逐渐地运用到文学的领域。如诗歌,内容上可以乐,可以哀,可以怨,但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风格上则一律要遵守“温柔敦厚”的“诗教”。儒家思想是封建时代的统治思想,它支配着影响着古代文化和杜会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这原本并不奇怪。书法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民族艺术,毫不例外,也受到了中庸思想的制约。明代数学家项穆曾将风格万千的书法归结于“中和”二字,认为“人之于书,得心应手,千形百状,不过日‘中和”(《书法雅言)》),其“中和”一词正源出于《礼纪●中庸》的“致中和”。应该说,项穆对书法风格的整体归结并不是很确当的,但无论从历代的书学论着中,还是从书法作品与书法史的诸多现象中,人们都确实可以感受到中庸哲学制约力量的存在。

书法雅言

小编曾看到《书法的阴阳观》中曾说过,中国书法理论总体上贯穿着缴纤、疾涩、顺逆、起伏、承覆、趋舍等等-系列矛盾范畴组成的阴阳哲学观,这确实是事实。但这里想强调的是,这种哲学观和指示的方向决不在对立和冲突,而在和谐与统一,这就决定了书学理论诸多方面的内容,突出的表现则有下面两点:(1)创作心境上的平和论。早在汉代,蔡邕就认为创作之前应该“默坐静思”(《笔论》),晋时王羲之也要求“凝神静虑”(《笔势论》)。

唐代虞世南则强调:“欲书之时,当收枧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笔髓论》)。世传张旭“性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下笔愈奇,尝以头衢墨而书”(宋朱长文《续书断》),怀素也是“援笔制电,随手万变,酒酣兴发,遇墙壁衣器靡不书之”(元盛熙明《法书考》卷一载唐人语),

但统观书法发展史这种现象出现在素有草圣草狂之称的书家身上,不仅对于整个书坛来说属于例外,就是在这些书家自己也是多是偶一为之之举。这类纪载的可靠性本身就值得怀疑。用头发沾着墨写字,有无可能性?作用又何在?张旭果有此举,恐怕也只能看作是醉后的失态而。

书法的阴阳观

(2)书法形体上的平稳论。创作心境的平和,目的在于平稳的形体的创作。虽然前面曾说王羲之讥讽过那种“上下方整,前后齐平”的字迹为算盘上的珠子(见《题卫夫人笔陈图后》)。但同样是这个王羲之

《笔势论》一文说得更为详细:“金书锦字,本领为先,尽说安危,务以平稳为本分间布白,上下齐平,均其体别,大小尤难。大字促之贵小,小字宽之贵大,自然宽狭得所,不失其宜。”欧阳洵也专门作《传授诀》向学生传其秘诀:“当审字势,四面停匀,八边具备。短长合度,粗细折中。”

王羲之

怎样理解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原来,“上下齐平”也好,“四面停匀”也罢,它不是对于视觉上的形的绝对整齐划一,而是对于感觉上的协和平稳的审美追求。笔画上可以(而且必须、也是必然).有粗有细,但应该做到“粗而能锐,细而能壮”(《笔髓论》,让人看着“粗不为重,细不为轻”(王僧虔《笔意赞》,字体上可以有长有短,也得让人感觉着“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笔髓论》等。可以现出,这种协和平稳地获得,不是以僵硬呆板、牺牲生机为交换条件,恰恰相反,灵气飞动、生机盎然本来就是协和平稳固有的内容。

笔髓论

中国古代书学(文学同样如此)特别讲求人品与书品的统一,这种统一实际又是人品重于书品。历史上只有因人废书的情况,很难找出人以书重的事例。这是反映了古代艺术家的道德感,还是只能算作艺术的不幸,属于另外的值得讨论的题目,这里要说的只是颜真卿。他作为一个抗颜犯上的忠臣、清廉刚直的官吏、抗击安史叛军并终至以身殉国的烈士,几乎具备了封建时代无可挑剔的人格风范。比较王、颜二人的不同,最便利莫过于他们的《丧乱帖》和《祭侄帖》了。前者是王羲之的一封书牍,写的是在兵燹之际,祖先的坟茔惨遭破坏。后者是颜真卿的一篇祭文,追悼在抗击安史叛军中壮烈捐躯的亲侄儿。王羲之的《丧乱帖》在第三章第二节中已举过,

颜真卿的《祭侄帖》云:“天不悔祸,谁为茶毒。念尔遘(遭逢)残,百身何赎。”又云:“抚念摧切,震悼心颜。”

从这些浸透血泪的文辞不难看出,王羲之和颜真卿作书时是一种怎样的悲痛心情。

祭侄帖

然而,两人在相同心情下写出的书法,风格却迥然异趣,翻开《祭侄帖》,映入眼帘的是点画的参差错乱,落笔的坚决果断,笔触的疾速外露,结体的欹侧变幻,道道行距的忽直忽斜,忽慢忽紧,以及那浓淡不齐、涂抹圈改的块块墨痕。所有这些,都向我们喷发着作者时而悲壮、时而沉痛、时而慷慨的激愤情绪,作者任这种情绪自由奔放,一泻无余,丝意不加节制,以至于我们面对着这幅静静的墨迹,能够清晰地感到触到一种强烈的冲击波,不由自主地肃然端坐,呼吸也会急迫起来。《丧乱帖》却是另一番景象,它的笔画粗重,起止却十分分明。笔势急促,结构却疏密匀净。有些字迹突然潦草连笔,另一些却极为工稳。这些都明显标志出作者心情悲痛,却又在竭力克制这种悲痛。特别是章法上布白基本整饬,字体大小一致,就更冲淡了浓重的悲剧气氛。《中庸》要求“致中和”,《论语》要求“哀而不伤”(朱熹的解释是“伤者,哀之过而害于和也”),《丧乱帖》可以说就是“哀而不伤”、“致中和”的典范。

丧乱帖

小编如果说王羲之在极度悲恸的心情下都能竭力恪守中庸之道,他的其他作品就更不难想象其是何种风貌了。展开他的《兰亭序》帖,我们看那浓淡适宜的笔墨,修润得当的点画,从容不迫的结体,舒缓有致的行款,再读在这样的行款、结体、笔墨点画配合一体下书写的文辞,什么“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啦,什么“是日也,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啦,真正从书法风格到文辞内容都展示给人一种风流蕴藉、熏然若春之美。

参考资料《中国书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