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近代科学去哪儿了趣准历史

相信我们在学习近代史的时候,总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我们大可以归罪于清朝的夜郎自大和闭关锁国,但早在三百多年前,西方就有了生物、物理、数学等学科,对比同时期的明朝,还在大兴文字狱,以控制人民思想达成统治。所以不能不说,在我们的文化中是存在一些毒瘤的,这些毒瘤潜伏着,通过长时间的影响,在明清时期终显现出了恶果。而今天弓长所长就想谈谈我眼中的那些毒瘤。

一、学而优则仕

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为官,光宗耀祖。我们的才子们为考取功名读儒家经典,做八股文章,却鲜少有人研究自然科学。虽有李时珍投身医学;徐霞客致力地理;徐光启研究自然,但是封建王朝历史悠悠,也就这么凤毛麟角的几个。

而在今天,很多人的心中依然存有这个观念。曾有调查中小学生的理想职业,排名第一的是公务员。校园里,孩子们被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总要跟父母做官的同学调侃几句“抱大腿”之类的话。即便是戏言,空穴来风,有果必有因,谁能说,这不是某种“变相的真话”呢?就连学术界也面临着官本位的侵蚀——一些大学里,官僚风气严重,这个主任恭维那个院长的,互相捧得比天高,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也不能不遵守这样默认的规则。

一个国家的科研是和社会风气挂钩,人民热爱科学,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输送到各个研究机构。如果人人都想着做官,就必然会出现人员冗杂,官场腐败。

二、奇技淫巧,玩物丧志

中国封建社会中总是喜欢讥讽那些能工巧匠“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君不见宋应星写的《天工开物》,可以说是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但是书成后,文人唾弃,朝廷列其为禁书,然而在国内近乎绝迹的书,在国外却被翻译为各种版本,颇受欢迎,直到年,我国才从日本引进此书。当侵略者用火药炸开我们封闭的大门时,封建中国还只会用爆竹祈福。对技术的鄙视深深地阻止了科技的发展!

三、教学刻板,千年不变

《五经四书》,儒家经典是学子们几千年不变的教科书,治国、修身、齐家、平天下,教学核心思想大体相同。虽然我们的艺术发展在世界上都是令人惊叹的高峰,但是自然科学方面却得不到认可。

三纲五常;君命如山;以和为贵,羞于竞争;时刻谦逊,为人中庸......所有的一切,某种方面限制了科学的发展,限制了创新。曾有学者说,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和笛卡儿的《方法论》同年出版,他们的思想方法在许多地方不谋而合。如果宋应星处于产业革命前夕的英国,他可以一下子拿到几十项技术专利。甚至,他一个人可以发动这场席卷整个欧洲的革命。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如今我们讨论这个困扰着整个近代中国的问题,并不是吹捧西方文明,而希望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去除文化中的糟粕。所长相信并且热爱着我们的中国母亲,愿他终有一天能强势地输出自己的文化,既以过去艺术为傲,又因今日科技而强大不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