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程子曰:“亲,当作新。”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新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此三者,大学之纲领也。
《大学》因理学而兴,理学因《大学》而得其纲要。所以程子认为《大学》是初学入德之门,包含了学者的次第和大方向。这一句就是开宗明义,提出大人之学的三纲领,也就是古之圣贤的内圣外王之道,止于至善就是永远地行在大道上,此通于中庸之要义。《论语》首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人在明明德之学习与工夫修养,是明德之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既是友朋相与之乐,也是亲民之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行道之人的自立自觉,所以能通达而无愠,一片平和,这也是程子所言的“本体之明”,因“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故而不愠。
止于至善,就是一种不止之止,而至善也不是有一个对象化的至善让我们去止,去依靠,而是就着至善的方向,趋势,不断地贴近,切近,让生命不断地得到善的升华。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也是生命的奇妙之处,没有一个终结点,永远值得我们去探索。所以这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境遇,是一个在时机中不断展开的境遇。这就通达中庸的时中之义,所以孔子也别孟子评价为“圣之时者也。”
大学之道,大学啊,这个大啊,没法去描述,浩浩其天啊,在我们的古典哲理里,大蕴含了终极的思想,是人终极的追求。而这种最求,又是通过修身这样一种反求诸己,回到自身的方式展开,回到自身,又不是那种自私自利的为我的方式,而是认识自己,洞彻自己的方式,也就是发现我们天性里的光辉,德性,上天赋予我们的天性,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这样在“率性”中散发出的德性,明德。这个大学之道的“之”字,就是一种行走,一种在道上的行走,似曲而实直,永远在康庄大道上行走,而不离。不紧不离,还以自己的方式拓展、疏通这个大道,尽己之力。这就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对每一个读书人而言,都是一种实在的担当,自主的担当,任重而道远的担当。
在这份担当里,这份践行里,是“在亲民”,在人群里,人日用伦常里,在家庭,在国家,在天下这样的一个格局里去担当。这也是为学的下学而上达的过程,是学而优则仕的过程。不是为了自己私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就是君子的担当。
文·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