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卦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解析君子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二爻阳爻:“礼”的道路上,始终都要坦坦荡荡,不欺暗室,慎其独也。

坦:从土,旦声;“旦”像旭日初升,有光明义;坦,表示平坦的地一片光明,本义“平坦”;由此义又引申出“坦率、直率、不隐瞒”义。

坦坦:双重强调“坦”,强调“坦”的“平坦、坦率、不隐瞒”义,表示平平坦坦、坦坦荡荡、毫无隐瞒、毫无隐蔽。

亶[dǎn]:从[lǐn],旦声;“”是“廪”的本字,义为“粮仓”;亶,表示粮仓里的粮食明明白白的,是看得见的,毫无隐瞒,无不可示人。《尔雅》“亶,信也;又,诚也。”,本义“诚然、实在、信然”;《诗经·大雅·板》“不实于亶”;《诗经·小雅·常棣》“宜尔家室,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亶亶:双重强调“亶”,强调“亶”的“信、诚、实在”义,所要表达的意思与“坦坦”相同,都是坦坦荡荡、毫无隐瞒、毫无隐蔽。西汉-贾谊《新书·卷七·君道》“《书》曰:大道亶亶,其去身不远,人皆有之,舜独以之”。

幽:本义是指物体的色度;又指黑色,假借为“黝”。由此两义引申出“昏暗、微弱”义,进而引申出“幽静、幽雅、隐蔽”义。

幽人:幽居之人,人幽居之时;指人自己独处,不显于人前之时。

贞:定、固;为“从一不变、固定”,义为“定于…状态不变、固守…状态”,详见《弄懂《易经》的“贞”字义,才能读懂《周易》自身的本义和内涵》。

二爻为地位,是卦象显现于世,大行其道之时;爻辞讲的是“履”卦显现于世时,应如何施为。

履卦全卦皆言“礼”。初九爻是“礼”之始,讲的是“礼”的第一正“心正”;九二爻便是讲“礼”的第二正“身正”(“礼”有四正:心正、身正、言正、行正)。《礼记·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爻辞“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是讲:守“礼”、履行“礼”的道路上,始终要坦坦荡荡;自己独处、幽居之时,也坚守、固守“礼”,这样便会得吉,吉利。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讲的是:先秦时期,古人修身的一个重要概念“慎独”。“慎独”后来成为儒家思想中个人道德水平修养,品行操守的最高境界。《辞海》“慎独: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源》“慎独: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慎独”指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更须谨慎从事,自觉遵“礼”、守“礼”、履“礼”。

慎:《说文解字》“慎,谨也。”;《尔雅》“慎,诚也。”;《国语·周语·单襄公论晋周将得晋国》“正,德之道也;慎,德之守也”。

《诗经·大雅·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无曰不显,莫予云觏。”;大意为:看你独自处室内,做事无愧于神明。休道“室内光线暗,没人能把我看清。”

PS:屋漏:《尔雅·释宫》“西南隅谓之奥,西北隅谓之屋漏,东北隅谓之宧[yí]”;《辞源》“屋漏,房子的西北角。古人设床在屋的北窗旁,因西北角上开有天窗,日光由此照射入室,故称屋漏。”;为人所不见的地方称作“屋漏”,后用以泛指屋之深暗处。

《礼记·中庸》“《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大意是:《诗经》上说「看你独自一人在室,应当无愧于神灵。」;所以,君子即使没有行动也能表现出他的恭敬态度,即使没有言谈也能表现出他的诚信。

《文子·卷二·精诚》“圣人不惭于影,君子慎其独也。”;大意是:圣人不惭愧于自己的身影,君子独处无人之时,仍能谨慎而不随便。

《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意是: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不要欺骗自己),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不要欺骗自己),这就是自己感到心安理得。所以君子一定要在独处的时候保持谨慎的态度。

《礼记·大学》“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独也。”;

大意是:小人(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家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当他们见到君子(有道德修养的人)后,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装出一副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然而,人们的内心与外表往往是一致的,平时不好的意念、想法总能在行为中表现出来,每个人来看自己的时候,都像能看到肝肺一样(直视内心),勉强在形迹上伪装是伪装不了的,那么(自欺)还有什么用吗?这就叫做内心的真诚会直达外表,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一定要真诚的面对自己。

《礼记·大学》中“慎独”强调的是即使在无人知晓、没有监督的“闲处”,君子依然应怀有敬畏之心,严格自律,克己复礼。

《礼记·中庸》“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大意是:君子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要小心谨慎,在无人听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惧敬畏。隐蔽时也会被人发现,细微处也会昭著,因此君子在独处时要慎重。讲的是:当独自一人而无别人监视时,也要表里一致,严守本分,不做坏事,不自欺。

“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礼”,不做任何违“礼”的事。《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一次,昌邑官员王密带十斤黄金,深夜去拜访杨震,并说:“暮夜无人知。”杨震严词拒绝了这份厚礼,回答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王密惭愧而归。这个历史故事体现了“慎独”的内涵,是“慎独”的典范。

“慎独”也是谨慎的面对自己的内心,紧守“本性、本心”,不被环境、外物等所惑、所左右。“慎独”讲的是“身正”;“礼”的“四正”之中,“心正”是“身正”的前提;“心正”在于“虔”、“诚”(《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故“慎独”也是“诚其意”。

《礼记·礼器》“礼之以少为贵者,以其内心者也。德产之致也精微,观天子之物无可以称其德者,如此则得不以少为贵乎?是故君子慎其独也。”

《荀子·不苟》“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夫此顺命,以慎其独者也。善之为道者,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不形则虽作于心,见于色,出于言,民犹若未从也,虽从必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类至。”

大意是:君子保养身心没有比真诚更好的了,做到了真诚,那就没有其他的事情了……这是顺从了天道因而能在独自一人时也谨慎不苟的人。君子改造感化人之道是这样的:如果不真诚,就不能慎独;不能慎独,道义就不能在日常行动中表现出来;道义不能在日常行动中表现出来,那么即使发自内心,表现在脸色上,发表在言论中,人们仍然不会顺从他;即使顺从他,也一定迟疑不决……真诚,是君子的操守,政治的根本。只要立足于真诚,同类就会聚拢而来。

《荀子·不苟》体现的是《论语·子路篇》中的“子曰:「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大意是: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这也是“礼”之“四正”中的“身正”则“言正”;“身不正”,便不会“听其言、信其言”,进而更不会“从其言”。

综上:“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讲的是:在遵“礼”、履“礼”的道路上,始终都要坦坦荡荡,不欺暗室,要慎其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