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中庸》绕口令,何人何时可率性而为?
一、引题:“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读《中庸》,前面这几句话,实在令人讨厌,刚开始读《中庸》时,这三句话老弄不明白,直接跳过。但跳过这三句话读《中庸》,对《中庸》后面的文辞往往不得要领,不知所云。因为《中庸》第1章,劈头盖脸,当头一棒就给你来个绕口令,不把它们弄明白,你就读吧,读到最后,都不知道说的啥了,呵呵。
上篇作文,跟大家咂摸了第一句“天命之谓性”,今天接着咂摸咂摸什么是: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二、率性而为,率性而为,你能率性而为吗?
答案是:既能,又不能。怎么说呢?这不废话么,呵呵。
这既是废话,又不是废话,没弄明白的时候,这是废话,弄明白了,这不仅不是废话,这是儒家的真理。不是真理,不可能纳入《礼记》这种儒家视为“经”的书,中国上下五千年,能被儒家视为“经”的书就那么几本;不是真理,《中庸》这篇文章,不可能被人单独从《礼记》中拿出来单独成书,还被列为宋以后科考必考的《四书》之一。
大学.中庸.孝经/中华经典诵读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旗舰店¥10.4购买三、论“天之生心,性、天心,道心、道、《中庸》之诚
这就是为什么要在作文里,先罗里吧嗦的论“天命”存不不在,再罗里吧嗦的论“性”的含义的原因。因为只有搞清楚了“天命之谓性”的意思,才能探讨接下来的“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所谓“性”,乃是天命之生心,乃是天生之心,乃是天心,天心乃道所生,姑且视天心为道心,至少近道心,之所以说近,是因为论了几千年,谁也没论明白什么是道,更遑论道心。道心论不明白,其实天心也论不明白,但天心至少部分可见,天可见之心是天生万物,长万物,利万物,贞万物之心,天可见之心就是《易经》乾卦元亨利贞四德,天生物、长物、利物、贞物之心,《中庸》只用一个字“诚”就表达完了,《中庸》第25章对“诚”这个字的原文表达是:”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且以此义作为今日作文探讨之基础,没兴趣的的可以划走了,呵呵,皮一下。
四、何人何时能率性而为,何人何时不能率性而为
既然“性”为天生之心,为天心,为“诚”心,合外内之道,那什么时候能率性而为,什么时候不能率性而为,就就相当清楚了。以天心而为时,能率性而为,以生万物、长万物、利万物、正万物之心而为时,能率性而为,以《易经》乾卦元亨利贞四德而为时,能率性而为,以“诚”心而为,能率性而为。反之,则不能率性而为,则不可率性而为。
同时能不能“率性而为”,还涉及到读《中庸》的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人能时时事事皆以“天之生心”,皆以“性”,皆以“诚”,皆以道行事;什么人不能时时事事皆以“天之生心”,皆以“性”,皆以“诚”,皆以道行事,《中庸》讲的只有圣人能做到时时事事皆以“天之生心”,皆以“性”,皆以“诚”,皆以道行事,我辈“庸人”,不能做到时时事事皆以“天之生心”,皆以“性”,皆以“诚”,皆以道行事。因此,只有圣人才能率性而为,我辈“庸人”不能率性而为。
但是,呵呵,按儒家的说法:人人皆可成圣,有圣人之心的那一刹那,人人皆为圣;佛家六祖的说法:人人皆可成佛,佛心现的那一刹那,人人皆为佛。就我辈庸人的一刹那来说,庸人之心成圣人之心的那一刹那,能率性而为,反之,则不能。以上作文再以《中庸》原文佐之:“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五、添足画蛇,“率性之谓道”
既然“性”为天生之心,为天心,为“诚”心,合外内之道,那么率性而为时,正为生物、长物、利物、贞物而为,正是在行道,因此“率性之谓道”是也。
篇幅所限,下文再跟大家探讨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之后的内容,“修道之谓教”。感谢阅读!!!如有幸得大家指教,不幸之至,定当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