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也篇第六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这两个字,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也是最高的思想体系。《中庸》我们大家有的人已经学过了。《中庸》的作者子思子,是孔夫子的孙子,曾子的学生。子思子之所以能写出《中庸》,说明什么呢?说明在孔子那里、在他的老师曾子那里是听说过“中庸”这两个字的,所以把中庸延展开写成了这本著作,五千多个字。
听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中庸它是一种境界,就好比是我们《论语》当中所讲的“仁”。仁它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如果有人用“仁”这个字,可以写成一本书的;用“德”这个字,可以写成一本书;用“智”这个字,可以写成一本书。
我们再看看“中庸”,它是什么样的境界和状态呢?“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所以“中”是一种什么状态呢?是一种道家所讲的无。我们说“中”是道体,“庸”是用,道体是没法用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什么都没有,无的状态是中,但是你要想用,那我们怎么办?就是庸。所以庸是相、是用,而中是道体。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是我们要达到的效果,达到的目的,所以叫“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用的过程是庸,道体是中,用出来的结果叫做和。“致中和,天地未焉,万物育焉”,所以中庸就是到了最高的状态。
我们再来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好来理解什么叫做中庸。比如说我们把面粉比作中,它是本来的体。用是什么?是我们想要做什么,我们想把它做成水饺,我们想把它做成面条,我们想把它烙成饼,这是庸。什么叫做“和”呢?结果呈现了,说我把它做成了面条,这个叫和;我把它烙成了饼,这个叫和;我把它包成了水饺,这个叫和。
所以你看道体它是中,就是那个面粉,我们想用它来做什么,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这是“中”“庸”“和”之间的关系。
我们再来讲喜怒哀乐,有的人说圣人没有喜怒哀乐吗?有啊,但是他的喜怒哀乐并不是他喜怒哀乐本身,而是他用出来的,为了发而皆中节,达到了“和”。举个例子:发生了高兴的事情,你不要去喜吗?要的,但是这个时候的喜是用。比如说孔子不会发脾气吗?会啊,但是脾气并不是他本身真的生气了,而是要用,所以他发出了脾气,是为了达到那个结果。
我们举个例子:在一个企业当中也是一样的,你会发现一个有智慧的领导,是可以做成这个样子的。因为这件事情我发了脾气,很严厉,但是转身以后我该做什么做什么。真的生气了吗?其实并没有。那为什么这个时候要发脾气呢?这个脾气就是“和”,它是用出来的,为了达到某件事情的效果。
我们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说现在小孩子很调皮,我们突然说很严肃、很严厉地发火了,可是注意,这个时候你真的有多生气吗?不会,反而会觉得其实小孩子调皮捣蛋蛮可爱的,但是你为什么还要发脾气呢?这个就是用,用出来是为了和,达到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如果你不严肃、不严厉,这个孩子他不听话。所以你看这个就是用的过程,用是为了达到和。
所以中庸是最高的境界,首先我们要懂得无的道理,要懂得道体,这个时候可以随时变化来用。
“中庸之为德也”,这里讲德性,中庸的这种境界用到德这件事情上来说,“其至矣乎”,可以说是最高的标准了,可以说是最高的境界了。我们再把“德”字换掉来理解,中庸的这种状态和境界,“之为至也”,我们把智慧用中庸的境界来体现出来,也是“其至矣乎”。
我们再举个例子:说学习,我们把这个德换成学,“中庸之为学也,其至矣乎”,比如说我们平时学习,我们学习开车,我们学习做饭,我们学习人际交往,我们在工作当中学习了一个什么技能,我们学习了圣贤文化,学完要化成无的状态,就是“中”。什么意思呢?说我现在学了开车,那我讲课的时候不需要开车,我做饭的时候不需要开车,是不是化成无了?没有的状态。但是什么时候会出来呢?用的时候,为了达到目的和效果的时候就出来了。比如说我现在要开车,我学过的开车,是不是这个时候就可以用了?我现在会做饭,在我做饭的时候是不是就拿出来用了?
所以学习我们也是中庸的状态,学完了之后化成无,化成空,化成中的状态,用的时候就是和的状态,用的过程就是庸。所以你看我们拿中庸的境界,之为学也是其至以乎。所以中庸这两个字的境界,无论放在任何事情上,都可以达到极致的状态。
我们再来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现在三十岁的人,四十岁的人,我们要和一个三岁的孩子讲话,你本来的境界不是三四岁的境界,而是几十岁的境界,但是你和孩子讲话能不能讲我们该讲的话?是不是要“用”?要达到和的目的。什么叫和?是孩子能听懂。你可能就会说玩玩具,你哄他开心可能你就会说叠词,“我给你吃好好、我领你睡觉觉”这么讲话,可是我们自己平时是这个状态吗?不是吧!是为了那个和,但是我们本来的境界和状态不是那个样子的,这个就是中庸的境界和中庸的状态。
这个时候我们再来体会中庸,我们要不停地提升自己的境界,让自己悟到、证到,进入道体,这是中。但是我们用出来的时候,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道理,对不同的人讲不同的话,遇到不同的事情产生不同的智慧,这就是中庸的关系、中庸的境界。
我们讲到这里很多朋友似乎听懂了,似乎又没听懂,所以靠我们自己去体悟,靠我们在生活当中不停地去证悟,不停地去应用。关于中庸这两个字,我们有系统的课程,如果这里没有听明白的,我们再去听这三十讲课,再去体会中庸到底讲了什么。
“民鲜久矣”,鲜:很少;久:很久了,形容时间很长。这四个字孔夫子对于中庸做了一个总结,也做了一个感慨。鲜:很少有人可以达到中庸这个境界了。久矣:很久都没有人可以做得到了。一个形容它的难,一个形容它时间的概念,时间很长。它也是有历史背景的,我们说难首先是境界难达到,人们不容易去应用,是因为无法悟到这个境界;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时代背景,在春秋那个时代,它是礼崩乐坏的时候,人们都在争名逐利,都在使用暴力、使用武力,为了争夺自己的名,为了得到自己的利,甚至为了称霸诸侯,所以人们开始崇尚武力,故而没有人去遵循中庸之道。
到了我们这个时代是和平盛世,是衣食富足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其实我们更容易去践行中庸,因为它给了我们生存的土壤,给了我们生存的空间,让我们可以安于当下的状态去学习,去体悟中庸之道。
我们再把“中庸”这两个字拿出来,其实这句话不是在讲德,也不是在讲这个境界有多难,也不是在讲多长时间没有人可以做到了。我们通过这一讲,如果对中庸这两个字是有所体会的,你会发现其实生活当中处处可用。
我们再简单一点,什么叫做“中”呢?就是时时刻刻让自己保持无的状态,保持空的状态就是“中”。说我们坐在这里没有喜怒哀乐,“喜怒哀乐之未发”,没有,但是用的时候它就有。比如说该严厉的时候严厉,该喜悦的时候喜悦,该温和的时候温和,这个就是“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就是中和的状态。
所以我们时时刻刻提醒自己生活当中的“中”,遇到事情我要发脾气了,我要提醒自己不要起情绪,让自己保持空的状态,保持无的状态,保持中的状态,让自己先平静下来。当你平静下来再来思考这件事情该如何解决的时候,就容易“中节”,做事情容易适度。
比如在生活当中也是一样,当我们起情绪、发脾气的时候不要做决定,就让自己静下来了,接下来我们再去做决定。因为在平和的状态下,容易思考清楚问题的走向,容易找到解决的办法。
所以中庸听起来很难,因为它是道,它讲的是最高的境界。但是在生活当中用起来其实并不难,只不过我们要有中庸的思维,我们才能去体会到中庸的境界。
假如我现在,我的家里的孩子十岁,我要把自己放到空的状态,放到无的状态,回到中的状态。我要去思考,我用什么样的方式,他才可以听得懂?这个就是“庸”。达到了结果,让他听懂了,圆满地解决了这件事情,这个就是“和”。所以我们只要体会到了“中”、“庸”“和”之间的关系,我们有了这样的思维,其实去践行中庸并不难。
所以它难,难在中庸是最高境界;难,难在我们无法体会中庸的关系,我们要能体会从生活当中先去遵循中庸之道,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当我们在生活当中践行的越多,体悟的越多,终究可以达到最高的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