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是真是假 http://www.wzqsyl.com/m/“堤溃蚁孔,气泄针芒”出自《后汉书·郭陈列传》:“臣闻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识几。”意思是小小的蚂蚁窝,能够使堤岸溃决,针芒般大小的孔眼也能使气泄掉。这句话提醒人们,做人做事都要在祸患出现萌芽的时候着手处理,防患于未然;如果小事不注意,很可能前功尽弃,顷刻之间颠覆所有累积起来的“成就”。我们通常注重的是,“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业政绩也好,人格品德也好,都是由长期量变努力积累起来的,往往经历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而同样应该引起更高程度重视的是,人格修养的“堤坝”筑起来了,其中的“水”也很沣溢充实,事业就像“气球”一样那么大,显得五彩缤纷,辉煌、耀眼、夺目。但为什么有时候“翻盘”却在一夜之间?由于突然的、不可抗拒的外部因素造成了“溃坝”“粉碎”——自然界有这种情况,对人类自身来说却似乎不可能。“人非圣贤”皆有过,有些无关乎“大节”的小毛病、小失误偶然犯一次两次,可能不至于一泻千里而导致最终的失败;但如果在这些“小事小节”上不加注意,不以为然,甚至被一些人冠以敢做敢为的“正面”个人魅力、特征等,自以为大,于是乎傲心潜在地不断增长,小节累成了大节、小事攒成了大事,终一发不可收拾。出现这种情况,也可以倒推:这种人成就起来的“功名”和“政绩”,其内在心理追求本就有问题,不是以人民的长远和最终利益为目标,而多出于私情私利,如同历史上思想家王阳明指出的是“徒据纸上之功绩”,当然其“肥皂泡”就很容易被戳破而昙花一现。《大学》中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认为不管你“外王”的社会事业做得多大,“修身”都始终是我们的根本。这一点,对于社会所谓的“精英人士”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甚为重要。“外王”与“内圣”不能打成两截。“外王”一定是以“内圣”为基础为前提的,否则或早或迟、或此或彼即会产生无法避免的恶果。与其他实践活动不同的是,人类的政治活动主要表现为统治者或执政集团带领社会大众为完成某种理想和使命而进行的组织性活动。说白了,就是一部分人提出理念和目标,倡导所属成员来共同实施。故此,在中华文化的治理思想中,“修身”甚至演变成了一种管理原则、治理方法。《中庸》讲:“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官员的修身治己,是治国理政的起点并贯穿始终。所谓“正心明道”亦正是从“一念入微处”入手,明觉精察,“严”“防”“杜”,从不放过任何小事小节,才能成就圆满人生的境界。这是自己内心世界的“战斗”,古人称之为“自讼”——天理和人欲在心中“交战”。我们不要看轻了这场“战争”。很多人和真刀真枪的敌人打仗时能够取胜,但有可能输在和自己欲望的抗衡上。王阳明根据自己的经历曾经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为此他提出“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就像猫捕捉老鼠那样专注、那样认真去对治自己的私欲,方能“克念作圣”。按照道家老子讲的,“胜人者”只是“有力”,一旦战胜了自己,才真正算作强大,所谓“自胜者强”。(朱康有:国防大学教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