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中和善恶皆可为我所用中庸里的

今天接着来聊聊《中庸》里的这两段: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前面我们讲了“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背后是体现人们很少能保持“中庸之道”。

正因如此,孔子才说:「道其不行矣夫」!意思是说:中庸之道恐怕不能在天下实行了啊!

然后接着用‘舜’来举例说明,“非大知不足以行道”。那什么是“大知”呢?

很多人把「舜其大知也与」翻译成:舜是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很多人把儒家的‘知’理解为“智慧”。

这样也没有什么不妥,但这不是‘知’的本意。

当这个‘知’得到彰显时,确实会显得很有智慧,就像悟道的佛陀具有“般若智慧”一样。

我们可以把这里的“大知”,理解为有大智慧的人,但同时也要知道,没有大智慧的人,也能实行中庸之道。

因为这里的‘知’,是孔子说的“生而知之”的‘知’,也就是我们“与生俱来”就有的‘知’,是孟子所说的“良知”,佛家所说的‘觉知’。

它来源于我们的心之本体,所以良知也可称为心之本体。

当明心见性之后,见到本心,这个‘知’就能彰显,就能有“般若智慧”。

所以,每个人其实原本就有“智慧”,所以不能片面的认为,只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实行中庸之道,而愚笨的人无法实行中庸之道。

要知道《中庸》后面有说到:“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

这正说明了,愚笨的人,不肖的人,一样可以知‘道’、行‘道’。只要他的这个‘知’,没有被私欲遮蔽就能彰显。

所以这里的“大知”,就是指《大学》里“格物致知”的‘知’,也就是“致良知”的‘知’,正因为这个‘知’得到了‘致’,也就是得到了扩充。

从而达到极致,然后就成为“大知”了,这个‘大’不是对立分别的“大小”的大,而是至大的大,无有边际的大,是心量广大的意思,跟《大学》的‘大’是一个意思。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知’,但因为有私欲的遮蔽,导致这个‘知’无法时刻彰显,而圣人的这个‘知’则是常知、常照的状态。

圣人的这个‘知’是无时无刻,无有间断的在发挥作用,所以称之为“大知”。而舜就是圣人,所以才说「舜其大知也与」。

接着又说到:“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很多人都没有真正理解这一段的意思,认为「隐恶而扬善」就是,去除恶的一边,彰显善的一边,这是把善恶看成外在的善恶了。

这里的恶与善是两端,如果离开了两端而谈‘中’,就是执一,但这个‘一’不是指“道一”的一。不是老子说的“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的‘一’。

这里的“执一”,类似于孟子所说的“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意思是说,虽然保持中道,但不加以权衡,就跟偏执于一端是一个意思。所以这里的执一,就是执着的偏向一端的意思。

也就是说,离开了善恶两端而去谈‘中’,就跟偏执一端是一个意思,所以不能离开两端而谈‘中’。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这里用两个“其”字,正说明了两端和‘中’原本就是一体的。

所以王阳明才说,“善恶只是一物”。不能只说一个善,就不管恶也。

然后程子说“善固性也,恶亦不可不谓之性。”

也就是说,善和恶都是性,因为善恶本就是一物。

所以这里的「隐恶而扬善」,不是外在的对立分别的善与恶,而是王阳明说的:“为善去恶是格物”的意思。

也就是不偏不倚,保持“中和之道”就是善。出现了“过与不及”则为恶。

而之所以出现“过与不及”就是因为加入自己的私欲。

而格物就是格除心中的私欲,已归其正,所以才说“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样的「隐恶而扬善」,就是在说明舜始终让自己保持“中和之道”,不让自己出现“过与不及”。

如果这里理解不了,就去看我在《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这是通过“格物致知”,让自己保持中庸之道的意思。

但前面我们讲“未发之中”时,多次说过“中是一”,是“无善无恶”,是不取善恶两端。

为什么这里又说不能离开两端而谈‘中’呢?又说‘中’和两端是一体的呢?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43%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