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君子不争,天下太平

《道德经》有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大意是说,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之相争。

进一步的说,“不争”并不是不敢争,更不是为了逃避而不争,而是强调不通过相争来实现“争”之目的。

如老子所讲之“无为”或者“道法自然”,实际上就是不争。

古之圣人图

言外之意,凡是有所相争,必然会有所损耗,甚至会导致两败俱伤,乃至同归于尽,故而真正的君子,往往都懂得“不争”的道理。

我们以“平天下”为例。

事实上,自古以来,真正高明的君子,无论是治国还是平天下,都不是靠争,而是讲究通过不争来实现天下太平。

何以见得?

我们继续看《中庸》的原文,即:

“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於鈇钺”

在这段话中,“奏假无言,时靡有争”这句话引自《诗经·商颂·烈祖》。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7%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