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地方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既然幸福是灵魂的一种合于完满德性的实现活动,我们就必须考察德性的本性。这样我们就能更清楚地了解幸福的本性……我们所寻求的是人的善和人的幸福。人的善我们指的是灵魂的而不是身体的善。人的幸福感指的是灵魂的一种活动。——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阅读难度:★★★★

引言:前几年央视的记者曾做过一个街头采访,问题是“你幸福吗”。受访者的回答不一而足,但几乎每个人都认为幸福是美好的,是值得追求的。不过问题是,“幸福”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幸福是品尝美食时那一瞬间的感受,还是赚到钱的那种满足?幸福生活就是快乐瞬间的叠加吗?

很多人感慨“明白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哲学家们不能替你去生活,但可以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过不好这一生,以及什么才是幸福。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论述了何谓幸福,以及如何寻找幸福。

一、如何过上好的生活?

关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方面的著作,共有三本,分别是《尼各马可伦理学》《欧台谟伦理学》和《大伦理学》。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尼各马可伦理学》。相传,亚里士多德的儿子“小尼各马”可将父亲在吕克昂授课时的讲稿整理编辑成册,这本书便由此得名《尼各马可伦理学》。书中涉及的主题非常多,包括了善、德性、公正、自制、友爱等,而对这诸多主题的探讨,围绕的其实是亚氏实践哲学的核心问题:人如何过一种好的生活?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幸福这个词是eudaimonia,英语翻译为happiness。但是对哲学家来说,这两个翻译都没能涵盖它的全部含义,比如陈嘉映就建议翻译为“良好生活”,我们姑且称之为“好的生活”。亚里士多德对“好的生活”有三个基本判断。

第一个判断就是——幸福只有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获得。亚里士多德把有生命的东西分为三类:植物、动物和人。植物所特有的活动就是营养和发育;动物所特有的活动就是感觉和运动。那么人呢?《礼记》中有一句话:“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这种欲望和本性都是动物性的活动,并非人的特征。人之所以高于前两者,是因为人类灵魂中特有的逻各斯,也就是理性的活动与实践。换句话说。人要实现自己的目的,不是听凭一种自然的本能就可大功告成,而是要依靠理性能力,使自己具备“实践智慧”(phronesis),在每一个具体的生活场景中都能明辨是非。

亚里士多德的第二个判断是——幸福并不是一种主观感觉,也就是说,幸福不是一种享乐。冬日里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夏日里一杯冰冰凉的啤酒,都能给人很大的满足感,但这些都只是“感受”而已。感受不仅会稍纵即逝,而且是相对的,不具备规范性,换句话说,很可能是不道德的。然而,幸福是不会被别人轻易拿走和剥夺的东西,它是以理性和道德为支撑的,关于生活本身的实践,它充实了生活的内容。

亚里士多德的第三个判断是——区分内在的幸福和外在的幸福。亚里士多德承认,外在的状况会影响幸福的实现,例如贫穷、疾病等都会干扰幸福。但是,外部的境况并不等于幸福本身。健康、友谊、财富等自然都是好的,但人很容易在不遗余力追求外在幸福的过程中,忽视内在的幸福。真正的幸福在于内在的完善,在于对自己的品格、品性的锤炼。其实回过头来想一想,如果我们不能完善自身的品性,那又如何能期望自己获得可贵的友谊和其他美好的事物呢?

亚氐的伦理学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是追求知行合一的学问,他对自己、对道德的态度建立在对世界乃至宇宙的认识之上。他告诉我们,如果生活是值得过的,那么它一定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东西,而幸福就是人对这种良善生活的肯定和确证——我想如此这般而活。

我们现代人往往这样看待幸福——幸福是一种结果或者目标,例如升官发财,还清北上广的房贷、看着儿女结婚生子等。但幸福能被设定为一种目标吗?如果是这样的话,被家长逼婚的青年男女们可就麻烦了!因为你们能否尽快结婚,直接影响到诸位高堂能否尽快实现“幸福目标”。亚里士多德一定会反驳这种说法,因为他认为幸福肯定不是活动的结果,或者说,生活不是为了别的目的,就是为了生活本身。

二、幸福与德性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认为,有两样东西是紧密相关的:那就是幸福和德性(arete)。“德性”这个词在希腊文中最初被用来指战士的高贵行为,后来也被用来指那些卓越的公民,在城邦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美德或品质,并逐步用来指任何人甚至器物所具有的显著优点。

关于德性培养的争议,其实由来已久。在柏拉图的对话集《普罗泰戈拉篇》中,壮年时期的苏格拉底和当时声名在外的智者普罗泰戈拉就“德性是否可教”这一问题进行了辩论。普罗泰戈拉认为美德是可以被教授的,因为美德不是天生的(physis),而是来自人们的习俗和约定(nomos)。每一个孩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被教导什么是正义的,什么是卑劣的,而判断标准就来源于人们约定俗成的道德和法律。

这看起来非常符合常理,苏格拉底却看出了这一理论的致命弱点:德性来自约定。这意味着德性是人为的,是相对的,是没有绝对标准的,这非常符合普罗泰戈拉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但如果某个城邦民风彪悍,民众崇尚野蛮,难道这种德性也能被称作“美德”吗?

苏格拉底坚决认为,美德应该有共同的、客观的、绝对的价值标准,而这种标准出自人的理智本性。美德可教并不是因为它来自人们的习惯或者约定,而是因为它是一种有整体性的、有普遍根据的知识。

亚里士多德发展了对德性的讨论。他认为,德性被分为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两种。其中,理智德性是属于思维的道德品质,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而道德德性只能通过习惯来养成。换句话说,没有单独存在的抽象德性,德性只生成于有德的活动中。

正如亚里士多德举的例子,我们通过造房子来成为建筑师,通过弹奏竖琴来成为竖琴手。同样,我们通过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通过做勇敢的事情才能成为勇敢的人。此外,德性还意味着做选择,不仅是选择“做什么”,更要选择“如何做”,毕竟伦理实践不仅关乎目的,也关乎方法。

亚里士多德的这种谈论伦理的方法,后来被称为德性论。德性论、义务论、后果论构成了西方伦理学的三大流派。

三、“中道”

道德德性很容易被理解,理智德性却让人很困惑。这种关于思维的品德具体指什么?这里就涉及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观念。想要保持美德,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就要追求中道(亦被翻译为中庸)。中道是什么意思呢?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不及和过度同样会毁灭德性”。

比如“勇敢”这一美德就是介于两个极端——恐惧和鲁莽之间的品德。勇敢并不是天不怕地不怕、无所畏惧、无所敬畏的,否则就是鲁莽了。当然,人也不能什么都怕,比如战士们在战争中就必须要有视死如归的勇气,否则就会变得怯懦。以此类推,亚里士多德列出了一个德性表。

禁欲和纵欲是两个极端,节制就是中道;自卑和自傲作为两个极端,自重就是中道。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适度对每个人而言是不一样的”。依旧以“勇敢”为例:当遇上持枪抢劫犯时,如果你是一个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却胡乱逞英雄,那就是莽撞了;而如果你是一个装备齐全的巡警,却躲在角落不敢出手,那就是胆怯了。

《论语》当中有一个成语叫作过犹不及,说的和这个意思也十分接近。其实,我们中国儒家的伦理和eudaimonia十分相似。儒家非常强调仁、恕、礼、修身——这些都是美德的表现。中文里还有个成语叫文质彬彬,形容人文雅。它的出处在《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杨伯峻先生将这句话翻译为:“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个君子。”所以这里“彬彬”这两个字形容配合适当。这个原意,是非常接近亚里士多德的“中道”的。

四、沉思与实践

如果问亚里士多德,最大的幸福是什么,他会如何回答?

亚里士多德认为存在三种生活:享乐的、政治的和沉思的。

享乐的生活只追求肉体的快乐,因而是动物式的;

政治的生活追求荣誉和德行,但也不完善;

只有人特有的活动才能对应幸福,也就是人的灵魂中逻各斯部分的实现活动。

因此,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十卷中,亚里士多德坦言,思辨是最高贵的活动,是最完满的幸福:“爱智和思辨的生活提供的享受,具有令人惊讶的纯洁性和持续性。”理论思考并不是为了别的什么,而是为了它自身——沉思之中包含了自足。这大概就是他为什么放弃了当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而开设吕克昂学院的原因吧。这也足以看出一位哲学家的本质——爱智慧。

亚里士多德——时代背景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

吕克昂学院——亚里士多德的事业

尼各马可伦理学[注释导读本]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旗舰店¥55.3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