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中庸 >> 中庸名言 >> 中国人,读三经

中国人,读三经

北京皮肤病医院好不好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15/9186773.html

——“三经解读”系列丛书总序

中国历史上关于思想文化的书非常多,即使聪明才俊,要读完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用说常人了。曾国藩曾就此感叹地说:“虽有生知之姿,累世不能竟其业,况其下者乎?”因此,要了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需要在众多的书中选出最值得读的一些经典来读。好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经典的流传有一个特点,就是大都是通过后人对前人著作的注、疏、解、释等等来进行传承。这样,我们在选择阅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经典时就有了比较明确的目标,就是首先选择阅读源头性和轴心性的经典。

一个民族的思想文化的源头很难追溯得到,所以,所谓源头性的经典只是指后人所看到的最“早”的一些经典;所谓轴心性经典是指辐辏其前、辐射其后思想文化的经典。比如,像《易》《书》《诗》等等就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源头性和轴心性的经典。源头性和轴心性的经典是塑造一个民族文化的那类经典。

儒家最初讲的这种经典有六种,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由于人们没有看到独立的《乐》,所以后来就只讲“五经”了。再后来,逐渐由“五经”扩成“九经”(《礼》包括《仪礼》《周礼》《礼记》三种,《春秋》扩展成《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三种)。到了唐代,把《论语》《孝经》《尔雅》加进了“经”,这样就成了“十二经”。到了宋代,又把《孟子》加进了“经”,成了人们常说的“十三经”。到宋代,人们觉得读“五经”内容太多,就从《礼记》里选出了《大学》《中庸》两篇,和《论语》《孟子》合到一起,叫作“四书”。宋代以后人们对“四书”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