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世九经,孔子的领导之道读经论道

北京手足癣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423.html

上次我们聊到《中庸》中的“五达道”与“三达德”,即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这五种关系,以及知、仁、勇这三种品德。

这都是我们从修身学养到入世处事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的问题。

而之后,孔子接着入世处事这一环继续发挥,为我们总结出了我们入世治世的九经,即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九个要点。

虽然这些所谓“大臣”、“诸侯”、“庶民”等等词汇存在一定时代性,但这九经中的道理放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下面我们就来逐一品析。

首先,修身,子曰:“修身则道立。”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修身永远是立身之本。

无论是《大学》三纲的“明明德”而后“亲民”、“止于至善”,“知、止、定、静、安、虑、得”的七证功夫,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夫次第。

还是《中庸》总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所阐述。

先内明而后外用,先自立而后利人,先修身而后治国,这是永恒不变的学养逻辑。

所以,不论我们将来准备做什么,都不应忘记修身乃是人生立足之本。

而之后孔子补充:“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这是对修身这个概念进行的一个进一步的解析。

“齐”在当时的年代是“斋”的意思,所以齐明的意思也就可以理解为现代人说的心斋,就是澄心静虑的状态,也就是《中庸》前面所说的未发之中的心性本位。

而盛服我们需要结合时代去理解一下,当时的儒者非常注重礼仪形象。

所以穿衣打扮都是十分有讲究的,就好比现代出席正式场合要穿西装是一个道理的,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这也就是修身的一部分。

而“非礼勿动”则是强调做事的合理性,礼即是理,是人们制定出来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矩。

古代有《周礼》、《仪礼》,现代有诸如“文明条例”、“行为规范”等等,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非礼勿动”就是让我们遵守这些规矩,不要胡作非为、肆意妄为。

很多人可能对于这个礼有所质疑,认为现代人都讲“自由”,不愿受到约束。

但儒家讲“非礼勿动”其实更多的是在强调个人自我内心的管控,而不是执着于礼的形式。

从心中自发去“敬”,也就自然而然做到“非礼勿动”了。

而在这慎独、明辨的自我督促下,功夫日深,修身之本也就渐渐能够通达体悟了。

后世很多人都不明所以,一味强调礼的形式,而忽略了内心的管控才是根本,本末倒置,以致产生后世诸多压迫人民的封建礼教,惹来争议,实乃罪过。

第二条,尊贤,子曰:“尊贤则不惑。”刚愎自用、狂妄自大是人生一大弊病,而且越是小有成就的人越容易犯这个毛病。

觉得自己挺厉害,听不进去别人的劝告,这就是陷在狂妄的漩涡中了,人往往在这个时候就要犯错误了。所以,人不论什么时候,都需要怀尊贤之心来自我约束。

孔子告诉我们:“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这就涉及到领导的心理问题了,人当了领导之后,哪怕再过平淡的人,心中多少是有些得意的。

这个时候尤其爱听下面人的马屁,但以史为鉴,马屁是最害人的,爱拍马屁的人往往因讨得领导欢心而得势,但事业往往也就毁在这些人手里。

例如赵高、刘瑾、魏忠贤等等为代表的阉党问题,宦官讨得皇帝开心而把持朝政迫害大臣的例子数不胜数。

所以,懂得明辨是非,在这正话、反话、好话、坏话中灵活把控,是一个合格领导的必修课。

而远色则不必多说,“色字头上一把刀”,男女之事固然是本性所发,但也要注意原则和尺度,莫要丧德自毁。

而贱货则是告诉我们要控制自身贪欲,贪婪这种本性如若不加以控制,那么是会越来越严重的。

很多因投机、受贿等等原因犯下罪行的人事后谈起过程,都没有想到过自己会变得如此麻木,明知违法却依旧不知回头,这就是因为放松贪欲所导致的后果,这一点一定要引起重视。

最后的贵德便不必多说,因为全本《中庸》乃至整个儒家思想都是在讲贵德。

第三,亲亲,亲亲在前面我们已经论述过两次,“亲亲为大”将我们对于家人这种纯粹的情感扩充开来,推广到别人身上,爱自己,爱家人,进而爱人,这是“仁”德的境界。

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包容心,能够减少社会中很多不理解和矛盾。

第四和第五是敬大臣和体群臣,因为都是君臣关系的问题,故而放在一起来看。这里的大臣和群臣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当代社会的高层领导和基层干部。

自古君权和臣权始终是一对欢喜冤家,互相依赖又互相斗争。在明代之前帝王之下是宰相,宰相分管国家各部事物。

很多盛世朝堂的的宰相明面上是皇帝的臣子,而私下都是皇帝的老师或者挚友,皇帝是十分敬重和依赖宰相的,而宰相往往也能做到心怀天下,以天下为己任,一心辅佐皇帝,君臣齐心治理国家。

而自打建立大明帝国之后,朱元璋特别在意相权对皇权的制约,于是杀李善长,废宰相制,六部尚书提升为正二品直属皇帝,而且设立庭杖制度、锦衣卫制度,这就等于不仅没收了相权,还没收了大臣们的尊严。

皇帝对大臣没有了“敬”,大臣们又如何能跟皇帝一心去治理国家?

所以这也是明帝国没落的一大原因之一。

这是对于高层领导,而对于基层干部来说,要给与足够的体恤,最直接的就是给与信任和劳动报酬。孔子讲:“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

给与基层干部足够的信任,让他们放手去干,同时基层工作不容易,劳动报酬也要跟上,如此一来,既有领导的信任,钱也足够多的,自然也就“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了。

这是一些当领导的学问。之后,孔子又谈到了国家发展的问题,子庶民、来百工和柔远人。

聊这三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普及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背景,周天子最初的时候分封了数百个诸侯,后来很多诸侯国灭亡或是被吞并了,也就渐渐只剩下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这种实力强大的诸侯国了。

可以思考一下,辽阔的华夏大地上,总人口也就几千万人的原始农业大国中的诸侯国之间该如何竞争呢?没错,依靠百姓、人才、以及工商业、手工业、原始科技。

有了百姓才有人种地,才能够征兵作战,所以要子庶民,善待自己的百姓。

而百工就是各种行业都要发展,比如当时很有名的墨翟与公输班斗技的故事,有了这些在当时很先进的城防武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提升本国的军备威慑力。

而对于百姓来说,也是生产力提升的一种方式。这就是古代科技的发展。

只可惜,先秦都已经提出了来百工,重视工商业、手工业、科技的发展,而到了近代反而以“以农为本”、“奇巧淫技”等理由对百工加以打压,以致近代晚清的羸弱,着实可悲。

而所谓柔远人则是古代的人才政策。很多人谈起春秋战国时期都非常诧异,为什么诸如孔子、孟子、驺衍、苏秦、张仪、韩非等等这些人能够周游列国,甚至帮助秦国夺得霸主地位的张仪、商鞅、李斯等人都不是秦国人。而且这些人前脚还在敌国为相,后脚就能跑到自己国家来要官。

这样君王也能真心接纳他们吗?还有当时的人们都没有忠于自己国家的情怀吗?

出现这种现象正是因为当时人才太过于稀缺了,就好比现在社会一个技术一流的工程师各大企业都抢着要挖是一个道理的。

而且当时的有学之士也都需要一个平台去施展抱负,所以国君吸纳人才,人才也在挑选国君,哪国有前途,哪国待遇好,我就去哪国。

于是也就有了当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奇景。

最后,怀诸侯,这是孔子提到的外交政策。

怀就是包容的意思,孔子主张对待诸侯国要持有包容、合作的态度,大家共同发展,造福百姓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社会,而不是去侵占和掠夺别国。

这种胸怀天下的格局其实便于我们当代主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点非常相似,这种自古传承下来的情怀也与某帝国主义在格局上高下立现。

综上,这是孔子结合“五达道”和“三达德”而进一步发挥总结出来的一些处事、治世的观点。

最后孔子总结:“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这九经固然是非常不错的治世方略,但归根结底“其政在人”,只有真正有德有才之人才能去把握好、实施好这些政策,这又要回归领导者修身正己、自立利人这个绝对第一的大原则上来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