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究竟什么意思

再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究竟什么意思?

关于“知”后要践于“行”的观点就儒家而言原本是一个常识。《中庸》早就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强调学习之后要笃行。如果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理解为“理论必须应用于实践,理论和实践必须相统一”,那么王阳明郑重其事地提出“知行合一”不过就是重复了一个常识性的观点,这岂不是一个笑话?

朱熹更是早就多次论述知行并重,甚至强调行重于知。“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学得多不如理解并掌握知识重要,理解掌握知识不如在实践中运用它),“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和行相互依赖、相互需要,犹如有眼无足不能走路,有足无眼就看不见路,知在先,行在后,知为轻,行为重)。很明显,他更重视行的意义。朱熹甚至还提出了能行之与否是衡量知之真伪的标准。他说:如果知而未能行,“然此所谓知者,亦非真知也。真知则未有不能行者“,知而不能行就不是真知,真知没有不能行的。

从朱熹的这些论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朱熹才是强调“理论必须应用于实践,理论和实践必须相统一”这套理论的。

我们都知道,王阳明关于知行的观点和朱熹的观点是相左的,那么问题来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与朱熹的“知行相须”究竟区别在哪里?区别就在于:朱熹认为知和行是两个东西,所谓“知为先”。,“行为重”,而王阳明认为知和行是一个东西,“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一念发动处即是行”。这个区别大吗?这个区别太大了,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区别!

佛教义理中有一个基本概念叫“不二法门”,“不二”就是中道,不住“两边”,意思是超越无分别、无对立、无差异,这才是正见,才是达到至道。在以佛法看来,事理不二,性相一如,说的就是心和物的关系,也是知与行的关系,他们是无差别的。祖师们常说:“空即是色(物质),色即是空”,空和色不二;“法本无生,今则无灭”,生灭无二;“烦恼即菩提”,烦恼和菩提无二;“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即佛,众生和佛都无二。至道就是超越一切差别,所以,知和行哪有什么先后、轻重之分,哪里是“二”?王阳明讲知行合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的,知和行“原本”就合一,而不是知和行“应该”去合一。

今天,绝大多数人一讲“知行合一”,讲的其实都是朱熹的“知行相须”,这恰恰是王阳明否定的观点。如果阳明先生只是把“理论必须运用于实践”的理论和观点拿出来炒个冷饭,他不过就是朱熹的又一个门徒而已,哪里能成为有明以来五百年第一人?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意义是巨大的,某种程度上是对正统理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否定。这在王阳明的另一个观点“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