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滋润心灵
佛法解读“朋”字
孔老夫子的《论语》一上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说,学要有对象,学生跟着懂道的老师,天天学着道,这是很快乐的事情。他一上来不讲道是什么,他讲如果你这个学生,跟着有道的人学习道,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个“朋”,如果从仓颉造字来分析这个字,是两个“月”字。
用道学的角度,来认识这两个“月”是不一样的,也可以从《中庸》来说,第一个“月”就是天命,是真理的本体;第二个“月”是对真理的学习。一个是客观的,一个是主观的,客观是百分之百的真理是道,第二个“月”是对道的探索,是接近真理的人,这两个月在一起是追求道德的人。有追求道德的人自远方来见面,这是天底下最开心的事,我们佛教讲道友第一亲,不是普通的狐朋狗友,这个“朋”是特指修道的人。
跟着有道的人,学习道的学问是很快乐的,有从别的地方来追求道的人,道友相逢是很快乐的事。
佛法解读“郴”字
仓颉造字惊天地、泣鬼神,每一个中国字都蕴含着道的深义,传喜法师继续为我们解释了郴州的“郴”字所蕴藏的道的内涵。
郴州的“郴”为什么是双木“林”加一个“耳”字边,这什么意思?为什么这里出了那么多的神仙,那么多佛教的高僧?这个要去想的。
中国人造字是有意思的,如果没有中国文化的这种深厚修养,它认识你,你认识它,但是真的,解读的深度是不一样的。郴州的“郴”为什么双木林一个耳朵,你说,树就是树,干嘛双木成林,哪怕三个木成森,它跟耳朵有什么关系?人的耳朵跟树木有什么关系?
这里是有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人天相应、人天合一的道理在里面。你看我们中国造字,“人”加一个“山”就读什么了?“仙”。这个人如果靠着山边上住,这个人就离成仙不远了。仁都爱山,智者爱水,山水都是我们人——哪怕再外行,都喜欢的。
人跟山在边上就成仙了,那林跟耳朵在一边就变成什么了?那是成仙的方法。那人跟山在一边上就是仙,那我也住在山边上,我怎么没变成仙呢?还有方法,你的耳朵没有跟林在一起,你的耳朵如果跟树木在一起,跟成仙就有方法了。所以,佛教里我们赞美观音菩萨,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在佛教里就代表着修行的方法,代表救苦救难,是代表方法。
那方法叫什么呢?我们有一副对联,叫:“紫竹林中观自在菩提树下利如来”。
“紫竹林中观自在”,这句话可以解释我们郴州的“郴”,这个如果明白了,你就能解读秦少游讲的“郴江本自绕郴山”是什么意思了。
回向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作者:传喜法师编辑:韩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