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看来圣人是不争的,但是不争的不一定能成为圣人。又说:“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能藏污纳垢,而且顺势往低处流,滋润万物却不索求相比之下,对要往高处走的人来说,这种品德是不可企及的。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道至简,老子的为而不争,在我看来,已达到了道的层面,大争不争。
而这与孙子兵法中描述的“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相契合,两军相争,如果运用神妙,达到都没交战就胜了的境界,你说这是打了还是没打?
再看看儒家文化中关于争的论述。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其争也君子,这不仅让我想起老夫子的另一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两句话如果只有前句,就是一概而论,不偏不倚才符合中庸之道,所以不争也争。
在万丈红尘之中争名夺利令人身心疲惫,道的境界太高深,难以捉摸,实在不得不争的话,我们不妨只做君子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