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之愚人食盐喻

今日,我们分享一篇佛典中

非常经典又发人深省的比喻,

小编会在部分段落添加原文。

此典故摘自:

《百喻经》愚人食盐喻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

譬比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食。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饿,无益于道。

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复尔。

百喻经

从前,有一个很愚笨的人,

一天,他到一个朋友家里去做客。

主人留他吃饭,便很殷勤地招待,

并煮了好几道好菜给这位客人吃。

这愚人对主人说:“你今天烧的菜都很棒,可是每道菜都很淡,没什么味道,所以不太好吃。”

主人说:“啊!我忘了放盐!”

于是到厨房拿了些盐,放进每一道菜,搅拌了一会儿再请客人尝尝,这回每道菜肴都十分美味可口。

他便自己嘀咕:“菜的味道之所以变得这么好,是因为有了盐,加了那么一点盐尚且如此美味,那要是再加更多的盐,岂不是更美味了?”

便自念言:

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少有尚尔,况复多也?

这个愚蠢的人没有智慧,就因为菜里加了盐而变得好吃,

就决定:连菜也不吃,只吃盐。

于是,他到了街上买了一大包盐,回到家里急忙打开,抓了一把放进嘴里,却发现苦涩不堪,吃过之后味觉败坏,嘴里也很难受,反而成为了他的祸患,并深受其害。

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这就像那些外道,听说节制饮食对修行有好处,于是就断绝饮食,有的经过七天,有的经过十五天,白白地受了一番饥饿的困苦,却丝毫无益于道行。

就像那个愚人一样,以为盐可以增加美味,于是空口吃它,以至于口干舌苦,这也是一样。

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

即便断食,或经七日,或十五日。

徒自困饿,无益于道。

如彼愚人,

以盐美故,而空食之,

致令口爽,此亦复尔。

读而思

故事中,佛陀借此比喻,提醒当初佛陀在世时那些——执着于苦行的人们。

希望他们不要像这个愚人一样,极端执着于某一种“辅助的方法”。

而这个故事,放在今天这个时代,

“盐”,依然能比喻很多的事物。

想想我们在哪些“点”上,容易变成这个专门食盐的愚人呢?又有哪些,是我们的“盐”呢?

我想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子,

就是:名利。

我想这个故事是要告诉我们:

主次、与平衡的重要性。

盐,是用来服务、提升、并作用于食物的,但食物,并不是为了用来提升、和服务于盐的。

同理,

财富与名利等,都是用于提升和服务生命的,可生命,却并不是为了用来服务、与提升财富的。

主次要清晰,目标和工具也要清晰,但这些就像”盐“,若没有,也是万万不行的,关键是:要保持平衡。

人生就像骑自行车,只有不断保持平衡,才能继续前进,若只在一处用力,只能摔倒;反过来,只有不断前进,才能保持平衡,停下来,也会摔倒,前进和保持平衡之间,也要平衡。

当然,我们的“盐”,也不止这些,一切能让我们“执着”的,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的“盐”:财富、名利、健康、身材、颜值、知识、人脉、学历,等等诸如此类。

盐,确实是好东西,

可是“盐”再好,多了也是祸患,

不能光吃盐,当然也不能光吃菜,

人生就像一碗水,要学会把它端平,

天下之理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但我们又是如此执着于”盐“,终日为了”盐“而到处奔波,可我们是否有思考过:人生这道”菜“不好吃,其实并不是”盐“不够,而是菜本身的品质出了问题呢?

若是这个问题没有弄清楚,

就很难做平衡,进而就会产生颠倒,

自然就会不知不觉中,成为这种愚人。

即便我们有幸闻得“真理”,亦是如此,有些人偶闻寥寥几句甘泉法露,便能终生受用,但有些人终日埋头“藏经阁”之中,却反而“走火入魔”。

佛陀自己也经历了六年苦行,发现单纯的执着于某一法,无法证悟,只有中庸之道,才是真正的解脱之道,于是佛陀放下苦行,开始平衡。

而平衡的极致,便是中庸,

但若想达到这种究竟的中庸,很难,

就像《中庸》里说的: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意思是: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平定,官爵俸禄可以推辞不要,雪白锋利的刀刃也可以踩上去,而中庸的道理,却不容易做到啊!

可见,这种能够”平衡人生“的”深层中庸之道“,远不像我们平日里做菜放盐,或骑自行车那么简单。

我们多数人所认知的”平衡与中庸“,可能只是一种”合理的分配“而已,但这两样是完全不同的层次,也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平衡与中庸的含义,远不止如此。

不过这虽然很难,也无需泄气,千里之行也始于足下,先试着尝试做一些浅层的“盐”的平衡,理清楚主次,一点点开始做,慢慢水涨船高,最终达到中庸,我想也是必然。

世间万事做得适中,即成功立业,

物用之得适,即物物皆良,

人用之得适,即人尽其才。

天时、地利、人和、都恰到好处,

即可事事皆通。

·END·

祝我们走得更远

创新·实践·共赢

合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9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