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的人生,啃老的生活,奔忙的社会,还有

A、孝的现象

央视纪录片《孔子》中描述了这样的场景,“每逢中国农历新年,成千上万人都会从全国各地回到自己的家乡。这堪称地球上最为壮观的人类迁徙活动。一年一度的春节大团聚,体现着孔子的儒家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他管这种思想叫做‘孝’。”

插图丨某电影截图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孝道并不是中国人所独有,它是某个文化阶段全世界共有的现象。”确实,“摩西十诫”就有一条写道,“Honoryourfatherandyourmother”,翻译过来就是“孝敬父母”。

但罗素认为,中国所特有的现象是,在达到非常高的文明水平后,依然注重对旧习俗的保护。在这方面,古代的希腊人和罗马人也同中国一样注意孝道,但随着文明程度的增加,家庭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而中国却不是这样。

的确,孝道是刻在我们的骨子里、融入我们的血脉中的,是我们从祖先那里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文化。只要中华文明还在,孝道便会长存。

B、孝的产生

《孝经》上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南朝梁学者皇侃在《论语义疏》中引王弼注曰“自然亲爱为孝”。意思是说,孝是出于人类的天然情感,“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是对父母亲爱之情、感恩之心的自然流露。所以,书面语称呼父与母叫做“父亲”、“母亲”或“双亲”。

《诗经》上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大概的意思是说,父母亲生我养我,拉扯我长大,呵护备至,我想好好报答,但父母的恩情如上天一般,大而无穷,怎么报答得完呢!这也正是孟郊诗中所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很多人结婚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正是由于自己抚育儿女的辛苦,感同身受,才能真正体会到“养儿方晓父母恩”这句话的真切含义。

当然,孝的产生,也有其客观原因。学者许倬云先生在《中国文化的精神》中讲到,中国文化,是以农业生产和农村聚落为基础的文明系统。在农村社会,老年人的经验是有价值的,他们知道天时气候,知道作物生长的情况,这些经验由父祖子孙代代相传,于是老年人在地方上备受尊敬。老年人的闲暇比较多,他们照顾孙儿,其中不仅有养和护,也有教导和传授知识的任务。于是,族群延伸和社会的继续,都可以在伦理的体制下得以实践。

C、孝的理解

在中国最古老的词典《尔雅》中,“孝”的定义是“善父母为孝”。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孝的解释是“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承老也”。

结合《尔雅》和《说文解字》的诠释,我们了解到,“孝”是个会意字,上半部分是“老”字的上半边,代表长辈;下半部分是“子”字,代表晚辈,寓意子女能承扶年老的父母,即善事父母为孝。

D、孝的误解

我认为对孝最主要的误解,就是对孔子所说的“无违”二字的误解。比如,有一本书中就这样写道:“孝的最根本的意义在于‘无违’,就是无条件地服从父亲。”所以,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子女做的事与父母意见不一致而坚持己见时,被认为是不孝。然而,不听话就是不孝吗?

孔子所说的“无违”是什么呢?“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篇》)可见,孔子说的“无违”是不违背“礼”,而并不是无条件地服从。如果孝是无条件地服从,那么这就是“愚孝”而不是“真孝”。

所以,我查阅资料时,看到有的人说,“孝敬”是孔子的主张,而“孝顺”未必是。当然,我认为“孝顺”这种说法是没有问题的,但并不是什么都能顺,更不能无条件地服从。

《孔子家语》中记录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曾子耘瓜,误斩其根。曾晳怒,建大杖以击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孔子听说了之后很生气,告诉弟子说,如果曾参来了,别让他进门。

曾子认为自己没有错,就托人向孔子询问原因。孔子说,要像舜那样,“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后汉书》中简化为“舜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非不孝也”。而曾子呢?“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

荀子总结道,“孝子所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荀子·子道》一言以蔽之,荀子的主张是“从义不从父”,也就是说,子女是否顺从父母之命,要看是否符合“义”,即行为是否合适,是否恰当。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父母思虑有失或行为有过,即荀子所说的不符合“义”,怎么办?显然不能无条件地顺从,东汉学者赵岐对孟子“不孝有三”的注疏中,第一条就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

不顺从也不能听之任之,孔子认为,应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篇》)当父母有不妥之处,要温和、委婉地劝谏,如果父母不接受,仍然恭敬而不违背,虽然忧虑但不怨恨。

关于“打孩子”,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打是亲,骂是爱”,“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但教员同志认为,“‘父慈子孝’,可见‘父慈’在先,‘子孝’在后。”“如果父亲把儿子打得一塌糊涂,儿子怎么样能够孝呢?这是孔夫子的辩证法。”

我想,教员同志所指的“孔夫子的辩证法”,应该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父父,子子”,意思是说,父亲要有做父亲的样子,子女要有做子女的样子。“父慈子孝”应该是双方对等的责任。可见,教员说“‘父慈’在先,‘子孝’在后”,也是有道理的。

现在,人们的观点更进步了。主张孩子与父母的人格是平等的,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并不能任由父母处置。比如,许多父母打着关心的旗号侵犯孩子的隐私,这显然是不妥的。

年前,老子就说过,“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意思是说,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壮大万物而不为其主宰,这就是“玄德”,“玄德”即无私的德、至高的德、伟大的德。这也正是父母才有的德,给孩子无私的爱而不求回报,天下只有父母才能做得到。

E、孝的内容

孟子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那另外两项“不孝”是什么呢?东汉学者赵岐注曰:“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那么,该怎样做才算“孝”呢?结合古人的观点,我个人认为,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安其心、顺其意、养其身、继其志。

其一、安其心。

29岁时,我还没有对象,父母心焦不已。在此之前,我没有觉得有啥,但快到三十岁时,人生仿佛大彻大悟一般,我意识到,“何谓不孝?让父母操心着急,就是不孝,唉,照这么说,我已经不孝久矣,还要继续不孝多久呢?!”(《我的黄金十年》,布衣公子)

所谓安其心,我认为就是要让父母少操心,尽可能放心无忧地生活。父母最关心的是儿女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所以,子女首先要爱自己,父母才能放宽心。

《礼记》上说,“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礼记·祭义》)意思是说,父母给了子女完整的身体,子女也应该把完整的身体保持到生命终结,这就可以说是“孝”。当然,还有一句更有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其二、顺其意。

顺其意,即是说让父母心想事成。什么最能让父母觉得称心如意呢?就是子女出息了!子女成为父母的骄傲,显扬亲名,光宗耀祖。

孔子的弟子曾参以孝闻名。他对于孝的体会和认识,应该是十分深刻和中肯的。他认为“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祭义》)大概的意思是说,大孝是让父母得到别人的尊敬,其次是不辱没父母的名声,再下则是能够奉养父母。

其三、养其身。

养其身,是指子女要保障父母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这是最起码的孝。

然而,很多人认为只要让父母“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就是孝的全部了。但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孔子又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孝经·纪孝行章》)

可见,不要以为扔两个钱就叫做孝!仅仅奉养父母是不够的,还要有孝敬之心,对父母要和颜悦色,否则和饲养犬马有什么区别?

所以,要“居则致其敬”,同时还要“养则致其乐”,不能只注意伦理义务而忽略了情感关怀,要考虑父母精神方面的需求,特别是当前时代变化太快,要鼓励父母接受新鲜事物,比如,教会父母使用智能手机,尽可能不要让父母有一种被时代抛弃的感觉,要让父母有尊严地活着。

其四、继其志。

孔子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中庸·第十九章》),意思是说,作为孝顺的人,还要能够很好地继承前人的遗志,继续完成上辈的愿望,同时,还要能够很好地传述前人的事迹给后代知道。

父母的志向,因生命有限而不能完成的,子女要不忘父母的初心,继续跟进。父母的遗愿,如果并非不合理的,子女要尽力实现,比如父母所惦记的人或物,自己也要像父母在世时一样去关照和爱护。

电视剧《江山如此多娇》中的濮泉生,继承其父遗志,继续在碗米溪村扶贫,重启金牛山隧道工程,最终隧道贯通,完成其父遗愿。

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的确,中国为什么“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呢?我也在孔子的这一句话里找到了答案,“善述人之事者也”,足可见孝文化的影响力。

F、孝的地位。

中国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一切善行都是从孝开始做起的,“孝”是人世间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

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宗明义章》)意思是说,孝道是德行的根本,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教”字的就是由“孝”和“文”所组合而成。孔子又说,“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孝经·广要道章》),教导百姓亲近友爱,没有比倡导孝道更有效果的了。

所以,古人以孝治天下。今天,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一些企业也尝试以孝治企,比如,山东京博、苏州固锝、宁波方太等。

孔子的学生有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那么他就不会是一个喜欢犯上的人;不喜欢犯上,也就自然不会造反叛乱。

G、孝的无奈

内卷的人生,啃老的生活,奔忙的社会,还有倡导“孝”的必要吗?

虽说“父母在,不远游”(《论语·里仁》),然而,时代变了,现在的交通很方便,人们的生活范围大大拓宽,“游必有方”,很多子女离开父母外出求学、工作,不能像过去那样对父母“昏定而晨省”(《礼记·曲礼上》),晚上服侍就寝,清晨探视问安。

但父母也是很容易满足的,纵使不能做到常回家看看,也要常给父母电话、视频。我自己在结婚前,一般一个月才和父母联系一次;而结婚后,特别是有了孩子后,保持每周1-2次和父母通话。

虽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论语·里仁篇》)。现在,人们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生活也越来越卷,每天忙忙碌碌,片刻不得闲,特别是养了自己的孩子以后,更是分身乏术,甚至需要啃老才能应付,无形中忽视了渐渐老去的父母。

孔子到齐国时,途中遇到一位痛哭之人,名叫丘吾子。孔子问他,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他说,自己有三个过失,等察觉到已经晚了,第一个过失就是“吾少时好学,周遍天下,后还,丧吾亲”,然后,他留下了千古名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后,遂投水而死。

于是孔子告诉弟子们说,要记住他的话,足够引以为戒啊。“自是弟子辞归养亲者十有三”。(《孔子家语·致思》)

这个故事我们是不是也应当引以为戒呢?可是,有的人说,我现在正在为生活辛苦挣扎,自顾不暇,如何顾及父母?等到事业稳定了,有了足够的经济实力了,再来给父母行孝吧。可是,钱到底挣多少才算挣够?

孔子的学生子路也曾忧伤地叹息道,“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伤心啊!因为贫困,父母在世时没有能够很好地奉养,父母去世了也不能很好地安葬他们。

而孔子又是怎么说的呢?“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敛手足形,还葬而无椁,称其财,斯之谓礼。”(《礼记·檀弓下》)尽管只有豆羹清水这样的粗茶淡饭,但是对父母尽心侍奉,让他们心情愉悦,这就是孝;尽管不能够置办大棺材,仅是用衣服遮住遗体,只要跟你拥有的财富相称,就算合礼。

孔子说得多好啊!行孝不能等待,也无关乎富贵,所需要的无非是子女对父母的那一份自然亲爱之情。不要像丘吾子那样,留下难以弥补的终生遗憾。

本期参考资料:

1.《道德经》,老子

2.《孝经》

3.《孔子》,CCTV10纪录片

4.《中国问题》,罗素年著,田瑞雪译,年9月第1版

5.《游子吟》,孟郊

6.《中庸》

7.《论语义疏》

8.《诗经》

9.《尔雅》

10.《说文解字》

11.《论语》

12.《荀子》

13.《孟子》

14.《礼记》

15.《中国文化的精神》,许倬云

16.《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张宏杰

17.《孔子家语》

18.《后汉书》

19.《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

20.《孟子注疏》,赵岐

21.《围炉夜话》,王永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2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