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仅仅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吗深度解

早期白癜风症状 http://pf.39.net/bdfyy/zqbdf/150211/4577569.html

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中,造字本义:名词,对峙的两军之间不偏不倚的非军事地带。”——《象形字典》“中,内也。”——《象形字典》“内,造字本义:进入穴居、住处。”——《象形字典》

中,是对峙的两军之间不偏不倚的非军事地带。中,处于外部势力的均势地带,或者说外部尚不能影响的地带。

中,是内,这是人和万物内的性,所藏的地方。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礼记.中庸》

“发,造字本义:动词,手持标枪,双足飞奔,借惯性将标枪投向野兽或敌人。”——《象形字典》

发,这里是产生、发出的意思。

喜怒哀乐是人的情志,也是人性抒发的一种体现,其发之于中必形于外(体现于人的生命活动)。喜怒哀乐之未发,就是人没有产生喜怒哀乐的情志。

事物的发展变化,无非根源于内外两种因素。外部均势,或者说不受外部影响,自性又没有抒发,事物就不会产生变化。

所以,中是什么,人很难探知,但伴随中的,是一个永恒的状态。

这个状态,儒家很少涉及,佛家和道家却有大量的论述。

“本,造字本义:名词,树的根部。”——《象形字典》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是说:万物包括人,一切的行为都以中为根本,准确地讲是以藏于其中的自性为根本。

伴随中的是一个永恒的状态,这是一个没有变化喧嚣的状态。所以,中,就是要消除“自性”中的情志、欲望、执念,安住于宁静的状态。

当然,儒家追求的不是生命的永恒,儒家追求的是为“一个人与人、人与万物和谐相处,人类社会长治久安”这一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儒家的“中”,是剔除“自性”中的过度的、不好的情志、欲望、执念,安住于善美的自性。

因为有“自性”,人和物才能对外界的影响产生回应,稳固而专注的自性,对外界影响的反应更为敏感。这也是《礼记.中庸》中一再地提起“诚”的原因。

“诚”,金文由成(实现、到达)+言(说话)构成。

“诚”,就是说(想、做)那个成功的、事实上的事,除它之外没有别的(包括情绪)。诚,意味着言行合一、知行合一。诚,意味着成。

所以,儒家提倡的“中”,其中也包含着慎独的成分,即小心翼翼地仔细探查、疏导自己的自性,对自性中不好的一面进行剔除,对自性中好的一面进行发扬,使自己的“自性”充满善美。

这个“中”实质上是在锤炼一个人的质,《论语》中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就是说君子要以“义”为目标、标准、内涵来锤炼自己的质,进而在合乎“礼”的范围内作为。

所以,儒家的中,包含着“率性”、“修道”、“慎独”,是一种向内的,对自己的性的改变,也是对自身天命的改变。

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和,金文,口(说话)+禾(龢,吹奏多管的排笛,造成谐音振),比喻不同人的言论相互响应,相互协调、合拍。”——《象形字典》

“和,相应也”——《说文解字》“谐,造字本义:观点一致,相融相和”——《象形字典》

“和”,本义是相应、相协调、合拍。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礼记.中庸》“节,造字本义:远古时代用于进餐盛具的竹碗,以竹结为天然碗底。”——《象形字典》“节,竹约也”——《说文解字》“约,造字本义:比喻限制进食,省吃俭用。”——《象形字典》

“节”,是事物天然的限度、标准、关键,或对其他事物的限制、约束。

“中节”,意思是在“事物天然的限度、标准、关键,或对其他事物的限制、约束”的里面,在节的里面,不违背、悖逆“事物固有的限度、标准、限制、约束”,能把握事物的关键。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意思是人的自性一旦抒发,就会完全在“事物天然的限度、标准,或对其他事物的限制、约束”的里面,不违背、悖逆,事物固有的限度、标准、限制、约束,这就叫做“和”。

“中节”是“和”的基本要求,没有“中节”,“和”的“相应、相协调、合拍”的本义也就无从谈起。比如弹钢琴,找不到琴键;开门,找不到锁的位置;打水,却用的是竹篮……

“达,造字本义:形容词,人在大道上通行无阻。”——《象形字典》

“达”,引申义有:相通、走到目的地、顺利等。

“道”是可以走到目的地的路。

“达道”,就是走在“可以走到目的地的路”上,并顺利到达目的地。

一切行为根源于自性,自性的抒发还预示着需求、趋势,而这种需求、趋势就需要,有并且到达,合适的目的地,或者说实现目标。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意思是,天下万物的“达道”,就是“和”,做到了“和”,万物就符合了道的标准,就能满足自性的需求(到达目的地、实现目标)。

和,意味着自性需求的满足(到达目的地、实现目标),在儒家思想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儒家主张人要积极入世,去履行天命,去建功立业,这是一个主张,也是一个强烈而鲜明的目标。

儒家强调“和”,即人要与他人相和、与万物相和、与天地相和。

儒家是以人与人、人与万物的和谐共处、人类社会的长治久安为目标、为途径,来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一目标、途径,与“他人他物、人类社会自性的需求”相和。这种相和,造就的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局面,也是一个至善至美的局面。

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自性的抒发根源于中,自性的善美抒发,才能造就“和”。所以“中”是“和”的前提。

儒家的“中”,与他人、天地万物息息相关,它是建立在安于其位、正确履行自己的天命(合理地抒发自性)上的中。大家都各安其位,正确履行自己的天命(合理地抒发自性),才不会相互伤害,才能和谐共处,否则只能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从这个意义上说,“和”又是“中”的前提条件。

所以,“中”与“和”互为前提。

“中和”,就是内有善美的自性,外与他人他物相和。“中和”是天地万物各安其位、各自履行天命、大家和谐共处、互利共赢的场景。

“致,本字致,造字本义:动词,走到。引申义:动词:达到目标,造成,实现、送到,送达等。合并字致,造字本义:名词,一种作为赠品的精细纺织品,本义,形容词:精细的,精密的。”——《象形字典》

“致中和”,即做到、(尽可能)精确地做到“中和”。

“位,造字本义:上朝时臣相们依官阶高低肃立。”——《象形字典》

“位”,意思是各安其位。

“育,造字本义:孕妇生子。”——《象形字典》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天地及万物各安其位,万物化生、繁茂。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精确地做到了“中和”,天地及万物就会各安其位,万物就会化生、繁茂。

“庸,造字本义:名词,用泥土夯筑的护城墙郭,是最早的长城。”——《象形字典》

“庸”,坚固(能够产生到位的效果)的墙郭。

“庸,用也。”——《说文解字》“用,造字本义:名词,供人盛水洗脚的木桶。”——《说文解字》

“中庸”,就是内有善美的自性,自性一旦抒发,就会达到到位(达道)的、善美的效果。因为中的限定,这个到位(达道)的、善美的效果就是“和”。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庸”即是“中和”。

所以,我们在《中庸》开宗明义的部分,没有看到“中庸”,只看到了“中和”。

也正是因为“中庸”的结果就是“中和”,是天地及万物就会各安其位,万物就会化生、繁茂,所以,“中庸”的标准是很高的。

事实上,天地万物的本质、变化规律,即使是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们依然所知甚少。

所以孔子说了下面的话: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中庸不可能也”——《礼记.中庸》

前一句意思是:中庸所成就的德,已经到达极致、无法超越了啊;后一句意思是:中庸是不可能做到的。

既然中庸有一个不可企及的标准,那么是不是中庸就没有了意义呢?且看孔子下面的话: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礼记.中庸》

意思是:颜回是这样做人的,选择了中庸,得其一部分、一方面的善,就铭记于心、紧紧把握,不让它失去。

这个世界上的任何行为,按其结果都可以以损益来划分,得一分善就增一分善,反之,得一分恶就增一分恶。朝着善的方向不断努力,自然能积量成质、移行易性。

中庸有着一个无法企及的标准,意味着我们只能在选择、追求中庸的路上,以期获得更多、更大的成果。

把中庸仅仅理解为不偏不倚、恰到好处,以至于引申出庸碌无为的含义,是一种误解,也是一种悲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