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与书写》
人民网北京10月12日电(记者熊旭)日前,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李中华教授和舒同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振先生主编的《经典诵读与书写》系列读本已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并被部分中小学生作为晨读系列读本,受到广泛好评。
据王振介绍,该读本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中国硬笔书法家庞中华担任顾问。为了让今天的孩子既能痛饮“长江源头水”,又不影响正常的课程学习,编委会经过认真推敲,决定精选出7万字经典、80万字注解,其中包括最美书法、绘画,汉字渊源,硬笔书法字模等等。即将出版的“《经典诵读与书写》详注(教师用书)”与之配套,用来帮助老师一起学习。
部分中小学选用《经典诵读与书写》读本进行晨读与写作
解决先读与后读让学生家国情怀扎根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精粹凝聚于传承千载的经典,而经典浩如烟海,哪些应该先读,先后顺序如何设定?王振表示,该读本突出诵读内容的系统性和基础性,遵循先进的课程理论、科学认知记忆理论,按照小学和初中共九个年级、十八个学期的体例编写。从一至三年级的蒙学阶段包括《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声律启蒙》,四到六年级的“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再到初中三年“五经”《诗经》《礼记》《周易》《左传》选和《孝经》的顺序安排经典内容,希望孩子通过诵读经典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立起感情,让“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扎根在幼小心灵深处。
在内容划分上,改书参考一首五言或七言绝句的字数,将入选经典进行了严格的划分,9年周平均每日诵读的数量仅有25一30字,而每日诵读的这些文字又能构成一句完整的话。每一学期的诵读内容都根据中小学课时加以合理划分,在每一课时的新内容之前都安排巩固复习板块,且增设了与之配套的书法练习,一方面辅助记忆,同时可以大大提高孩子们对硬笔书写的兴趣。这种做法既符合古代童蒙教育的教学理念,又遵循了现代中小学教育的教学规律;既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又不失其系统性、科学性。
学生用读本进行书写练习
增加经典诵读趣味性和多元性
王振认为,在传统的“经典原文+注音+注释”上,将“说文解字”、“书画鉴赏”、“书法练习”等内容与经典诵读内容有机结合,会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拉近古代生活与现代生活的距离。他介绍说,“说文解字”部分有个汉字,总体上遵照由己及物、由近及远的逻辑,从较为具体、切近日常的人伦称谓、天地山川、自然风物,到较为抽象、意蕴深远的德行修养、义理哲思、学问政道等等,每部经典之中的选字着重突出经典自身的特质,每周的选字则力求能够提炼出一周经典内容的精髓;将能体现中华文化精神的一系列重要字眼囊括殆尽,构成了一个逻辑较为严谨、内容十分丰富的文字系统。每个汉字皆仔细拣择高分辨率图片展现其自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字形演变,聘请多位文字学专家按照固定写作体例分析六书,讲解构型,贯通本义、衍生义,阐述文化内涵,并根据最新出土的战国竹简提供的信息,力求知识上的科学性、严谨性。分析其造字理据,展示其源流演变,阐发其文化意蕴,让中小学生通过汉字亲近传统、走近国学。
此外,读本的内容选材要而不烦,排版、装帧力求简约、朴实,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高雅意趣的艺术鉴赏能力,营造深入体会、了解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整套读本有插页无插图,以素雅为基调,力求有经典味、有书卷气。插页部分作为“书画鉴赏”板块,所遴选的书法作品按照自楷书、行书到草书的顺序插入小学、初中、高中诵读经典部分,绘画作品则按照自花鸟、山水到人物的分类顺序加以排列到小学、初中、高中部分,每一类别内部则依据作品年代排序,同样自成体系。本套读本所选书画艺术作品,仅限于古代的名家名作,以清晰印刷的插页形式出现,每幅书画皆列有原图和局部放大图,其一笔一画皆历历可见,力图为阅读本套读本的广大中小学生营造出清新古雅的艺术氛围。此外,书法作品中还大量选用了古代名家的书信往来真迹,籍此让中小学生在感受汉字书法艺术之美的同时,亦能真切地进入到其背后蕴藏的丰富多彩的古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中。
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