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位列国学经书次席,存在感为何

一提起最早的史书,很多人可能脑子里闪现出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对历史学的深一些可能会想到《国语》《春秋》之类。然而确切地来说,最早的史书是一本很多人听过却没有读过的著名儒家典籍——《尚书》。

我们都知道儒家“四书五经”这个词汇,但恐怕很多人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么四书五经指的是哪些古籍呢?四书是在宋代由朱熹注释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后才开始盛行,而五经则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形成,后经过多次演变,有过“七经”“十二经”“十三经”版本,最终仍以“五经”版本流传最广,在今天被确定为国学学习的必读书目。

“五经”按照顺序分别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左传》。在以后的文章中,三生石斗将会不断地发布一些此类的文章,和读者们分享国学学习的方法和心得。而“五经“中,《诗经》《易经》经过两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研学者甚多的显学,而《春秋左传》由于其较强的故事性和近些年先秦影视作品的普及,早就是学史者手头必备的经典。

然而《尚书》《礼记》的影响要弱很多,非史学专业的大学生非常大的比例是没有读过这两本书的。然而能够长达千年位列“五经“的典籍,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那么,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位列国学“经书”次席的《尚书》,存在感为何比较低?

1、

《尚书》的定本出现在先秦时代,但对于它的具体成书时间和作者,已经很难考证。春秋时期,孔子聚徒讲学时就已经把它作为最主要的教材之一。

因此,到了汉代,人们曾一度误认为《尚书》是孔子编纂。但是这个说法并没有十足的根据,也没有学者充分考证出来,所以我们现在一般认为《尚书》成书于战国时期,作者未知。

和其他很多古籍经典一样,《尚书》也是久经磨难,多次险些失传。流传至今的《尚书》要感谢秦朝的一位博士(和今天的博士学位不同,此博士为秦汉时期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一种官职)伏胜。

伏胜做过秦朝的博士,家里偷偷藏了一套《尚书》。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其他民间藏书尽数被毁,而伏胜把家里的《尚书》藏在了墙壁中,到了刘邦推翻秦朝,平定天下后,伏胜将墙中所藏之书取出,整理出了《尚书》28篇,并开始授徒传讲。

王维《伏生授经图》局部

汉文帝即位之后,听闻伏胜在民间讲授《尚书》,于是派遣大夫晁错(就是后来被“七王之乱”逼死的那位)到伏胜家里学习,回到朝廷后编撰整理,加上了在民间寻觅到的另一篇《泰誓》,统一成《尚书》29篇,由国家发行出版。

由于这部分《尚书》是用当时通行的隶书记录的,所以后来被称为“今文《尚书》”。

到了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刘余拆毁了孔子故居,偶然在墙壁中发现了几部先秦古书,其中就有《尚书》。同时各地又陆续发现了古《尚书》,由于都是用先秦小篆字写成,统称为“古文《尚书》”。

从此,汉代的儒学便出现了两拨研究《尚书》的学者,研究“今文尚书”等经典的称今文经学派,研究“古文尚书”等经典的称古文经学派。以后,我将再发一篇两个学派的故事,这里暂且不细说。

2、

《尚书》讲的都是什么内容呢?

《尚书》今文28篇,上起传说的尧舜,下迄春秋中叶的秦穆公,时间跨度年,约相当于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多年,大约相当于从三国时期到今天的历史了。

《尚书》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其中记述了大量当时重要的历史事件,也展现了古代的社会制度、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等方面的情况,另外还有自然科学方面如天文、地理、土壤、物产、农业等内容,相当于先秦时代的“大百科全书”了。

从内容编排方式上,《尚书》是按虞、夏、商、周四代顺序编排的。按照书中所表现的内容学者们一般将其归纳成三类。

第一类是关于尧、舜、禹、皋陶、启等著名人物的远古历史传说,如尧禅位给舜,大禹治水,禹的儿子启征伐诸侯有扈氏等等;

第二类是关于周朝建国初年的重要文献,其中大量内容反映了周武王、周公旦的活动,包括武王伐纣、周公摄政、周公东征、还政成王等等;

第三类是一些零散孤立的档案,所属时代不同,各篇只涉及某一事件,和其他篇章没有直接关联,如商王盘庚迁都于殷时告谕臣民的讲话等。

3、

虽然对于现代人来讲,文言文稍有些难懂。但是只要经过学习,有一定语言功底的人,还是能够比较轻松地阅读古代典籍的。像《史记》《论语》《孟子》《庄子》一类并非如天书般不可接近。

但是《尚书》却是个例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在评论《尚书》时指出“周诰殷盘,佶屈聱牙”,准确地概括了《尚书》在语言上较难理解、晦涩拗口的特点。语言上的这个特点,可能是拦住大多数读者难以读下去的最主要原因。

《尚书》各篇的文体也不尽相同,大多数篇章是“记言”,但也有些属于“记事”或“记言兼记事”。这种不统一的记叙方式让很多人不习惯,稍不注意就可能云里雾里,影响了对文章的理解。

其实《尚书》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比较清晰的。归纳起来《尚书》的文体一共可分为六类:

第一类是“典”,就是所谓的经典。如《尧典》记载尧、舜的事迹和言论,古人向来把圣人的话奉作经典,于是这部分就成了最重要的部分,可以作为“上古加强版”的《论语》来读。

第二类是“谟”。就是“谋议”的意思。如《皋陶谟》说的是舜、禹、皋陶等人彼此问答、谋议政治的谈话,这部分作为古代“解密的国家高层会议记录”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政治的最原始面貌。

第三类是“训”,即教训、告诫。如原有的《伊训》据说就是商朝大臣伊尹教训商王太甲的话。

第四类是“诰”,意思是诰谕。大多是上级对下级的指示或统治者对臣民群众的讲话,这类内容占到了全书的半数左右,是书中最重要的部分。由于多是记录讲话者的口语,而三四千年的口语已经和我们今天的口语差异巨大,所以也最为难懂。

第五类是“誓”,一般是指出兵征伐时或交战前所宣布的誓师词。如商汤伐夏桀时的《汤誓》,周武王伐商纣王时的《泰誓》、《牧誓》等,词句大多是比较简短、有节奏、有韵律,颇像我们现代的口号,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第六类是“命”,即君主奖励或赏赐大臣时宣布的命令。如《文侯之命》就是周平王对晋文侯发布的一道奖令。 

4、

《尚书》中所有的文献总体上都属于以上六种文体,简言之记住“典谟训诰之文”这句话就有章可循,可以比较好地研读《尚书》了。

对经典的学习,不仅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更要找对方法,这样学习起来才能事半功倍。对国学感兴趣的朋友们,你们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或者想要深入了解的请留下您宝贵的评论进行批评和指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