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心学教育研究院
编辑:王学安审核:刘莞
一、请根据你学习的经验与体会,来具体指出你如何理解陈复教授对《孟子》思想的整体诠释?精确诠释完该思想,接着请做出你对这种诠释的评论,并请指出该整体诠释对于当今社会有何重要意义。
张辰:陈复教授对孟子的把握与理解,是从心性的脉络来观看,从孟子首度提出「良知」到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这是儒家的一脉相承,是心性的路线,所以陈复教授多次强调「心学是儒学最后一股原创思潮」、「心学是儒学的真骨血」,这就是意义所在。孟子自称私淑于孔子,因为孟子把握的是孔子内在觉悟的实在性,但是《论语》给出的内容基于当时人文时空的限制,让人对于内在的觉悟茫茫然无从把握。陈复教授认为《孟子》一书中,从内在的觉悟到外在的仁政,这种内圣外王的路线以及工夫论梳理的非常的清晰。
陈复教授提出「义利相济」,陈复教授说,道义里面必定是含有利益的,像父母照顾孩子,孩子赡养父母,这里面就有道义的存在。道义的特点是利他性,而不是纯粹的利己。也就是说,利己与利他是个并存的行为。道义会影响久远,能够形成一种「世代共好」的状态。这里面有儒家的两个面向,进取与保守,进取与保守的轴心都不是利益最大化,而是道义。长久以来,保守被西方曲解成贬义词,但是,成就事情确实需要一定的保守性,也需要敢于突破既有框架进取性,选择保守还是进取?这种判断机制同样来自于道义。
陈复教授指出,「科学」与「民主」都是五四以后西方的输入,中国人奉之为圭臬。但是孟子提出的是中华文化脉络下的观念——「民本」,也就是「民贵君轻」。孟子说,「见大人则藐之」、「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对于只有政治权柄而没有德性的政治领袖丝毫不留情面,这就是因为孟子非常看中人内在的心性,如果没有内在的心性,不论外在的礼仪与律法都无法约束人。因此在《孟子》一书中,对于人内心被私欲蒙蔽的现象,孟子会有「狮子吼」,因此《孟子》成为流传后世的空谷跫音。
陈复教授认为,孟子对自己的定位是「国师」,孟子因为把握到「性善」这个内在的本质,因此在很多外在情景上,可以顺应情境与情势,做出各种内方外圆的变化,重点是说服他讲话的对象。这种内蕴心性的讲话特质就是诚意,这使得与孟子对话的人也非常的真诚。孟子的意图是拥立一个有心性的人来当天子,从而恢复周礼,不同于孔子要完全恢复周天子意义的周礼。
最后,陈复教授强调孟子是历史上首度明确工夫论的人,这是孟子之前都没有出现过的。这使人对于大道的领悟有具体的路径可寻,有了具体的实践方法。陈复教授对于生活里的实践工夫非常的重视,陈复教授指出:「真正的修心养性,不能脱离人间!要实实在在大活在人间里!既然大活在人间,就必然有大情,就会面对各种具体议题,有观看,有情感,更有想法!在剧烈的情绪波动里,蕴含着深层的关怀,那关怀若没有深刻的心性涵养,根本无法产生。」
弟子认为,教授对于孟子的肯定与推崇,正是因为教授对孟子的生命有了深刻的理解,以及教授自身生命与孟子的同频性。孟子对于自己生命的定位很清晰,对于有限的生命有了精确的定位,因此会「有所为有所不为」。孟子面对当时的时空,以及孔子周游列国游说仁政的失败,孟子选择自己定位于担任「国师」角色的努力,也是同样的游说列国。教授面对现在的时空的定位,就是要在既有的畸形学术领域,开创与奠基出与现代学术接轨的中华文化的基本盘;在民间层面,要与社会运行机制接轨,型塑出能够承担道统的团体。
孟子中很多的观念与现代人的价值观有冲突,通过教授的再诠释,这些冲突提供给现代人深刻的反思,并给出整合之道。陈复教授通过《孟子》对于人与天、人与政治、人与环境、人与财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有精确的阐述,给予人很多的启发。人与天的关系,孟子觉得人应该对于天赋于人的良知良能有扩充的责任,并给出扩充的方法,就是在生活中「集义」,这种蕴含着涵养心性的生命态度,孟子称之为「天爵」。人与政治的关系,孟子提倡「民贵君轻」的治政理念,落实仁政才是立国之本,人民养生丧死无憾,国家自然会鼎盛,并觉得执政者自身首先有恻隐之心,这是行使仁政的起点。人与环境的关系,孟子从「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的具体措施,阐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这也是目前全世界面临的环境问题。
人与财富的关系,在《孟子·公孙丑章句下》中,我们了解到孟子对于金钱有着与现代人不同的态度,孟子接受了宋王的七十镒与薛君的五十镒,却不接受齐王的一百镒。同样都是馈赠,孟子却给出了不同的对待,对于现代人来说似乎是不可想象的。现代人考量事情,往往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给出,受着欲望的牵引,不断的用利益来折损人的尊严,这是孟子所不耻的。最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区别于禽兽,不能靠着欲望来冥行妄作,而是依循着内在的觉悟确认出伦理,因此产生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
现在的时空是物质上的盛世,却不是精神上的盛世,甚至物质的丰富加深了人精神的匮乏,酿造着各种光怪陆离的人间悲剧与苦难。如果在这混乱的世间扎立起一根擎天大柱,如同光照世人的灯塔,这就只能指向奠立道统的重要性。从政治上来讲,国家的兴衰、人民的福祉不在制度而在人心,需要有良知的人来引领与治理。从教育上来讲,人不在被奴化成机器,过着行而不察的人生,维系着生物的基本运转,这是对人的生命的辜负,更是对上天给人智慧的亵渎。道统的开创,不仅是对人生命的安顿,更是对天的成全。孟子以言简意赅的语言、生动的举例击破世人僵化的思维与傲慢,还一个公道给世间,孟子对观念的击破与重建,对于现代人来说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资产。
邵明:尽管教授把《孟子》所有篇章划分为仁政、心性、经济、教育、德行、人性、工夫七个范畴,但其中属心性、仁政这两个部分最为核心,分别指向内圣与外王,这两个儒家思想万变不离其宗的核心命题。教授的《孟子》课程也都围绕着这两个核心,结合实际的人生来展开教学。
心性是指人心灵的自性,自性是指相对于自我而言,人的心内有个更为根本的运作机制,这个机制可称为「心体」,意即心灵的本体。心灵不同于心理只涉及个人的情绪、心智的层面,其本来广大无碍,没有物我的界限,有这一层认识,才不会仅从道德层面理解孟子,误认孟子的思想迂腐而空洞。因为如果心性为根本,且贯通内外,那么人内在修养的深厚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外在的行为。
心性的根本性体现在《孟子》的各个章节里,例如在〈梁惠王篇〉中,虽然处处都在谈政治,但都是在谈仁政。而仁在孟子的思想里是心性最重要的四个属性之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君王没有仁,自然无法体会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同体大悲之情,自然没有动力从百姓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开展政治。君王如果只在意自我,那么百姓就在「我」的外面,那么君王做任何事情,百姓当然就没什么感觉,甚至反而会伤害到百姓。
〈公孙丑篇〉则处处体现出孟子在如何秉持着心性来思考问题,例如在谈勇气时,孟子引用曾子的话说:「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意思是说,反省自己如果觉得理屈,即便面对一个平凡小民,也会惴惴不安;反省自己如果觉得理直,即便面前有千万人,也会勇往直前。我们从中可看到在孟子的思想里,行为所依据的是内心的体验,体验如果是正气凌然的,即便结果不符合社会常态,也要坚决去做。可见孟子的思想在试图把握一个超越知识和现象的更本质的内容。当前时代是个缺乏信仰的时代,没有信仰大家就只好随大流,因此活得没主见、畏畏缩缩、懒于思考问题或只有胡思乱想,因为「价值多元」所以怎么想都对,或怎么想都不对,所以思考与不思考也都变成满足自己感官欲望的工具。
与其说儒家太过理想主义,还不如说儒家所揭露的心性的真相,常人没勇气相信,或即便心有戚戚焉,却因为无勇气正视自己的积习,因此只好否定心性的存在。孟子也绝非是一个空想家,他在〈滕文公篇〉中说:「民事不可缓也。……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产,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意思是说,一定不要耽搁百姓的需求,因为百姓有固定的经济来源才会坚持大道,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就没恒心坚持大道。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以至于犯罪,这时候再用刑罚来惩罚这些百姓,这就相当于设下罗网来陷害百姓。这是多么现实的视角,孟子深知了解大道的人是极少数,而大部分的百姓,必须先有一个稳定的经济来源,接着才会去思考提高素养的事情,因此他才会强调满足百姓物质需求的重要性。这是心性在实务层面的体现。因为传统的被破坏,我们这个时代是没有士人的,百姓没有典范,不仅无恒产时没有提高素养的意识,有恒产的时候也只有继续刺激感官欲望的意识。所以看到很多人动辄把问题归咎于经济问题,只是因为他们活在经济社会里,例如小孩学习不好,是因为物质条件太好小孩因此不要太努力,或者物质太不好所以小孩需要早点休学去打工;婚姻不顺利是因为自己经济不好,先生出轨是因为先生经济太好……
〈离娄篇〉中孟子谈到教育应该把握的方向是文化的传承,因此强调效仿尧舜禹等圣王的典范意义,效仿的核心还是在于「仁」,并举例说明君主行仁,国家就昌盛,君主不仁国家就会灭亡的道理。教育如果不以文化传承作为核心,那么就是只「教」不「育」,只灌输知识却不孕育精神的种芽。一个国家没有核心精神做支柱,只一味发展经济,最后总会因到达一个顶点后,因失去发展的动能而开始坍缩。所以孟子会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劝人时时以仁义作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正是能把握核心精神的体现,孟子不会反对发展经济,但仁义就像是尺子或圆规,能时时规范人不要放纵自己。这一点日本、台湾这些已经步入后现代社会的国家可以作为中国大陆的前车之鉴。华人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灵魂才能振兴东亚。
王学安:《孟子》十四卷的内容是从七个角度在谈孟子的思想,其中〈梁惠王篇〉讲的是仁政,〈公孙丑篇〉讲的是心性,〈滕文公篇〉讲的是经济,〈离娄篇〉讲的是教育,〈万章篇〉讲的是德性,〈告子篇〉讲的是人性,〈尽心篇〉讲的是工夫。
《孟子》一书外在层面谈的是君王如何行仁政,内在层面谈的是心性修养,合起来就是内圣外王之道。孟子生活的背景是战国,当时各国统治者目光短浅,只追求一时一国的利益,而没有考虑到人民的整体福祉,而孟子追求是道义,不是利益,他以人民为本,希望统治者不嗜好杀人,能够保民、养民、安民,「施仁政、省刑罚、薄税敛」,与民同乐。陈复教授认为儒家思想有进取和保守的双重面向,进取和保守并存使得儒家能够站在中轴线思考问题,形成儒家的道义,而不会从单一角度去思考问题,从整体性角度出发,形成关系主义的思维,彼此共善,可惜孟子的仁政思想在战国追求功利的时代是一种纯粹的理想主义。孟子认为人有「天爵」和「人爵」之分,有天爵的人追求的是整体的道义,有人爵的人追求的是个体利益得失,孟子会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显然认为自己是有「天爵」可以承担大任的人,所以他效仿孔子周游列国,劝诫各国君王实行仁政,但终究难以落实。我们生活的时代虽然没有孟子时代的战乱,却和战国时代一样到处充斥着对功利的追求(主要集中于对金钱、权力、名誉的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利益,缺乏道义,这种关系体现在上级对下级的关系中,比如公司领导和下属之间,医院医生和病患之间,学校老师和学生之间,家庭里父母和孩子之间,如果这种上对下的关系中能够认真落实孟子的仁政思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能够改善,形成一个共善的社会。
孟子认为人要「持其志,无暴其气」,善养浩然正气,擅于做「集义」的工夫,一个君王如果能够秉持中庸之道治理国家,以德治国,人民就会心悦诚服;带着忧患意识治理国家,不会招来祸患;有不忍人之心,就会行不忍人之政;最重要的是要时常反求诸己,尽心知性,存心养性。陈复教授认为从心性的角度认识孟子,孟子与孔子的不同在于孟子有更高的视野,不像孔子一样固执坚持周礼,一定要恢复周礼,孟子坚持的是有道义的人称王,能够落实仁政思想,其背后蕴藏的是孟子的仁政思想。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变局的时代,也是一个检视心性的时代,新冠肺炎肆虐,西方霸权至上,中国的思想文化精神其实对我们的意义更重要,我们只有加强人文素养,底气才能更加厚实,当我们的意识层次高于西方发时候,我们才能抵御西方文化的侵袭,构建精神富强的文化中国。
二、孟子最早开始提出「性善」的主张,他对心性修养议题有什么看法与实践?并请自行选择《孟子》书中任何一章,来说明你对于孟子思想中的修养工夫论有如何的认识,藉此指出该工夫如何落实于生活中。
周学儒:孟子对心性修养的议题主要有三点看法:尽心、养气、寡欲。
一、尽心:「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卷十三〈尽心篇〉上)孟子在这里提出了修身的观点,他认为人只有尽心才能知性,进而才能知天。当人展开存养心性的工夫时,才能真实的跟天连接。面对生命的有限与人生的无常,人只有修养心性来等待天命的召唤,才是人立身于世,完成自己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根本之道。人如何来透过尽心展开修养工夫呢?孟子认为要向内在寻求,「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卷十三〈尽心篇〉上)孟子在这里讲的「求在我者」,并非心理学所谈的自我(ego),而是人内在的本我(TheSelf),即自性。孟子认为人能否展开心性修养的工夫,有赖于人的自觉,当人愿意探寻心性就会有所收获,反之则有所失。这正说明着,尽心之道在于向内寻求。向内寻求的关键点在于「诚意」,「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卷十三〈尽心篇〉上)「万物皆备于我」是在说明天地万物都因修养心性恢复本体而与人展开连结,这里也在呼应孟子尽心而知性,知性而知天的观点。诚意的面对自己的生命,展开觉知与省思,让生命不断拔高而获得智慧的洞见,这是天下最大的喜悦了。
二、养气:养气更具体来说,是养「浩然之气」。孟子在(卷三〈公孙丑篇〉上)说:「我善养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这是孟子在说明「浩然之气」的本质,浩大而刚强,用人的本心去涵养此气,就会使得它充满在天地之间,这种「浩然之气」是要与道义的行为配合而展开。当人的动静举止都在依循本心行道举义,就是不断的在涵养浩然之气,如果人的心念与行动都只局限在个人的自我利益中,这种浩然之气就会在人身上萎缩。这种「浩然之气」与人外在有道义的行为实践是本体的阴阳两面,浩然之气是一种人格与生命的能量,养气并不是要人空养,而是需要人透过外在的具体实践上行道义,方可培养其浩然之气,人内在的浩然之气培养的厚重,翻过也可让人在外在实践上更加坚定笃实的行道义,形成正向循环。所以孟子才会说:「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三、寡欲:「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认为涵养心性的工夫,来自减少自己超出的个人欲望。当人超过份际的个人欲望减少,虽然没有明确的存养心性意识,他生命所缺失的部分其实就很少了;当人超出份际的个人欲望太多时,虽然他有意识在存养心性,但是能涵养的部分却已经很少了。
孟子的修养工夫要落实与生活,首先要厘清儒家的本体论观点,没有本体论则工夫论无从展开,至少也要本体论的论证与工夫论的体证双轨并进。当人逐渐发现与承认我们内在有一个具有终极实性的核心机制:自性(心体),才可以真正明白自己修养工夫的朝向。在这个过程里,人得要不断的自问,自己生命的终极性意义与价值为何?当人有这样的自觉与意愿,就是开展心性修养的开端与动机,进而才能在实际的生活中,展开觉知与省思的练习。这种觉知与省思的练习,可透过在具体事情的当下,来觉知与感受自己心念与情绪的起伏流转,并书写日记的方式展开省思。养气的工夫则有二个层面:一是静处的工夫,每日进行静坐冥想的练习;二是事上磨练的工夫,在面对具体的事情当下,练习觉知的能力。随着人身体与自我意识的壮大,不可避免的会有更多个人自我的欲望滋生。这个部分除了展开上面所讲的工夫锻炼来安顿稳定心念之外,还可以从「物我关系主义」的角度展开省思,来思考自己与外物的关系位置该如何摆放,这个过程本质上还是一种「本我关系主义」,即与自己的本我展开对话而安顿「物我关系」。当人能因本我的安顿,而洞彻自己与外物的关系位置时,则不会追求过份超出的个人欲望。
孟子心性修养的具体做法在〈公孙丑篇〉、〈告子篇〉、〈尽心篇〉中都有提及,本题以〈公孙丑篇上〉为例讨论孟子对心性修养的看法与实践,以及笔者的认识,有以下四点:
一是不动心。〈公孙丑篇上〉中孟子举例北宫黝和孟施舍面对事情的勇气,北宫黝是外发,面对人没有帝王将相和贩夫走卒的区别,而孟施舍内求,面对事情是全力以赴的无所畏惧的态度,孟子说:「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北宫黝和孟施舍这两种不动心的态度,孟子更重视第二种,这种不动心是内在的能量具足,那是人的底气,就像有的人站在那里不说一句话,他散发出来的气场就能感受到他的如如不动。练习不动心的工夫,需要养的是底气,具体做法需要在两个层面做修养工夫,一是硬的实践工夫,譬如静坐、冥想、祝祷、写书法等;二是软的观念工夫,动心之前,探索厘清让自己动心的症结是什么,正视动心的原因,直面问题,在事上磨练,意上磨练。
二是持志。孟子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孟子是最早有工夫意识的儒家,孟子认为志是气的统帅,如果一个人志定下来,很多事情都可落实,如果没有志,理想追求化为泡影。一个人有志可以带动气的流动扩充,志到哪里,气就会到哪里,气动会影响人的意念,凝聚志可以推动气的正向流动,使得身心合一。因此孟子说:「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一个人立志是根本,所以有生命觉醒的人都要想清楚自己的志是什么,立一个远大的志。敝人认为立志的背后其实是当事人意识到自己天命的存在,意识到自己的天命是什么,就会推动一个人立下什么样的志,立志之后就是在此基础上分阶段思考如何去落实,在每个阶段都完成通往大志道路上的小目标,这种立志会带动你产生一种正气的汇聚。如果一个人的志向就是复兴心学,他可以因应自己生命的情境去做出具体实践,可以办书院,也可以走学术道路,在做出精确的选择后,要为自己在不同阶段设置小目标逐步完成。
三是养浩然正气与集义。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闲。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孟子认为浩然之气要在天地之间培养,气的培养要配合义与道,集义才会生气。一个人要打心眼儿里问自己的动静举止中有没有落实义行,人在做什么决定了自己生命想要成为的样子,如果一个人可以在行为层面落实正道,就是在集义。集义久了就会凝聚出浩然正气,譬如父母经常在家庭里讲述圣贤故事,认真活出自己的生命,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带给孩子的影响,就能够给孩子树立起一个好的榜样,形成好的家风,那就是一个家庭里的浩然之气,但也不要揠苗助长,过于急切,比如父母强迫孩子整日补习功课,不允许孩子放松休息,反而会有心栽花花不开。
四是人有四端,扩而充之。孟子认为君王有「不忍人之心」,因此才会行「不忍人之政」。人有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有恻隐心的人看见小孩掉入井里,会心生怜悯;有羞耻心的人,会留意自己的动静举止,行充满仁义的事情;有辞让心的人不会去争抢,而做出符合礼仪的行为举止;有是非心的人能够明事理。一个人做事把握事情的度,能够调整自己的意念,事情就会有变化开展的空间。而良知是把握四端的核心机制和传感器,一个人能把握良知,就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
孔戴戴:孟子提出的「性善」主张里,对心性修养的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孟子告子章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见孺子入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这种意念的形成不是为了在邻里间表现自己是一个有德性的人,而是出于自己的天性。这就好比是为人父母要爱护自己的孩子,生而为女要孝敬年迈的父母一样,皆是处于自己的天性与良知;二、孟子提出了「四端」的说法,「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之耳。」孟子认为人的良知良能是与生俱来就有的,作为人的生命体来说,只需要不断地去扩充它就可以了,同时也为后世儒者提供了心性修养的理论依据与参考文献;三、《孟子公孙丑章句》「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气」,至大至刚,存在于天地间,集结「义」,不断地去扩充,持久地去精进,气就不会萎缩了。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孟子提出了具体的养气工夫与方法论;四、《孟子公孙丑章句》「吾四十之不动心,持其志,无暴其气。」「志」是气的统帅,一个人若没有志向,就会被「气」统帅,从这句话里体现出了「志」的重要性,人只有秉持着「志」,配合着「气」才可以在天地间大做一个人。
从以上的内容综合来看,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首先要给自己「立志」,立志犹如定海神针,只有定位清晰了才会有明确的方向感与前行的动力,反之就会失去了前行的动力,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也常常看到身边的朋友亦或是自己的学生,他们的目标清晰了,行动力就会很强,目标在践行的过程中一点一滴的被实现,大多数人是被拖着走的,比如末学,虽然也在认真地上课、学习,但是目标感不清晰,方向不明确,会有一种被人拖着感觉踽踽前行,有时也会身心疲惫,这可能就是没有「持其志,无暴其气」的缘故。
如若说,「持其志」与「不动心」是一个人形成价值观,确立人生方向基底的话,那么后期所要践行的事情就还涵盖了心性修养的工夫。末学学习的时候存在几种情况,当给自己定位每天早上要晨读时就是在「做工夫」。因为这种定位并不能每时每刻都能做到,有时是懒于起床,有时是起床以后杂事较多,还有的时候是读书不在状态,在每一个当下能够安于自己的身心,平衡自己的情绪都是在意念上做工夫。从「仁义礼智」、「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来看,静坐与慎独就是在养自己的气,把工作的杂事与生活里琐碎事抛却到九霄云外,此刻只有内在的自己,与内在的自己对话,扶贫心里的不安全感与创伤,让这种气充塞与体内,滋养整个生命不断地去扩充它,直至让意念往回收,心外无物,内在的世界里只有自己,也只有自己。
「气」的扩充,不仅仅是内观自己,让意念往回收,它还应用于实际的层面,「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工作中能够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去做事,这就会用志去统帅气,教学中能够把学生看做生命的主体,那么就会在主客合一的情境里与学生展开交流与讨论。养好自己的气,是一种能量的扩散,同时也是反观自身行为的一种补充,当然这股气不是自我的无限放大,而是要配合着「仁义礼智」去约束自身的行为,同时又不压抑自己的情绪,而是心中充满了能量感、饱和感与平衡感,这就需要「心体」、「自性」统摄下所形成的的良知与量能。
三、如果你未来从事于《孟子》的教学,你会怎么设计教学的情境并做相应的诠释?请根据《孟子告子》下有关「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这一章,来探讨你会如何展开教学的设计与实作。
「天将降大任与斯人」这一章,首先在说历史上很多有德性有才干的人,他们的出身都很卑微,早期的人生都受困于各种现实艰难的处境。接着在说,所以天想要让人承担重任,必然要让他在各种困境中去磨练心智与身体,只有经过了这样困难的磨练,才可以让人坚定他的信念,增加人具体做事情的能力,使得人才可以坚定不移的实践上天赋予他的大道,落实自己的天命。人只有犯过错误,才能有改正与成长的机会;当他们的志向与理想受到挫折,才能更加奋发振作;要敢于将自己的理想与志向表达出来并努力实践,才会得到别人的理解。最后在说,如果一个国家内没有忠臣贤士来辅佐,外没有敌对国家的威胁隐患,那就离灭亡不远了。对人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人在忧患挫折的处境中才能奋发与成长,在安乐与顺利的处境中则难成大器。
在具体的教学上,我会从以下二个方面来设计:
一、通过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孟子的生命史,以及所处的历史情境,让学生展开情境替换,进入孟子所处的时空和生命来感受他所面临的困境与挫折。这样的方法会更有助于学生体贴和理解《孟子》的文义,而不是干涩的阅读很有时代断沟的古文或翻译。
二、让学生回到自己的生命史,去回溯和书写自己生命成长历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并以孟子为典范,尝试书写自己面对这些困难与挫折,要有怎样的心态来面对。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章教学设计: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闲,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一、在课程开始前,请参与课程的伙伴讨论两个问题:
1.思考讨论自己生而为人的使命(天命)是什么?
2.自己人生经历中印象深刻的痛苦经验和挫折是什么?
通过讨论使得参与伙伴对自己的天命有相应的认识,思考自己生命经历的痛苦经验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参与伙伴如果能想清楚自己的天命的什么,并且连结起自己曾经遭遇痛苦经验或挫折考验,会在后面阅读《孟子》的时候有相应的连结感。
二、带领大家读本章内容,在朗读中感受《孟子》原典的传达出的气韵。
三、对本章内容进行理解诠释,启发参与者对自己生命的思索。本章开头列举舜在成为圣王以前曾在田亩种地;傅说在成为宰相之前曾经受刑筑墙;胶鬲在成为文王的人才之前也是个鱼盐贩子;管仲成为齐桓公的宰相之前曾经辅佐公子纠,还被关起来;公孙敖在当楚国的宰相之前也曾居住在海边;百里奚是从市场里被提拔出来的等这六个例子,让参与伙伴可以了解和认识这六个故事的背景,理解人只有经历苦难和意志磨练,经历重重考验才能进入生命的下一阶段。人能够通过困难的考验,背后必然是当事人能够意识到自己天命的存在,天命凝聚出的气使得人不会畏惧苦难和挫折,在经历过各种考验后,生命自然会收获本该属于他的圆满。让参与伙伴意识到人活在逆境中要奋斗,在顺境中也要有忧患意识,保持对生命的警觉,不要被表面的舒服或幻象掩盖,使得自己看不清楚生命的本质。
刘莞:1、诵读。孟子的文章有浩然之气,这股浩然之气需要通过浩然之气去感受。作为老师,首先应该教给学生如何诵读,让学生通过铿锵有力的音节体验来感受孟子的气息。
2、疏通文意。古代文与现代文之间有隔阂,例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这一节,举出了很多的典故,这些典故都需要有基本的说明。
3、延伸讲解。读书不能只知文意,尤其是《孟子》。这一段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体会,以及历史上其他历史人物的经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等经历的效应。
四、不论是高等教育、中学教育、小学教育、社会教育或书院教育,请选择其中一项观察并书写当前该教育正面临的难题,藉此回答我们该如何将《孟子》的思想落实于教学实践中,从而让学生知道《孟子》本不离于生活?
就书院教育而言,学生有两个观察:
一、学生从新闻媒体,以及一些虽然不以「书院」为名,却也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机构(如晋城当地的聚寿山)那里了解到,所谓的传统文化教育通常是一种教条式的,没有核心精神且脱离当前时空的教育。这种教育基本上只是在恢复成为五四所攻击的对象,其实是有点把传统文化宗教化了。学生觉得这种教育最缺乏的就是结合当前的时空,与经典开展对话,还原古圣先贤人性的那一面,是人就有人的局限性,可是儒家的可贵之处不就是在这里吗?承认古圣先贤是个人,既能看到他的局限性,又能看到他的超越性,这才能对我们有着学习性。他们这种教育都是因为不知有心体的存在,没有心体作为核心机制,人就不敢奔放的去思考,只能屈从于自己对圣贤权威的想象中。
二、学生在知行书院开办讲会的过程中发现,没有丰富的知识,心性的一些微妙的体会很难充分的表达出来,这就使得在探讨《传习录》时,那么在触及一些典故时,对这些典故不熟悉,或对一些概念不熟悉。因为《传习录》毕竟是明朝的作品,在它的前面,儒家思想从先秦一路下来已经融入了大量的新血液,不了解前面所积累的那些知识,有时候也很难读出《传习录》的深刻意涵,因为《传习录》是一个脉络下来的结果,不了解那个脉络,得到的只是无根的死水。当然这个意思不是说,不读前面的经典就完全没办法理解《传习录》,只是说了解前面的经典,对于理解《传习录》会是极大的助益。这就好像在吃中药时,各种药中可能会有一味药是关键的药(心学),但如果没有其它的药(儒家思想的整个脉络)配合起来一起吃,那味关键的药也发挥不出来。
所以我们一方面不应被传统束缚,一方面要把握住心性这个传统的核心,才能善用传统。例如我们在讨论〈梁惠王篇〉时,虽然孟子是在谈政治,好像离我们一般人的生活很遥远,可实际上孟子谈的是人如何时时把握住心性,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外务。君王要照顾的对象是百姓,可是我们的周围不都是百姓?我们不能很教条的说那些都是君王的责任,我们不是君王,所以只要听听孟子讲的这些道理,知道什么意思就好了。我们应该有自己本来就是个「德性的君王」的意识,去反省自己有没有把周围的人当作是「我」以外的人?有没有在有意无意的制造与他人的隔阂?有没有做到与周围的人「同乐」?如果没有,是他人无感,还是自己无感?是自己努力了,但缘分未到,还是自己还没有努力就先否定掉了努力的意义?还是说,自己想努力改变,却找不到改变的方向?当人可以这样来反思,并真真切切的有所感知,那就是在藉由经典回到心性的主轴上。所以,经典只要不是拿来当教条,只要认真咀嚼并在现实生活中反思,它就是一个宝贝,反之就是一堆废纸。学生觉得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也应该带着这样的心态,一定要将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书院教育中有以下五个面临的问题:
一是现代社会里,尊师重道的传统已经丢失,这受着目前现代形态学校师生关系的影响。师生关系不是用责任与义务的法定关系来诠释,就是用补课班市场运作的交易关系来诠释,这使得传统的尊师重道的关系已经被视作书本的传说。据弟子观察,在现实中即便有学生感恩老师,也不见得是从老师的德性出发,反倒是因为老师曾经提供过帮助其成功的各种资源,而非老师对学生的德性引领,与重塑学生人格的感动。
二是现代人已经脱离土地与体力劳动,同时也远离自然,丰富的物质生活养成现代人喜奢逸、重娱乐的生活特征。要么对于传统文化嗤之以鼻,要么抱着强烈的知识竞争,有着超过他人、展现自我的愿望,使得人很难咀嚼经典内蕴的丰富内涵。
三是网络技术的发达带来了讯息泛滥的问题,大量的社会讯息占据与运作着人的思维,人心常常不能平静与专注。
四是受西方主客思维、物化思维的影响,成功学成为社会的主流,凡是不能立即实现功利价值的内容都被人搁置与过滤,心灵被欲望遮蔽,因此无法看到人生的真相,无法看到经典里浩瀚的生命气象,受苦而不知苦,终日活在焦虑中。
基于上述四点书院面临的问题,弟子觉得首先要自己在生活落实《孟子》里的工夫,在言谈举止间树立做人的典范,以教授教育的「温柔敦厚,中正平和」给人踏实的信赖感,与康庄饱满的正向印象,以自己生命来重塑师道。现代人的生活形态已经不同于古人的农耕劳务生活,理想实践必须结合现实,形成视域的共融。因此,《孟子》的教学要通过转换不同的形式来迎合现代人的接受习惯,逐渐用历练身心的活动取代轻浮的娱乐,用游历与孟子有关的古迹来代替无所事事的闲逛,通过定期的讲会与聚会,在生活的时间结构里重建心性的维度。
期间,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因应着社会环境与人的接受程度,整合与夯实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情感,这种信任与情感不是作为个人人际价值的体现,而是作为教育的桥梁与工具,虽然这种情感与信任会有着起伏与变化,这都是良知与私欲在这个维度内产生的张力与纠缠,师者必须保持耐心与心量,制造着如同羊水一般的孵化机制。一方面不能无视学生的既有状态而以理想强勉之;另一方面不能附和学生的任性做教趣;这两方面之间的拿捏与把握实在是作为老师的大哉问,值得人投入精神去琢磨。
对于人关心的教育问题、家庭问题、婚姻与情感问题、职场问题乃至环境问题,要与《孟子》书中摘录出对应的内容。找出现实问题与古人问题在人内心所呈现的一致性,在这种一致性里发现心性,就会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孟子》中的智慧指导人生的旨趣,相信通过讨论与互动会使得心性的议题不断的得以真实呈现,工夫的实效与必要就会被认识与理解。
笔者观察到现在的高等教育(主要讨论大学生)面临的困境有:
一是大学生其实已经不太注重学习知识,而是被要求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很多学生从高中到大学后,一下子觉得生命被解放,不会安排自己的生活,导致对学习懈怠,花很多时间在很多无关的事情上,很少花时间读书,读传统经典更少,他们甚至认为读书无用,不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就把大把的光阴花在上网、刷手机、打游戏、看电视剧等事情上,或者去找兼职打工赚钱,自认为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则会大把花钱买各种名牌或者消遣聚会,流于攀比家庭背景是否有权有钱。
二是大学生进入校园后开始参加社团活动和过集体生活,面对各种人际关系和外界的诱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现在少子化的趋势,很多孩子都是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生活长大,从小被父母娇生惯养,没有经历过任何挫折考验,不会与人合作,不能共事,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思考问题,进入大学后,会引发人际关系紧张的问题。在学校中接触到一些社会中的事务,因为缺乏生活经验无法分辨是非,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导致很多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
如果这些大学生能够认识到孟子的智慧,就会开始意识到自己要活出的不是「人爵」,而是「天爵」,从而思考自己作为一个人究竟要活出怎样的人生,在一个根本意义的生命起点处,思考现阶段的四年大学生活要如何完成本阶段的小目标,要变成一个有智慧的人,首先要广博吸纳知识,这四年我要读哪些书,吸收哪些知识,四年后要继续深造,还是工作?他们就不会把四年的青春浪费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从而做出有序的生命安排,一方面广博吸纳知识,扩充涵养心性,参与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让身心收放自如;另一方面在大学生活中体会各种社会实践,留意自己的动静举止,用孟子四端里讲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来面对各种人和事。《孟子》的思想能够落实到教学实践中,需要的是学校老师可以开展相关典籍读书活动启发引导,有文化素养的心理咨询师可以对学生展开辅导,最重要的是学生的自觉想要蜕变成长的意愿,如果三者都能配合好,《孟子》的思想就能够作用于大学教育实践。
相关精选
1.《孟子》人性本善的尽心之道⊙周学儒
2.不破不立的孟子(《孟子》学习报告)⊙张辰
3.望子成龙,却让这位女性付出什么?⊙刘莞
欢迎在文末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