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儒家绝学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儒家文化情感教育思想的精华主要表现为“人本”“中庸”“和谐”与“仁爱”。儒家思想一直作为中国统治者的正统思想,对国人的心理和文化气质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1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哲理释义:
人不是圣贤,谁都会有犯错的时候,关键是知道自己错了并能够改错,从此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就是从错误中得到大好处了。
2
时搏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
——《史记》
哲理释义:
我们祖先保护生存环境,有文字可考,从黄帝时期就开始了,此文意思是说,人们要把山川草木,鸟兽虫蛾,以及日月星辰、水波土木,都要当做自己的心,当做自己的耳朵和眼睛来对待,要节俭用水用火和使用材物。远古时的所用“材物”,就是大自然给予的生存条件。由此可见我们先人对大自然的善待和敬畏。
3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哲理释义:
做子女的,不应该增加父母的精神负担,不能让父母时刻担心自己。而孟武伯出身于贵族,骄奢淫逸,有声色犬马诸多切身之疾,孔子认为,孟武伯为人子,有诸多不义的行为,这是最大的不孝。
4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论语·学而》
人们在祭祀祖先时应该至真至诚,心怀缅思之情,要怀着对祖先的敬重之情来进行祭拜。在祭祀祖宗时,就想象祖先在他眼前,要心怀孝敬之情来祭祀
5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
哲理释义:
父母担心远走他乡的孩子是否受到了委屈,是否生了病。同样的,在外面的孩子也应该时刻挂念着自己的父母。所以,为人子的,出门时应该把自己要去的地方准确地告诉父母,一方面便于父母去看自己,另一方面当父母生病时可以收到父母的信件及时回家照顾父母,及时行孝。
6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哲理释义:
贫穷的时候,守住自己的本性,不做份外的事情,富贵到来时(精神上的觉悟和物质上的富有),不独享财富,要让天下更多的人受益。
7
芷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改节。
——孔子
哲理释义:
兰花生长在幽深无人的山谷,不管有没有人欣赏,兰花依然开放,君子参悟大道和修养德行,不会因为穷困和挫折而改变自己的道心和气节。
8
天地乃人之本,天地有亏,则不能安吾年。欲安者,先安天地,然后可长安。
——《太平经》
哲理释义:
天地是我们的父母,是生命生存的根本,如果大气受到污染,大地、森林受到了人为的大肆砍伐,自然界的阴阳就失去了平衡,人类生存的根本条件就破坏了,人则不能安心度日,人类想要安心生活,首先要敬畏天地,和大自然行为协调一致,只有这样,才可能有长久的安宁生活。
二、释家绝学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2世纪传入中国,并且很快融入到中华文化中来,其博大精深的智慧备受历代僧家推崇,经过两千多年的不断完善,佛家文化形成了其独到的、卓有成效的博大养心智慧,同时也产生出了很多佛家经典书籍。
1
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金刚经》
哲理释义:
《金刚经》认为整个世界充满了尘垢和污染,人们身处在尘世中失去了原本清静自在的心灵。只有破除色、声、味、触、法在心中的相,才能保持心境的空明不被外在的相所束缚的。
悟道之人应该生清净之心,不应为求有形状和具体的事而生心,也不应该为求无形状的事而起心动念,一个人的内心要达到空境,应是在内心没有任何所求的情况下,自然发生的清净无为之心。
2
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是名善法;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金刚经》
哲理释义:
常人所执守的“相状”,并没有那么庄严,那么高大,那么圆满,那么完备,却还是把它们看成了生活的依据、生命的依赖。例如职位、身价、家世、单位、称号等等,并为它们煎熬、竞争、觊觎,增加了自己和别人的无数烦恼,增加了人世间的不安全。其实,大家是在为假象而征战,为虚妄而遭殃。所以要破除人生四相。
稍高智慧之人能够参透对“我”的认知感受,即能够参透人生的生老病死,并且能够在生活中体验到“我相”带来的种种悲难和苦痛。但是这个阶段,人们看到的还是自己,他们的心灵没有达到突破“我相”的境界。即便是看芸芸众生也是从自己的思想意识出发,不能突破“我相”的执念。超高智慧者应该进入到“非我相”,即通过思考和领悟领域的扩大,能够想到世界上千千万万个类似于我的我,我只是芸芸众生的一份子。人都会经历一定的磨难,我的困苦完全包含在人类的苦难之中。在这个阶段,人抛弃了假的我相,思考的范围扩大。在“非我相”境界中,人的心灵的范围不断扩大,把自己扩大到整个宇宙当中。通过这种放大和扩充,世间万物宇宙都包括在我之中,原来在人生初级阶段中形成的“我相”就消失了。世间万物包括宇宙都在我之中,世间万物包括宇宙对我而言只是一个名而已,所以人们在达到非我之后才能达到名我,获得真我。
3
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坛经》
哲理释义:
禅定就是一个人不再为外界的名利物欲所诱惑所动心,参悟到名利物欲都是浮云幻相,如此,人的本性才能呈现出本来的清明和自由,如此,内心才会产生真正的“定”力——此为禅定。
4
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心经》
哲理释义:
《心经》之“色”,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物质和世相(名利、财宝、人、物等),是肉眼能看见,触摸到的“色”。“色”是不是空呢?用水打个比喻,水为色,水的表现形式有雨、雪、霜、冰、雾,江河湖海,水蒸气都是水,这些都是有形状的水,阳光下水蒸气上升于空中,我们的肉眼睛就看不见水了,但空气中的湿度增加了,我们看见云朵看不见水,但云朵里蕴含了水份,当云中的水份到达一定的量时,就会下雨,这是一个由量变回归到质变,从水回到水的过程。因而不能说什么事物是绝对的,这是一个变化、辩证的多重思维。世相、物质、名利是不是空的呢?空的东西是“色”吗?世相名利都是空的,因为它不是永恒的,最终会归于空灭,所以,凡是会归于“空”的东西也就是“色”。既然“色”要归于“空”,我们就不能贪婪世间“色”相,修心养性为要,真空妙有为真。
5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心经》
哲理释义:
观世音菩萨,修习深妙般若,功行到了极其深妙的时候,观照彻见五蕴都是因缘和合的,并没有自性,当体即空,除去了造业受苦的根源而没有烦恼,因而得以脱离一切烦恼生死的苦厄。
身苦与心苦。身苦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肉体所受的一种痛苦,如感冒发烧头疼等,大致上身苦都是类似的,只是深浅的程度不同;心苦就是人自身心灵上的痛苦,每个人烦恼的事情是不一样的,所以心苦与身苦就不一样了,它在本质上是由区别的。
明白了苦的意义是在于脱离苦,如何解脱呢?从般若的思想来看,人类的痛苦是对“有”的迷惑和执着造成的。《心经》的照见五蕴皆空,是针对我们对“有”的错误认识说的。我们认为“有”就是实在,这样就让“有”成了实在有。然而世间的一切生死现象并不是实有的,而是空的。在这里的空并不是指没有了,而是指五蕴里的“有”,不是我们所执着的实在性,“有”是假有的。空是对“有”的实质的透视;空是破除我们对“有”的错误执著,倘能照见五蕴皆空,人类就能够度过一切烦恼和痛苦而达到心性的修成。
6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
——《楞严经》
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不知道一切境界,所有的一切,统统都是真心的影相。真心才是根本,一切现象统统都是真心的影子。因为不知道这个道理,就会误把影子当作真心,当成真我。就会迷惑在错觉妄想的表面影相中,根本就看不到本质的真心本我。于是便会心随物转,心随境转。那么必然处处都是障碍。而且还会在一切景象中,见大见小,见长见短,心就随着大小长短在不断的波动。这都是因为不识真心本体,而错认外尘影相为我的结果。如果能够知道一切事物景象等等,都是心的作用而影现,本质真我就是真心,而不是外在的尘缘影相,那么自然就能物随心转,心能转物。这样就和佛一样了,身心就是法界,法界就是真心。因为一切都是真心的本体,无论什么样的差别相,体都是同一个,灵透圆照,周遍一切。身心则就是寂然不动的道场。
7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华严经》
哲理释义:
凡夫念念造业,故不得解脱。凡夫的造业,皆是贪嗔痴三毒所致。三毒发于身语意,无量无边。对此,我们都应该至诚忏悔。
佛是过去人,人是未来佛。一切众生在相上虽然千差万别,其佛性却是无二无别。之所以是众生,只因妄想执着遮盖佛性。若能熄灭妄想执着,佛性自然显现。
8
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
——《无量寿经》
哲理感悟:
现在这个社会,很容易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人们往往在暴发之后就会得意忘形,忘乎所以。其实这些富贵荣华,乃至爱情亲情,都保不住呀!你只不过暂且保存一下而已,早晚都是别人的,实在没什么可得意的。
三、道家绝学
老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创立了道家学派,著有《老子》一书。老子的道家思想对我们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朵奇葩,在中国两千年来历史文化长河中,道家思想对于国家政权的稳固起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尤其是其中蕴含的“无为而治”、“万物不争”、“以柔克刚”、“以人为本”等管理思想,对当今社会的道德信仰依然起着不可估量的润化作用。
1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常,故半百而衰也。
——《黄帝内经》
哲理释义:
上古时期知道养生之道的人,能够按照客观规律安排生活,养生之法就是让自身的阴阳保持平衡,饮食上要有节制,不能饮食单一,暴饮暴食,大鱼大肉,酒足饭饱等,在起居作息上同样要有规律。不要熬夜,经常熬夜会造成人体内生物钟紊乱,内分泌失调等。更不能过于让身体疲劳透支。如此,人的外形和体内的元气就得到了养颐,所以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能活到百岁。而如今的人,对养生不已为然,饮酒无度,醉酒行房,为所欲为,无节制地耗散先天之精气,当今之人不顾身体状况,过分使用精力,满足一时之快,寻欢作乐的方式都是有悖于养生之道的,所以现代人到了五十岁便提前衰老了。
2
持而盈之,不知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
哲理释义:
与其装的太满而溢出,不如尽早的停止灌输;将器具捶打的很尖锐,不可以保存太久的时间;金玉满堂固然很好,但是很难将之守住;富贵以后而骄傲的不可一世,必然是自取灾祸。功成而身退,这才是天道。凡是定当物极必反,所以做人应当戒骄、戒盈、戒满、戒锋芒毕露。
3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
——《道德经》
哲理释义:
宇宙初始处于混沌的状态,混沌开始分化,清气上升为天,为阳,浊气下降为地,为阴,阴阳二气相互激发,不断地交合,产生了和气(和气是生命发生的基本条件),万物开始了繁衍。万物的内涵有着阴、阳两种属性(即:相生相克),和气是阴、阳相互激发、交合后的统一。
4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哲理释义:
靠大地生存的人,要以大地为法则,阳光雨露,施受于天,大地以天为法则,宇宙万物,都是道的演化,所以天以道为法则,道之演化,是以自然为法则。道法:就是顺应自然,听任万物的自我演化。作为靠地球上生存的人,就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顺天而行、顺其自然才是守“道”。
5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庄子
哲理感悟:
鸟儿栖身山林,所占的巢穴不过是一节树枝,偃鼠饮河中的水,不过是喝饱了肚子。我们何不效仿鸟儿的自然行为,不贪婪财物,活得的逍遥自在一些呢。
6
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庄子
哲理感悟:
有了机械,就会产生机巧之事,有了机巧之事,就会产生机巧之心,投机取巧之心生于心中,就破坏了朴素的天然品质。内心的纯净一旦被机心污染了,就会想着怎样投机取巧,争名逐利,如此,心神就会不安定,心神不定的人,就不能合“道”,就远离了自然之道的本质。
7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观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周易》
哲理感悟:
天地的相交,阴阳二气的和合,是天道运行所产生的自然行为,人的文明(日月之合为明也,这是我国典籍最早出现的“文明”一词)是要顺其自然的发展,观(眼为看,心为观)察天道,好知道其变化,以便顺应自然规律,观察人的自身行为是否和大自然协调一致,只有顺其自然,才能助天行道,天地人同在道中,方能随道自然,共生共荣。
8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
哲理感悟:
圣人顺应自然而不胡作非为,注重言教,任凭万物的生长而不加以干预,滋养万物而不占为己有,大功告成而不居高自傲。正是因为他有功劳而不自居,所以他的伟业才能得到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