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用语主要集中在博学厚德笃行求

北京中科白殿疯在哪里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305/4585543.html

  文/郑文光

  中国当代高校,有九百多所,校训用语主要集中在:“博学、厚德、笃行、求实、创新”等词汇或词组。反观民国大学,校训恰是百花齐放,而且“放”得异彩纷呈、不拘一格……

  现将民国时期十所大学之校训,实录如下:

  上海约翰大学“光与真理”。语出《圣经-以弗所书》

  燕京大学“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语出《圣经-约翰福音》

  东吴大学“为社会造就完美人格”。语出《圣经-以弗所书》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厚生”。语出《圣经-约翰福音》

  齐鲁大学“尔将识真理、真理必释尔”。语出《圣经-约翰福音》

  浙江大学“求是”。语出《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语出《礼记-大学》

  南开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语出《诗经-鲁颂》

  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语出《礼记-中庸》

  西南联合大学“刚毅坚卓”。语出《不详》

  中国当代大学,为什么校训会产生“言出一孔”现象?有人认为:是“思维惰性”造成的。我倒觉得,没这么简单。“简说”只是避重就轻、虚晃一枪的耍滑头。当代校训的同质化,并不是孤立的存在,与各地宣示的“精段子”口号,貌异胎同相呼应,无不体现出“大同小异”之亦步亦趋。这是意识形态因素在深度左右,更是思想观念被统一,在这个领域或叫范畴,制造形式主义的“大拼盘”。就那么几样菜色,拼来拼去,最后装盘上席。不论大席小席,变不了的是盘子。因为,“盘子”即是形式、观感、也是依托,是不能变的。

  中国从古至今,有那么多典籍,可供选择的“金句”,应该足足有余,无言可选是不可能的。文明求同,文化求异。如果后者一定要搞“盂方水方”,文化的多样性就危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