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教学生木雁之间可置身

白癜风专科诊疗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木雁中间可置身王志鹏《庄子·山木》篇里有一则寓言:庄子走在山里,看到大树枝繁叶茂,可是砍树的工匠却对大树理也不理。弟子好奇,问工匠说:“为什么这样大的树不去采用?”工匠答道:“这是没用之材。”庄子听后感叹:“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庄子从山里出来之后,住在老朋友家。老朋友高兴地让童仆杀雁(即鹅)招待。童仆问道:“两只雁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杀哪一只?”主人说:“杀不会叫的。”第二天,弟子请教庄子:“昨天,山里的大树因为不材得终其天年,后来,主人家里的雁鹅,却因为不材而早夭。先生您对这有什么高见?”庄子听后笑道:“我庄周将处在材与不材之间,这样可以似是而非,比较安全。”大树因为木质欠佳,无所施用而不受砍伐;雁鹅因为不会鸣叫,却被主人宰杀。面对这两种矛盾的情况,大智的庄子最终得出结论:只有遇事不走极端,处在有用与无用之间,介于过与不过之中,因事而施,方能远祸全身,在复杂的社会纷争中游刃有余。始终无用之人自不必说,那些太有才之人,过于显露才华之人,甚至时刻不忘张扬显摆之人,的确是太不安全。诸如嵇康、杨修之类。而身处世间,能屈能伸,掌握分寸,适当地韬光养晦,也不见得吃多少亏,反而会因此得益多多。这绝不是什么厚黑学说,这是做人处事的大智慧。尽管庄子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如今已有多年了,然而其蕴含的哲理却依然有着相当大的现实意义。比如,有时候,你必须得有才华、有所用才能不被淘汰,不被遗忘;而有时候,你又必须好像什么也不懂,以避免周遭乃至社会上对你投来的明枪暗箭般的忌妒;有时候,你还必须装几分糊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方能处世圆满,与人与己都方便。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中华文化中讲究的“中庸之道”与庄子的“材与不材”,都是同一个道理,这其实是一种和谐的至高境界。无论国际争端、国家大事、单位公务还是个人做事,都应该掌握一个度。正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要我们遇事不走极端,做事不事张扬,待人不卑不亢,独处时又懂得慎独反省,做到庄子的境界也不是太难。“鱼和熊掌难兼味,木雁中间可置身”,值得我们琢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