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作者为孔子的孙子孔伋。该著作涵盖了儒家关于人生、道德、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理论,被视为儒家经典之一。
孔伋,字子思,是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他生活在战国时期的鲁国,大约在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年)至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年)之间。孔子的思想对孔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在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观点。
图:子思画像《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后独立成书。该书以“中庸”为核心理念,探讨了人性、道德、政治、教育等多个方面。它主张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中和之道,即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同时,强调人性本善,但也需要后天的教化和修养。在政治上,《中庸》提倡“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主张君子的行为应遵循正道,以德治国。此外,该著作还涉及到学习、思维方法等问题,强调“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学习过程和“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大人之道”的交往原则。
《中庸》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为儒家思想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还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思想和理念至今仍在中国社会中有所体现,如“中庸之道”、“中和之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
《中庸》片段节选: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