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清时期的中和韶乐,看宫廷礼仪制度,又

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http://www.csjkc.com/yydt/m/773.html
前言

中和韶乐是明清时期举行祭祀、朝会等礼仪活动所使用的宫廷音乐,具有强烈的礼乐意义。

中和韶乐继承了雅乐质朴典雅的音乐风格,充分表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庄严之美。

在商周时期通过乐师的整理成为宫廷雅乐,直至宋元相延不断,成为历代宫廷举行祭祀、朝会及宴飨等重要仪礼活动时所使用的音乐,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将雅乐正式更名为“中和韶乐”,由此诞生了中和韶乐这一完整的祭祀音乐体系,清朝则继承了明代中和韶乐的音乐制度及风格,从而使雅乐达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顶峰。

一、明清中和韶乐的来源

中和是中庸之道的精神内核,指事物达到一种中正平和的谐和状态。同时也是一种伦理道德,受到古代儒家学派的极力推崇。

中和韶乐既保留了韶乐的本质,又凝结了雅乐的精华,体现了“中和”的理念,融入了封建社会全盛时期“礼乐文化”的精神,为国家长治久安而服务,是朝廷典雅严肃文化的象征。

中和韶乐的歌辞充满了对皇帝的颂扬,宣传皇帝禀受上天眷佑,受命于天,对上天无限敬仰,顶礼膜拜。明嘉靖年间实行天地分祀,重撰祭祀颂词,但其主要内容仍然是反映皇帝祈求上天赐福的愿望。

明清中和韶乐是中华传统礼乐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和韶乐最初称“雅乐”,其得名与古代的礼乐观念有关。

明清中和韶乐与礼乐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历代执政者在一统天下后都会制定齐备的典礼制度来治理国家。正所谓“古之王者,理定制礼,功成作乐”。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强调“以礼治天下”,统治者同样推崇儒家“礼乐治国”的思想,希望通过音乐来熏陶百姓,以展现国家的意志。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两字的简单相加,“礼”与“乐”两者互为表里,凝结升华,传承不息,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形态,从而规范和引导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和谐发展,使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形成与西方文化相媲美的东方文化。

二、明代中和韶乐的礼制规范和用乐

明代宫廷音乐即明代宫廷在各种重大典礼仪式中所使用的音乐,从使用场合方面可大致划分为宫廷雅乐与宫廷燕乐两种。前者包括祭祀音乐和朝会音乐,演奏场合严肃庄重、仪式性强。

明代祭祀用中和韶乐。明代分为大祀、中祀、小祀三个级别的祭祀。明代朝会用中和韶乐。朝会音乐也称殿陛音乐,是大朝会中所使用的典礼性音乐。

明代中和韶乐的乐器坚持了中国本土乐器的纯洁性,按照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的质料分为八类,故中和韶乐也称为“八音乐”。

金指大多由铜质金属制成的乐器,主要有:钟、镛、钲、铙、铎等。

石属乐器主要有:编磬、特磬、鸣球等,大多以坚硬的大理石或玉石制成。

土属乐器主要有:埙、陶笛、陶鼓、缶等。埙最初埙在古代多用于诱捕猎物,秦汉以后始用于历代宫廷雅乐。埙是最早用于宫廷雅乐的乐器之一,明清两朝时民间很少使用。

革是指以野兽皮革制成的乐器,品种有鼓、建鼓、鼗、搏拊等。

丝指的是以蚕丝制为弦制作而成的乐器。主要有琴、瑟、琵琶、箜篌、筑等。

木属乐器主要有柷、敔、木鼓、拍板等。柷用于起乐,敔用于止乐,二者是历代雅乐的专用乐器。

匏指匏类乐器。品种包括笙、竽等簧片乐器。

竹是指竹类乐器,主要有:箫、笛,管、篪。直吹为箫,横吹为笛,二者虽然都是竹子做成的乐器,但性质和音色各有不同。在明代中和韶乐的乐队中,使用种类最多的是竹类乐器,分别是笛、篪、箫和排箫。

明代中和韶乐演奏时使用的麾是作乐时所用的指挥器。

明代中和韶乐按使用场合可分为祭祀用中和韶乐与朝会用中和韶乐。

在明代祭祀在乐队编制方面基本沿用传统雅乐乐器,但编钟、编磬的数量及规模较前代而言大量减少。朝会音乐所用乐队较祭祀乐丰富,其使用乐器也是八音俱全,乐队规模较大。其中吹管乐器的数量最多,其次是弹拨乐器,打击乐器数量最少。

明代中和韶乐祭祀乐根据不同的用乐场合及主题,其用乐规模、乐器数量及舞蹈等具有不同的规定,充分体现了明代中和韶乐用乐的传统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明代中和韶乐祭祀乐是在继承前代旧乐的基础上加以改动形成的,旋律多为级进式上下行,音乐色彩单一;乐句多为偶数句,偶有奇数句;音高较低,旋律曲调沉静庄重;节奏无变化,均为一字一音的形式。综合看来,其音乐规整简朴,功能性大于欣赏性,缺少音乐的动态美。

三、清代中和韶乐的礼制规范和用乐

清代中和韶乐所用乐器几乎都是周代以来便延续使用的汉族传统乐器。

作为清朝统治者的乾隆,相较于明代统治者,更加重视汉民族的乐器与汉室礼乐所象征与代表的意义。

其次,清代中和韶乐的音乐较明代而言更加规整。体现于清代中和韶乐的音乐严格使用五声音阶,而明代中和韶乐的乐曲除大部分使用五声音阶外,也有部分乐曲使用六声、七声音阶的情况。

关于清代朝会使用的中和韶乐,虽未发现明代的曲谱,但从文献记载中仍可以看出其与明代朝会用中和韶乐的关系。

清代中和韶乐祭祀乐乐章主要有迎神、奠玉帛、进俎、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望燎九个主题,名称以“平”、“丰”、“曦”、“光”贯穿始终,乐句多为偶数句,不同的乐章具有不同的调性。

朝会乐乐章主要有升座和还宫两个主题,名称以“平”字贯穿始终,乐句偶数句于奇数句数量近乎持平,调性多变。宴飨乐乐章为规整的十乐句,调性较为固定。

另从曲谱的风格上看,清代的中和韶乐,不论是祭祀用或殿陛用,其乐谱都是用五声音阶,一字一音,保存和延续了先秦雅乐的特征。

清朝祭祀沿明制分为大祀、中祀、群祀三种。其中大祀、中祀皆用中和韶乐;中祀所用的中和韶乐与大祀所用的中和韶乐乐器种类相同,但每种乐器的件数略有减少,规格有所降低;群祀则用庆神欢乐队,规格更低。

朝会中所用中和韶乐乐队相较于祭祀用乐队仅部分乐器件数有所减少,其余大体相同。

明清时期是祭祀舞蹈发展的最后阶段。明朝初年,朱元璋正式将雅乐更名为“中和韶乐”,雅乐舞蹈即称为“中和韶乐舞蹈”。中和韶乐舞蹈既继承了历代雅乐舞蹈的主要内容,同时也融入了明清两朝的社会特点与民族特色。

清朝入关后,沿用明朝的祭祀礼仪制度。清代中和韶乐,分为祭祀乐、朝会乐、宴乐三种,舞蹈只在祭祀乐中使用。

四、明清中和韶乐的功能及其在宫廷音乐文化中的意义

如果说韶乐入齐是韶乐的改良,而中和韶乐的诞生则是雅乐的熔炼和提升,既保留了韶乐的本质,又凝结了雅乐的精华,体现“中和”理念,完全融入了封建社会全盛时期“礼乐文化”的精神,为国家长治久安服务,是朝廷典雅严肃文化的象征。

明清中和韶乐的曲名正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明清的礼乐精神,体现了明清时期的人们对于作乐崇德的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也传达了明清统治者希望通过复兴礼乐以巩固政权的政治用意。

明清中和韶乐以文字、纹饰及颜色作为祥瑞的符号,具有天命、王权等多层面的文化蕴含,表达了深刻的政治寓意。

明清中和韶乐乐音纯正,舞姿庄重,颂词唯美,因此具有教化民众、移风易俗的社会功能,中和韶乐的欣赏群体能够通过欣赏中和韶乐的表演而受到音乐美学的熏陶,将极大程度地影响他们将这种内容雅正、风格淡雅的音乐继续传承下去。

经过几千年的传承,韶乐成为历代宫廷举行祭祀及宴飨等重要活动时所使用的音乐,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将其更名为“中和韶乐”,清代则继承了明代中和韶乐的制度和风格,反映了明清宫廷对于古代宫廷音乐传统的继承关系。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强调“以礼治天下”,统治者同样推崇儒家“礼乐治国”的思想,希望通过音乐来熏陶百姓,以展现国家的意志。从而理解并接受“中和韶乐”这种中正、平和的音乐。

中和韶乐自诞生以来便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变迁而传承,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演变的见证,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及明显的时代特征。

明代中和韶乐在继承前代旧制的基础上进行了名目的创新,主要体现为融礼乐、歌舞于一体的乐队形式,虽然两朝中和韶乐都重新谱写了旋律、改变了歌词内容,但其古代诗歌的歌词形式与框架依旧,在统治阶级看来,中和韶乐保留了古代文字的风貌,同时也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更能说明其政权的统治性与合法性。

雅乐是中国古代皇家祭祀祖先、祈求神灵的音乐,起源于周朝的礼乐制度,其音乐平和典雅,主要宗旨是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

中和韶乐由明洪武初年定名而得,清朝在定鼎北京后,沿用明代旧乐。

儒家礼乐思想追求“中正平和”的境界,为历代统治阶级所推崇。

清朝统治者在一统中原后意识到了,面对历史悠久的汉族文化,要想巩固清朝政权并对民众实行有效统治,也只能接受及利用汉文化。因此,中和雅正的中和韶乐在清代统治者眼中不仅是一种典雅的音乐,它更能象征其统治的宽仁敦厚与和顺昌明。

总结

明清中和韶乐的历史来源源远流长,在整个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发展过程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数千年来收到儒家学者及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从而广泛应用于皇家祭祀、朝会宴飨等宫廷重要礼仪场合之中。

然而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日益复兴,中和韶乐的保护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要秉承着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宗旨,对明清中和韶乐进行合理的研究、保护和发展,相信明清中和韶乐中所蕴含的珍贵价值会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从而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