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精神诚者,天之道,核心关键字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是哪家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0518420286668560&wfr=spider&for=pc

如果说整部《中庸》什么字最重要、最核心,那无疑就是“诚”字。在3,4千字的《中庸》里面“诚”字就出现了20多次,足见其重要性。“诚”字有什么内涵,对我们日常生活和所思所想有什么启示,接下来,我分几期内容给大家分享。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我国的古籍经典《中庸》,前面我们介绍了儒家和道家思想中“道和德”的内涵,接下来今天我们介绍《中庸》的一个核心关键字:诚。

究竟什么是“诚”呢?一言以蔽之,诚既是万物本真的状态,也是认识万物本质的方法。在《中庸》第一句其实就道出了“诚”的内涵,“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之前我们介绍过,这里的“率性”就可以理解为“诚”,我们经常说“诚信、诚实、坦诚、率真、率性”,诚是事物的本真,在人身上就表现为去除了私心杂念,去除了过度人为的目的和欲望,而表现出来的本真的状态,就是诚。

《中庸》第20篇中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诚是一种天道,是上天的原则,努力做到诚,就是做人的原则。做到诚的人,不必刻意勉强,也不需要挖空心思,奇谋巧计,所作所为合乎自然法度就可以了,从容自若,行为合乎中庸,就达到了圣人的境界。

《中庸》第25篇中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诚是事物的根本属性,诚贯穿了事物发生、发展的始末,体现在事物发展变化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是万物化育的发端与归宿,没有诚,就没有万物。所以,诚在儒家思想里面,也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作用,诚是万物的本性,万物的形成演化中都体现了“诚”,在人身上就表现出仁德的本性,所以儒家的德不是一种认为的规则和教化,是一种天道的天性。《中庸》第26篇说:“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诚随事物演变,永无止境,永不停息。

关于如何理解“诚”,孔子还讲了一个故事,在《中庸》第16篇里面,第一次出现了“诚”字:“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这里孔子是通过古代对于鬼神的态度,来引出了“诚”的意义和价值。孔子说,鬼神看不见,听不着,但是它在外物之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逃过它的影响,生死祭奠都要拜祭它,好像鬼神一直在我们周围一样。最后孔子说,诚对于我们的作用,就像鬼神对于我们的作用一样。它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

儒家讲“鬼神”并不奇怪,也不是宣扬什么迷信思想,其实儒家的这种观点来源于《易经》,《易经·系辞传上》中说:“精气为物,游魄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意思是说精气凝聚就成了万物,精气散去就造成了变化,所以知道鬼神的真实情况。所以,这里的“鬼神”只是用来描述天地万物神秘莫测的变化的,这种变化之中就是以“诚”为原则的。

诚是事物本真的状态,是事物本质的属性,而且通过“诚”就能认识事物本质,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接下来,才是最精彩的地方。

我们进行一场思想实验,这个过程对理解中庸之道的核心和本质非常重要,请大家认真仔细听。我们从一个问题开始,我们如何才能认识水的本性呢?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认识到水的本性呢?

第一种情况,你站到江河的岸边去认识水性,你可以看到水的流动,水的状态,甚至看到了水有很多鱼,于是,你得出了一些结论,觉得自己认识到了水性。

第二种情况,你觉得站在岸边不够深入,于是你穿着衣服走到了水里,你离水更近了,了解到了更多的水的一些性质,水是流动的,有压力的等等。

第三种情况,你觉得隔着厚厚的衣服还是不够了解水性,于是你脱掉了外衣,只穿着泳裤去认识水的本性,你感受更加具体了,真实地感受到水流的感觉,水的温度,水的压强,水流过肌肤细微的感觉等等。

但这个时候你真的就认识了水的本性了吗?当然没有,因为,你还是只站到人的角度去感受了水的本性,因为人的感知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这个时候,你看到了水中的鱼,你觉得鱼比你更了解水性,因为鱼整天在水里面,失去了水就无法生存,鱼对水性应该有更深刻的认识。但是你又想,鱼就是最了解水性的吗?鱼的感知能力还是有限的,鱼认识到的水性也不是水性的全部。那怎么才能认识水的本性呢?

答案是:把自己想象成为一滴水,只有把自己彻底变成了水,融入了江海,你才能够真正认识水的本性。无论你是站在岸边,坐在船里,还是深入水中,抑或变成一只鱼,你都无法完全理解水的本性,而唯有把自己变成一滴水,融入江海,这个时候你就是水,水就是你,你的本性就是水的本性,而这个时候,你认识了自己的本性,就是认识了水的本性,这其实也是王阳明“致良知”的思想内涵,这个我们后面讲。这个过程也用到了胡塞尔现象学的:本质还原和先验还原的方法。

在这个思想实验里面,我们不断接近事物的本质,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了什么呢?第一步:我们进行了本质还原,抛弃了事物的表象。比如你不只是站到远处看看水,就以为认识了水的本性;第二步:我们进行了先验还原,我们抛弃了人的主体性。我们必须这么做,因为即便是我们用最本真的人的视角去认识水性,依然无法认识水的本性。

最后,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一滴水,成为了江海的一部分,才能真正领悟了水的本质,这个过程也就是:“率性为之道”。我们用最率性,最至诚的方式,才真正领悟了水的本性,如果把水性换成天性这就是:诚者,天之道。万物都是天的一部分,我们唯有回到最本真的状态,至诚的状态,才能认识到天道,这就是“诚者,天之道”,大家可以再想想我们开始的思想实验。

其实这个思想实验,在人类社会中是一样的,你如何才能真正了解一个公司,你如何才能了解一个产品,你如何才能了解一种文化,甚至你如何才能了解人性,回到最本真的状态,你才能真的能做到。比如你看一个一个公司的财报,跟公司的员工调查,你都没办法真正了解一家公司,唯有把自己变成公司的一部分,比如把变成公司的员工,你才可以说真的了解这家公司。

“率性之谓道”,“诚者,天之道”,这不是一句虚幻的口号,而是对事物本质的洞察。不管是儒家的《中庸》还是道家的《道德经》充满了这种洞察,它们底层的逻辑是非常类似的。比如在《中庸》26章说:“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如此者,不见(xian)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你看是不是看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子。

今天我们通过一个思想实验,让大家从总体上了解了中庸核心“诚”字的意义:诚是事物本质的状态,诚也是我们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那《中庸》是如何论证这种方法的呢?我们文章,我们接着讲。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内容,请点赞收藏或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4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