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是折中主义懦夫哲学吗

北京中科白癜风出席健康中国公益盛典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jianjie.html

“中庸之道”可能是被人误解最深的哲学思想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将它与折中主义,模棱两可,明哲保身,不思进取等等一些消极的思想联系在一起。近代鲁迅先生对“中庸之道”的批判更厉害。他说:所谓“中庸”,并不仅仅是中国人的惰性,“其实是卑怯”。“遇见强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这些话来粉饰,聊以自慰。”在鲁迅看来,”中庸”不仅仅是折中、滑头主义,简直是懦夫哲学了。

然而,“中庸之道”果真如鲁迅先生所说那样吗?很难想象一种倡导折中、滑头、懦夫的哲学能在一个民族屹立两千年不倒,一直为这个民族的文化精英所崇拜。果真如此,这个民族也太没血性了。可我们中国人是有血性的。“中庸之道”的原意也并非如此。在这里我就想谈谈自己对“中庸之道”的理解。

《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上天赋于我们的禀赋叫“性”,这里的“性”是指“人性”,也就是人之所以能成为“人”的那些天性,“恻隐之心”就是其中之一。我们遵从“性”的指示去行动就是”道“。这里的“道”就是“中庸之道”。所以,所谓“中庸之道”,其原本的含义是遵从我们天性中的“人性”去做事,并不是折中、滑头,更不是懦弱。

借用孟子的一个例子说明。孟子在证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时,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这个例子是说,如果一个人,突然看到一个小孩掉进井里,会有什么反应呢?第一反应应该是“怵惕恻隐”。“怵惕”,就是恐惧,“恻隐”,就是同情。恐惧也是根源于同情,也就是“不忍人之心”。这种同情心,是人的自然反应,并非出于实际利益的考虑(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那么,进一步说,若遵从这第一反应——同情心的指示,他应该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呢?应该会马上去救他!赶紧把孩子救上来,别让他淹死!我想,只要他还是人,还有“人性”,没有任何私心杂念,他一定会这么做!

相反,如果他看到孩子掉到井里了,他尽管第一反应是“怵惕恻隐”,但转念一想,这不是xx家的孩子吗?他们家和我有仇,我不去救他。或者,井这么深,我一旦不小心也掉下去咋办?如果他这样想,而且竟然真的没去救孩子,他这样做已经不是“中庸之道”了,因为他没有“率性”而为。他这种做法已失去了“人性”,变的“禽兽不如”了。

由此可见,如果一个人真能遵循“中庸之道”做事,他决不会模棱两可,决不会懦弱无刚,因为他在遵从“中庸之道”行动时,实际遵从的是自己良心的指示;而且他既然已如此行动,必定是先已做到了“无欲”——没有考虑这么做对自己有利还是不利,而仅仅是为了去完成作为一个“人”应尽的义务。一旦他这么做了,他即使不是完人、圣人,也必定是有道德的真男儿、有血性大丈夫!所以孔子说:“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