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庆元二年,临安。
一段传闻在街头巷尾飞速流传:
“道学大家朱熹竟然纳尼姑为妾,而且还让自家守寡的儿媳妇怀孕了”。
谁?
朱熹。
那个被尊称为“朱子”的道学大家!他曾拜“二程”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继承北宋“二程”的学说,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
——后世将他与“二程”学说合称为“程朱理学”。
他也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贤者的人。
这样的人,在当时可是思想界的泰斗,他的存在,可以与日月同辉,怎么会传出这样的“丑闻”?
一、丑闻
关于朱熹“娶尼姑,睡儿媳”的丑闻,是出自当时监察御史沈继祖的“爆料”。
公元年,南宋庆元二年,监察御史沈继祖上表奏劾朱熹,其中提到了他的“十大罪状”,最严重的是其中两条:
“诱引尼姑二人以为宠妾,每之官则与之偕行”。
“家妇不夫而孕”。
消息传出,无论是朝堂,还是街巷,纷纷传来大家对朱熹的指责:
“衣冠禽兽、表里不一,满口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
彼时的朱熹已经66岁,“道学大家”和年长的身份,让他遭受了更猛烈的抨击。
当时无论朱熹是否回应、怎样回应,都已经无法改变他“跌落神坛”的命运。
在之前数十年,朱熹致力于推广理学——又称为“道学”,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但最终,这样的“欲理”问题回落到自己身上,竟然如此荒唐。
沈继祖在奏章中建议“斩朱熹以绝伪学”,当时在位的皇帝宋宁宗没有同意,他最终将朱熹革职贬官。
朱熹的门人,或遭流放,或被下狱。
众人都在等着朱熹的“辩解”,但朱熹什么也没说,他在给宋宁宗的谢表上写着:
“谅皆考覆以非诬,政使窜投而奚憾”。
“非诬”的回复,意味着朱熹对“罪名”的认可。
这样一来,就算还有人想站出来为朱熹说话,也已经没有办法——他自己都承认了。
与真理相比,“丑闻”总是传播得更快。朱熹那么多理论或许很少有人能懂,但对于他的丑闻,一时之间,众人津津乐道。
可是,为什么会这样?那个即将成为圣人的朱子,为何转眼变成了“伪君子”?
这一切,都要从那一场被后世称为“庆元党禁”的纷争说起。
二、纷争
当年,宋孝宗驾崩,作为长子的宋光宗因为不愿意参与主持丧礼,大臣韩侂胄和赵汝愚等人便拥立赵扩,宋光宗被迫禅位,史称“绍熙内禅”。
赵扩登基,就成了宋宁宗。
因为拥立有功,赵汝愚出任宰相,而韩侂胄的侄女被立为皇后。
成为宰相的赵汝愚因为没有同意韩侂胄接手节度使的位置,两人发生矛盾。
当时,赵汝愚所代表的,就是“道学派”,他们是南宋重要的言官群体。彼时皇帝为了表示“礼贤”,经常请朱熹入朝讲《大学》,朱熹反复强调“修齐治平”,希望通过匡正君德来限制君权的滥用。
这样的做法,自然会引起皇帝的不满——毕竟好不容易做皇帝了,咋还需要给自己找个爹来时时耳提面命!
对赵汝愚不满的韩侂胄开始对“道学派”下手,无论是私人关系还是个人情感,对于韩侂胄的做法,宋宁宗采取了默许的态度。
庆元年间,非道学派党人纷纷上书,要求皇帝禁止道学传播,对于这样的要求,早就饱受朱熹各种“道德要求”的宋宁宗自然会欣然同意。
随即,有人上书称“赵汝愚要拥立光宗复辟”,这样的说法,向来能触到在位者的逆鳞。
于是赵汝愚被罢官流放,庆元二年末,被流放的赵汝愚在衡阳暴毙,死因极有可能是受尽折磨。
赵汝愚的死,让道学派深受打击,为了避免道学派的“反扑”,韩侂胄等人开始对朱熹下手,于是就有了后来流传的“丑闻”:纳尼姑为妾、致守寡儿媳怀孕。
对于这样的攻击,朱熹选择了沉默,因为他已经看穿,这些事情的背后,其实是宋宁宗的默许——在这种情况下,怎样的辩解都已经苍白无力。
君子不辨诬,一方面是因为个人修养,一方面是因为,时机不合适。
这样也能理解朱熹的“认罪”,他承认下来,别人没法继续为他争辩,这样还能保护更多的人。
真正的勇敢,从来不是为了某件事壮烈地去死,而是为了某件事卑微地活着。
三、误解
因为“庆元党禁”,朱熹成了世人眼中的“伪君子”。
公元年,庆元六年三月,71岁的朱熹去世,当时四方道学信徒决定进行会葬,反对道学传播的韩侂胄和宋宁宗等,下令守臣约束,同年十一月,朱熹安葬于建阳县黄坑大林谷,当时参加会葬的,仍有千人之多。
2年后,宋宁宗下诏:“朱熹已经退休,拜授华文阁待制,赐予退休恩泽。”
嘉定二年(年),皇帝赐朱熹谥号为“文”。
宋理宗宝庆三年(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后改封徽国公。
到了后世,清朝康熙皇帝称朱熹:
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
朱熹也被称为“集孔孟思想之大成者”。
即使如此,朱熹的思想也曾备受误解:
“存天理,灭人欲”。
这个观点在《礼记》中就已经出现:
“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
这里说的“灭天理而穷人欲者”就是指泯灭天理而为所欲为的人。
到了“二程”时期,他们说:
“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
到了朱熹的时候,就总结为“存天理,灭人欲”。
但是对于“天理”和“人欲”的理解,后世有了偏差:
朱熹说的“天理”是指合乎自然本性的,而“人欲”,是过分的要求,比如——
“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人要饮食才能生存,这是“天理”,但追求每一餐都是山珍海味,那就是过分的要求,就成了“人欲”。
所以,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归根究底,还是合乎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