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大学后论语,读完孟子读中

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占据了大半,而儒家思想最具代表的就是四书五经。所谓四书,分别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所谓“五经”,对应《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核心,历代都将其视为成功成人成才的思想源泉,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读过“四书五经”不足以了解中国历史,更无法真正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四书五经在南宋之前,并没有上升到“万儒本宗”这样的重要地位,充其量只是作为儒家重要书籍流传于世,然而经过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编撰整理之后,“四书”“五经”被抬上了神坛,在明朝发光放亮,成为了儒家传道、授业的指定教科书,成为科考的依据来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地影响。

四书五经内容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儒家人文内涵,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文言文的写作风格生涩难懂,初学者不知从何下手,先看哪本书合适。

对此,朱熹提出阅读“四书”的指导意见,“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按照这个由浅入深的次序,我们可以看出朱熹的良苦用心,先易后难,逐步了解“四书”的深邃奥义。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长文,据说是孔子的十大优秀杰出学生之一,曾参整理成文,专门讲的是孔子“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我们日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思想,就是出自这本书。

《大学》建设性提出了“三纲领”,分别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围绕着这三个目的,分为“八条目”,分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代表着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后世做人、处事、治国等具有深刻的启迪性。

在说《论语》,本书共20篇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论语》的篇名通常取开篇前两个字作为篇名;若开篇前两个字是“子曰”,则跳过取句中的前两个字;若开篇三个字是一个词,则取前三个字。篇名与其中的各章没有意义上的逻辑关系,仅可当作页码看待。

例如:

学而篇,主要讲“务本”的道理,讨论如何进入“道德之门”。

为政篇,主要讲治理国家的道理和方法。

八佾篇,主要记录孔子对礼乐的看法。

《孟子》顾名思义,由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是孟子言论的汇编,记录了孟子有关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观点和教育理论,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的篇幅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全书行文气势磅礴,充满着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

孟子提出现实世界是道德的世界,而道德根源背后的标准便是天。人若能有足够修养,便能知天,达致天人合一。

《中庸》也是《礼记》中的重要一篇,相传是“孔门传授心法”的著作,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

《中庸》是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中庸是儒家的一种主张,意思是“执两用中“”意思是完美,在处理问题时不要走极端,而是要找到处理问题最适合的方法,使人生变得完美。

《大学》《论语》《孟子》和《中庸》并称为“四书”,是儒学的最重要文献。

四书五经是中国历史悠久、地位崇高的文化典籍,这些经典中蕴含了华夏先哲的智慧,记述了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内容涉及到历史、政治、哲学、文学等诸多方面。

自西汉“独尊儒术”后,《四书五经》就一直备受推崇。到了明朝,更是成为了唯一指定教科书,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明清两代,要想当秀才做进士,无不在这几本书里下水磨工夫,读懂吃透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当然抛开功利主义,阅读四书五经也可修身养性,增智广识。改进我们的生活态度、工作态度和思维方式,成就不一样的人生。

原创不容易,更多资讯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