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庄子看穿这世间万物

设计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lvyouxfnet.com/48447.html

接近年尾,有些忙碌,这几天处于断更的状态。

有很多想说的话,也有很多想做的事,但往往,想和现实的距离是需要能力去逾越的,否则只能是空想。

阻挡一个人脚步的众多原因里,金钱往往在第一位。

组成和获得金钱的材料里,时间又往往排在第一位。

其他的,都和个人的选择有关。

今天给大家解读一个庄子的故事。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

“匠石”这个“石”,古人的解释有好几种说法,有说匠人名石,有说匠人姓石。我们不纠结这些。

这个匠石,到齐国来选木材,他到了“曲辕”这个地方,看到一棵“栎社树”。

有人考证,曲辕是孔子的故乡曲阜。是不是?不知道。“栎[lì]社树”“社”,在古代是用于祭祀的小庙,相当于宗祠,从国家的角度,社稷宗庙都是国家的象征。

《周礼考工记》记载:社稷坛设在王宫之右,与王宫左侧的宗庙相对,社稷坛代表土地,宗庙代表血缘,二者同为国家的象征。

其大蔽(数千)牛,絜[jié]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舟者旁十数。

这棵树很大,可以“蔽数千牛”有的版本少两个字,有后人补正。数千头牛在树下可以乘凉。絜[jié]之百围,有一个词叫絜矩之道:絜是度量;矩为法度、规则。儒家以“絜矩”来象征道德上的规范,又称中庸之道。

人手拉手围这棵树,有一百围那么大。这棵树高得很,有“十仞”之高,七尺为一仞,就是几十丈高。后面还有些旁枝伸出来,把旁枝砍下来可以做一个独木舟,这棵树的旁枝都可以做几十只独木舟。

中国人的数学在世界上都是数得着的,可对于古代文学里的数学总是很着急,好像习惯了动不动就夸张比喻。

“观者如市,”参观的人很多,跟着木匠的这些徒弟,围着这棵树感觉很神奇。

“匠伯不顾,遂行不辍(辏[còu])”,一回头才发现,师傅已经走到前面去了。辍(辏[còu])是密集的意思,这个木匠不凑热闹。伯是匠石的字。

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

弟子赶快追到师傅那里,对师傅说,自从我们拿起斧头跟你学手艺以来,那么多年,跑了很多地方,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树,师傅你连眼睛都不斜一下,看都不看,停都不停,只管向前走。这是什么道理呢?

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音mán),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匠石说:“罢了罢了,不要说了。这是“散木也”,坏木,没有用的木头。不值一谈,做船容易沉,做棺容易腐烂,做家具门窗会破裂,做门一下雨就容易吸收水分,吸水多了湿气重容易坏;做柱要招白蚁。不成材的坏木啊,毫无用处,所以长寿,活到现今。”

匠石给学生上了一课,学生相不相信,不知道。徒弟也没有经验,反正是听了。

匠石归,栎社见梦曰:“女将恶乎比予哉?若将比予于文木邪?夫柤梨橘柚果蓏(音luǒ)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大枝折,小枝泄。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物莫不若是。

匠石回到住处。睡觉的时候做梦,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公公来了。大栎树神夜间来显梦,说:“你这家伙,白天对学生讲什么呢,说的我一无是处,你要我向什么看齐呀?向佳木看齐吗?山楂树啦梨树啦桔树啦柚树啦都是佳木,你看那些梨子树,桔子树,柚子树,那些番瓜,红薯之类,这些都是植物,草木之类,这些东西,可以开花结果,就是因为它会开花结果,人们都不许它长高,要它横着长。果熟了,遭剥夺,受侮辱,大枝折断小枝奄奄。”

人类对这些植物多刻薄呀。这是因为它有用,结果大枝被折了,小枝泄气了。因为它能干,会开花会结果,所以把自己这个生命搞得很痛苦,能结佳果,大有用处,结果他们苦了一生,天年都未活满就短命了。“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不是世俗糟蹋他们,是他们做了佳木自讨打。

“物莫不若是。”世界上的东西,因为有用处,所以自讨打,比比皆是哟。

从这里看,有用的东西,很容易会被用死;能干的,就会被干死。所以女同学做太太的,懒一点也蛮不错,不懒的往往命不太好,就是这个道理。

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

而且我求“无所可用”,“这个无为”的功夫修了好多年才有,这棵树不断进化的一生,从小树起,努力做到毫无用处,几死,多次犯险,差一点就丧命斧锛,死于你这一类木匠之手。

现今我总算做到完完全全的无用了,连你都明白我的无用了,这对我说来就是大有用处了。

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

如果你这一类木匠夸我有用,我能长得这样大吗?我晓得,你是人,是动物,我是树,是植物;你和我,非同类。但是我们都是造物主的作品,都是物呀。你有什么资格品评我,断定我不成材,是坏木?

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

你,死期不远了的一个坏人,也能准确地品评我这一个坏木吗?”

你骂我是“散木”,你就是“散人”,我是个没有用的木头,你就是没有用的东西。这个白胡子老公公,木头神,骂了这个匠石一顿。

我们常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万物都是我们的镜子,一个善于学习的人,可师法天地万物。

匠石觉而诊其梦。

匠石醒来,对徒弟讲了梦。

匠石被骂以后醒了,这个梦不一般,要圆梦,解梦。等于我们同学做了梦,一定会有人出来讲梦话。清醒的人也要听,痛苦也不行,可是这位匠石清醒了,叫来了徒弟说梦话:昨天啊,我讲错了话,得罪了那棵神木,做了个梦。

弟子曰:“趣取无用,则为社何邪?”

徒弟质问:“他说了要做到毫无用处,为什么又冒充神木呀?”

曰:“密!若无言!彼亦直寄焉!以为不知己者诟厉也。不为社者,且几有翦乎!

匠石急忙摆手,禁止徒弟再讲,似乎害怕大栎树听见了,悄声说:“绝密!别拿出去讲!他本来不愿意充当神木,不过是借房子躲雨罢了。他若听见你刚才的责备,会认为你不够朋友,在辱骂他。当初他若不投靠土地庙,充当神木,挂一个保境安民的虚职,恐怕早已被乡民砍做柴烧了。

这个树神为什么托梦?估计做神仙也很寂寞,没有知己,有人骂他一顿,骂他也是他的知己呀,所以树神梦中给他谈这一番话,实际上他晓得匠石很懂他,也因此托话给他的徒弟,还有世界上和他的徒弟一样有疑问的人,有多少人没有自我照见的能力,不懂他,总算有匠石懂他,所以托了梦,我一宣传,这棵树呀,是神呀,动不得呀,只能拜一拜,因此就保存了,所以他活到几千年。

这个道理懂吗?我们的人生,有用会倒霉,没有用更倒霉,要做到好象有用,又没有用,没有用的大用。

做到这些,境界要高,心态也要好。譬如一块木头,被做成马桶了,多倒霉呀,另外一块木头,结果被雕成菩萨了,一天到晚被膜拜。

这棵树,因为它没有用,只能做社神,做不到社神,“且几有翦乎。”半路就给人砍掉了。

且也彼其所保与众异,而以义喻之,不亦远乎!

何况他保全自身的方法,据我看来,显然与众不同。蠢物以为有用就能保全,慧物以为无用就能保全,而他,身处有用无用之间,赖以保全,具有独创性。你用道义去衡量他,太不沾边了啊。”

有一大半的人生,是道理讲不清的。这个人生,玄了。

所以有时学庄子会学坏的,但其中确有人生的真道理。这棵树保存自己的办法,和一般人不同,所以他能长寿。

历史上,有人被称万岁,神,菩萨,还要众星捧月,万众膜拜。这中间的权术,高深而远大,这中间的秘密,既要去懂,还要会做!

我们中国文化和外国不同,有所谓诸子百家,上有老子,中有孔子,下有孙子,还有韩非子。

韩非子写过一个借力使力的故事:说古时有一位太子,声望已经很高了,要去周游列国,培养自己的声望。这时突然来了个乡下的糟老头子,身上穿一件破短袄,腋下挟一把破雨伞,言不压众,貌不惊人,自称王者之师,说可以做皇帝的老师,帮助平天下,求见太子。通报以后太子延见,这老头儿对太子说,听说你要出国,但这样去不行,你要拜我为师,处处要捧我,礼敬我,然后到每个国家,像美国总统什么的来接你的时候,你要让我站在前面,国宴的时候,你要让我坐在上面。我呢?光晓得吃饭睡觉,别人问到我,我也一问三不知。你这样才能成功。

太子问他这是什么道理?老头儿说,我以为你很聪明,一提就懂,你还不懂,可见你笨。现在告诉你,你生下来就是太子了,绝对不会坐第二个位置,而你在国际上的声望也已经这样高了,再去访问一番,也不会更增加多少。可是你这次出去不同,带了我这样的一个糟老头子,还处处恭维我,大家对你的观感就不同了。人家会说,太子在国际上这么有名望,还能礼贤下士,如此谦虚,到将来不得了;而且这个老师这个样子,不晓得有多大的能力,越想就会越神秘。各国对你有了这两种观感,你就成功了。这位太子照他的做,果然成功了。

中国古代,有很多优秀的思想,哲学,经典的美好的东西,也有很多所谓的政治艺术,只不过是不知羞耻,自以为聪明罢了,最后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

“栎社”神树告诉我们,有很多无用的人,装神弄鬼,自以为神,忽悠百姓,这是一个道理。还有很多中国的古书,诸子百家,大都不离政治。

小时候,民间有言:”少不读三国,老不读水浒“。另外,诸子书也是不准读的,怕人学坏了。但是,有为的人生,想做大事业的人,背后的道理还是要懂得。

这棵树会不会托梦我们不知道,作为一个老师,如果没有几面镜子照鉴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明白万物,又如何带领学生感受这人世间的美好,又如何能觉知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5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