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神都是有德行的,何况要做人

白癜风医院诚信承诺 http://www.ykhongye.com/bdf/m/2066.html
我写的一定没有大家读地快,关于庄子也写了很多,一时不想打乱发文的顺序,在当下这个时代,能静下来去看这些文章,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我也是为少数人服务,传承内心的一点感受,有人看是安慰,没人看是自然。很小的时候,就讨论过这个世界有没有鬼神,当然,学校的教育,唯物论告诉我,哪里有什么鬼神。现在,我慢慢明白,鬼神随着人的理解不同,感觉上也是不一样的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孔子说:“鬼神的德行可真是大得很啊!看它也看不见,听它也听不到,但它却体现在万物之中使人无法离开它。天下的人都斋戒净心,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去祭祀它,无所不在啊!好像就在你的头上,好像就在你左右。《诗经》说:‘神的降临,不可揣测,怎么能够怠慢不敬呢?’从隐微到显著,真实的东西就是这样不可掩盖!”有人说孔子一辈子不大讲鬼神,是根据《论语》来讲,《论语》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后来袁枚写了一本书《子不语》,全部都是怪力乱神。《中庸》是孔子孙子作的,也有说是后人伪造,吃鸡蛋去认证鸡的事,古今中外都有。如果是子思的作品,孔子讲鬼神的哲学、宗教哲学、原理,这一段很关键。孔子说的很简单,也很明了,他承认有这个东西,有鬼也有神。其实这是借孔子对鬼神的论述,说明道无所不在,道“不可须臾离也”,道本身就是鬼神一样的存在。对照前面,说明“君子之道费而隐”,广大而又精微。看它也看不见,听它也听不到,这就是“隐”,是精微;但它却体现在万物之中使人无法离开它,是“费”,是广大。一个广大于天地,精微于无形的道,冥冥中就决定了你的命运,不是鬼神是什么。作一个形象的比喻,道也好,鬼神也好,就像空气一样,看不见,听不到,但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任何人也离不开它。《论语》上子贡就说:天、命与天道,性命之理,孔子不大多谈;鬼神之理孔子不多谈,但是他只教你一个原则:“敬而远之”,子不语鬼力乱神。不是不谈,是因为这些概念,如果不能互相理解,争起来会特别无聊。智者笑笑,聪明者自以为聪明,大家心里都没了君子的样子,也离开了“道”。所以古人有了一套最智慧也最愚昧的做法——敬天法祖。中国的文化里,古人对于祭礼,现在很多地方都没有了,春节,清明节,还有祖先的纪念日,拜祖宗,拜神灵,拜菩萨,拜土地,场面非常隆重严肃,“齐明盛服”,衣服要穿端正,内心要严谨;好像祖宗神灵就在你身边一样。‘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宋朝的儒家程明道有一句话:“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这里的“格”是到达的意思;思想的那个妙用到达了极度的最高峰,天人合一,你生命精神面也把握住了,“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从隐微到显著,一切东西你都会明明白白。“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小时候,民间卖的“老天爷”,上面都有四个字“思格之神”,感觉是民间很牛的存在,母亲每到逢年过节都会恭恭敬敬的拜他,点上蜡烛,摆上贡品,安静肃穆,以至于我心里常常升起敬畏之心。后来母亲信了上帝,基督耶稣不远万里来到我家,母亲依然和当时信“老天爷”一样虔诚。神之格思,来自中庸,不管神是谁,来自哪里,但中庸,已经留在了中国人的血液里。至诚可以前知。诚到了最高处,可以理解一切现象,可以未卜先知,这不就是最明白的“道”吗?讲了这么多需要“悟道”的事,悟道了有什么用呢,下一章就讲“成其事”。先用皇帝来说。有理解的朋友,可以推广一下,多几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