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是做人的根本,圆是处世的智慧悟透这2

所谓方圆,顾名思义,本是指两种形状,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方圆却象征着天地之道,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文化。古人讲“一阴一阳之谓道”,也说“一方一圆之谓道”。“方圆”两个字的确意味深长,古人的这种智慧,在铜钱的形状上体现得很明显,古代铜钱内方外圆,有一种中庸之美,铜钱是古人最想拥有的东西,而要想拥有它,就要遵循这种“内方外圆”的智慧。方是做人的根本,圆是处世的智慧!悟透这2个字,你才会少走弯路,人生也才会有大成。一、如圆与方,如方与圆为人处世,要注意分寸和尺度。而要把握好“分寸”和“尺度”,就是依据方圆之道,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抓住圆或方的时机,进退自如,获取自己想要的一切。这就是所谓的“如圆与方,如方与圆”。对于圆方之道如何使用,谋圣鬼谷子曾说:“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也就是说,要把握好方与圆之间转换的时机,何时果断进攻,展现实力,何时内收防御,以柔克刚,都要有清晰的洞察。一且出现机会时,绝不能犹豫。假如该圆时却误用方,瞎打误撞,应该方时却很圆,优柔寡断,那自然就不会取得什么好结果。二、毅力为方,灵活为圆生命是一趟旅途,不是一个固定的家或者一座让你栖居的城市。无论你是否愿意,在这趟旅程中,总会遇到山河沟壑,也就是各种各样的困难与问题,你要有勇猛进取的毅力,这是方,也要有灵活处世的智慧,这则是圆。否则,一味刚猛则易折,太过灵活又可能变得圆滑,都不足取。三、严己为方,宽人为圆儒学大家荀子说,人应该以道德的准绳来衡量自己,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而对待别人,则要像船工那样,能接各种各样的乘客登舟。严己为方,宽人为圆,严己宽人,才能成大事。对自己很放纵,对别人却是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这样的人,只会被大家所孤立。人无完人,金无赤足,能宽人容人,才会有朋友,也才能成就事业。四、道行中庸,不偏不倚方圆之道的精髓是中庸。何谓中庸?需要分开来诠释,所谓“中”,就是指在看待人和事的时候要不偏不倚,要保持一个中立的理性态度,即不偏不倚是为中;所谓“庸”,就是指要有包容一切的度量,要能够容忍他人。“中庸”就是方圆的结合,它要求我们看待问题,全面而不片面,公平而不偏见。“中庸”的智慧是我们老祖宗奉行千年之久的最高行为准则。为人处世,恪守中庸之道,就绝对不会有偏激的做法,人际关系就会趋于和谐,朋友也就会越来越多。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多姿多彩的,道行中庸,不偏不倚,就是要能接受不同的人或事,它看上去更偏向于圆的一面,但从大道上讲,又是一种方的智慧。当然,做人要中庸,并不是要你去和稀泥、当和事佬,更不是让你变得世故圆滑、自甘平庸,那绝对是对中庸之道的误解。(百家号独家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9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