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人辜鸿铭,学贯中西,精通9门外语,留辫

清代末年,随着末代皇帝溥仪,亲手拿起剪刀,“咔嚓”一下剪掉自己的辫子,宣告悬在国人悬挂多年像“猪尾巴”一样的辫子,告别这个世纪!据说这根辫子,还珍藏在故宫博物院,供人展览!然民间还有三个最有名的辫子,都是大师级的人物,一直伴随他们的终生,他们分别是:王国维、梁鼎芬、辜鸿铭!其中最有名,影响力最大的,就是辜鸿铭!他的人生经历,实在太丰富了,有人把总结下面一句话: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可以说是一个“东南西北”的人!辜鸿铭学贯中西的清代狂儒作为马来西亚的后裔,他留学欧洲十四载,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等9种语言,和八国联军坐在一起吵架是都不带重样的。而且辜鸿铭还获得了文学、理学、哲学、神学等13个博士学位。他的英文水平有多好,据说他在公交车看报纸,为了考验自己阅读能力,竟然倒着拿,被英国人所讥笑,他竟然非常流利读出全文,而且是标准伦敦腔,让讥笑的英国人目瞪口呆,连连点赞!他把儒家之作《论语》、《中庸》和《大学》翻译成英文,德文,在国外引起轰动,在欧洲文人圈里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甚至英国著名小说家毛姆曾重庆拜访辜鸿铭,可能觉得自己名气比较大,毛姆写个便条,递给辜鸿铭的门房,结果吃个闭门羹!后来不得不写个谦虚的求见的信,才得以相见,这段历史被林语堂先生收录在《信仰之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阅!林语堂世人看辜鸿铭可能近似于疯癫,而毛姆给他一个很客观的评价:辜鸿铭先生在捍卫古老的中国,古老的中国,古老的学说,传统的帝制和孔教严格的教条!(林语堂《信仰之旅》)!辜鸿铭回国后,留起来辫子,穿起长袍,如同一个特立独行的古怪精灵,被人称为“清末狂儒”!处处矛盾的卫道夫辜鸿铭可以说是个处处矛盾的卫道夫,当大家对他的辫子提出非议,甚至认为他是“立异以为高”。很少有人知道,在民国开始之前,他已经剪掉辫子,当大家都开始剪辫子的时候,他又开始留辫子,甚至带上假辫子,到处招摇过市。他一生有很多矛盾之处,说他拥护帝制,袁世凯复辟的时候,他大骂“王八蛋,祸国殃民”,甚至在袁世凯“驾崩”,他还戏班子,邀请好友庆祝三天三夜!甚至在慈禧过大寿的时候,他大骂道:“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泰戈尔(中)辜鸿铭(前右)徐志摩(左二)很少人去分析这位学贯中西的老先生,为啥会如此叛逆?回国后的辜鸿铭,潜心研究中华文化,他对比中西文化,感觉东方文明丝毫不亚于西方,甚至高于西方,而此时中国经过甲午战争失败,对现状不满的年轻人,开始主张“全盘西化”,来拯救这个古老国家!辜鸿铭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都是通过望远镜来观察西方文明,因而看欧洲一切都变得比较实际伟大,卓越,当他们反观自身的时候,却将望远镜倒过来,这当然把一切都看的很小!这就是他后来固守传统礼教的重要原因,除了留辫子,他甚至连“小脚”文化、一夫多妻等等封建陋习都一一继承!小脚女人他的择偶标准列为三条:大家闺秀;知书达理;三寸金莲!为啥喜欢三寸金莲,在他看来,这和欧洲女人的“束腰”,都是追求美观,都是文化的象征!他还是“一夫多妻”坚定宣传者,当外国女人质问他之时,他说:男人纳妾,这好比一个茶壶配四个,总不能一个茶碗配四个茶壶吧!其实他又是一个用情极专的人,一生只有一妻一妾,妻子是淑姑,符合他的三个条件,是个小脚女人,让他非常迷恋。据说他写作的时候,让妻子脱鞋,去掉裹脚布,一手执笔,一手把玩小脚,顿觉思如泉涌,下笔千言,妙不可言!可以说是他一生的挚爱。关于他的妾,是一个“跨国情缘”,辜鸿铭在青楼偶遇落难的日本女孩贞子,顿生怜悯之心,带回家帮其寻找父母。后来在妻子淑姑的撮合下,两人结为伉俪,成为一段佳话。他到底在维护什么?看到上面介绍,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一个极端的复古保守主义者!其实读懂辜鸿铭,就读懂当时的中国!当时国人已经面临了不知道何处何从的境地,而辜鸿铭也面临同样问题,他欧洲之行,发现西方文化无法拯救这个古老的国家,当大家开始学欧洲,他又重新往回拉,可能他也不知道拉向何方,但是他只能靠自己来拖慢这个滑向西方文明的战车,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请他去英文老师,讲英国文化,他拖个长辫子去讲课,北大学子,他说一句至理名言:“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北大学生一片静默最后借辜鸿铭一句话,才知道他在维护是什么:“许多人笑我痴心忠于清室,但我忠于清室,非仅忠于吾家世受皇恩之王室——乃忠于中国之政教,即系忠于中国之文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9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