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中庸 >> 中庸简介 >> 阳明心学的弊端

阳明心学的弊端

北京中医医院手足癣 http://m.39.net/pf/a_8930322.html

佛道中人,都讲喜欢讲一个“静”字,对他们而言,这个静字当然包含着高深幽妙的境界。然而,静的本意是自然界的安静,用在人身上,多半讲内心的宁静。

可是凡尘俗世中,真想安静,宁静,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无论怎么解释,佛道中讲的静都有脱离凡尘俗世的意思。也就是说,佛道中高深幽妙的境界,多半只是追求个人内心的宁静。

这和儒家的入世哲学格格不入。

从魏晋到隋唐,佛道思想基本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依照佛道思想,当时相当一部分人是追求清静无为的自然境界。当然,这种情况到了唐朝之后有所改变。然而那时候儒学依然没有成为主流的意识形态。

直到宋朝,以北宋五子为首的一批哲学家才重新认真、系统的研究儒学。我们现在说的儒学,或者说礼教,其实都是指以北宋五子为首创立的新儒学。新儒学对我们现在的生活的影响是最大的。

当然,我们也知道,新儒学后来也成为五四运动攻击的主要对象。新儒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也应该看到新儒学的积极贡献。

其最现实,最重要的贡献,是用一个“敬”字替换了佛道的“静”。

佛道讲静,从内心上来说是宁静,在行为上,多数人也讲求清静无为,这其实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

北宋五子之一的邵雍首先打破了这种消极的思想状态,提出人的修为应该由静转变到敬。

儒家说的敬,是心怀敬意,心怀敬畏。心怀敬畏,做事才能一丝不苟,一丝不苟才能把事情做好,才能有所成就。曾国藩在《课程十二条》中把“敬”放在第一条。他说:敬,严肃整齐。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这是对敬的最好的诠释。时时刻刻保持着一种谨慎的敬畏之心,没有事情发生的时候,把心放在肚子里,这说的是保持着中庸的状态。有事的时候专心应对,不要慌乱。这个说法其实是王阳明提出来的。

王阳明对“静”字有一个深刻的剖析:他认为静不是保持安静,而是内心始终都能清楚的看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紧张不急躁,只一心一意的去做就行了。

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一心一意的做事的人,那是有大修为的人。他之所以能够一心一意,是因为他能对所有的事情都做出有效的预判,因此他不需要急,也不需要担心“后面还会发生什么事?”

其实多数人不安静,就是因为不知道事情的结果会怎么样,他也无法掌控事情的发展趋势,因此内心慌乱。

而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就是他们平时没有认真的思考、观察,没有怀着一份敬意,去一丝不苟地把事情认真的研究透,学习透。

佛道思想虽然看似高深,简单的一句话就涵盖了人间万物。但是要真把一句高深的话悟透,要真把那简单的一句话当作行动的指南,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经常有人说:王阳明先生的思想那么高深,比朱熹的思想还要得人心,可为什么王阳明的思想没有成为主流,被官府认可呢?

原因就在于:阳明思想是建立在朱熹理学思想上的领悟。所谓心即理,是指外物之理已经内化于心,成为人心之理。你什么都不学,没有知识储备,你本身的那个“良知”能有多少呢?无论是阳明先生说的“致良知”,还是《大学》中说的“明明德”,前提都是要彰显,要学习,要体会,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内心。

没有这个过程,一颗纯自然的“心”能让你明白多少道理呢?

简单的说,阳明先生说的“致良知”,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真正理解的。要想理解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就必须先理解朱熹的“格物致知”。说到底,朱熹的理论才是系统的,是每个人都可以搞懂,又可以具体操控的知识体系。

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都必须怀着敬畏之心,从基础知识开始学起。

所以,年轻人不该讲“静”,而应该求“敬”。年轻人也不该学阳明心学,而是应该拥有朱熹那种一丝不苟的“敬畏之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