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祺第二代GS8谁还说我没性格

北京权威皮肤科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

每次和张帆聊天,他总会流露出一种不张扬的坦诚,“我们曾经被诟病产品没性格,造型没特点,友商的冲击很强烈。实话讲,我们也在痛苦并积极地思考与转变。”

总是先抛出自己面临的棘手问题,先把最难的挑战分享给外界,与很多用虚假的空话套话包装自己、尽可能甩清责任的掌舵者相比,张帆深知阵痛没什么不好——想反弹的更高,一定需要低谷。

“影豹是全新开发的车型,我们可以大胆地放手一搏,没有包袱的状态下也实现了很有突破性的效果。但GS8不一样,如何延续甚至超越第一代的成功基因,这个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传祺的设计蜕变,在今年的两台全新车型影豹和第二代GS8身上,体现的挺明显的。

影豹赛车化的运动风格一改传祺以往中庸平稳的产品形象,厂家的朋友也很有信心:“自发布以来预订量很火爆,上市后月销过万不是问题,高配车型占比达到90%,最大的准车主是96年的”——三组数字,足以说明影豹成为了9-13万元这个价格区间里,为数不多的有能力唤醒消费者荷尔蒙的选择之一。

而对于GS8来说,面向更成熟的用户群、大多数怀着选购第二台车目标而来的消费者、甚至还有不少准合资竞品车主时,只有突破的时尚风格不行,还要兼顾他们追求静谧车格、追求成熟形象的诉求。

5年前的第一代GS8问世时,不就是恰恰凭借着同级中较为稀有的硬朗风,差异化地打动了消费者。

5年间市场中又出现了不少吸眼球的新风格,中大型SUV有简约而犀利的蔚来,有饱满而平稳的理想,还有星越L、WEY摩卡、长安UNI-K等一众有意削弱硬朗线条,用更多平滑曲面来体现无性格科技风的尝试。

硬还是不硬?第二代GS8需要作出选择。

毕竟在接下来的5年,会有越来越多看起来更温和的电动车出现,当消费者形成了“圆滑而静谧的设计才代表智能与未来”的惯性认知时,风格硬朗、车身堆满细节元素的产品很容易和“老旧燃油车”、“上个时代的产物”这些标签绑在一起。

张帆选择从车本身来寻找答案。

“设计还是要体现工业的本质,从马车到T型车,再到后来的鱼型、楔形,不同设计的背后是一个时代制造技术的外显。那我们这个时代的工业科技美学是什么呢?高级复杂的曲面,锐利的棱线,数字特征和戏剧性的灯光设计是我们总结出的答案。”

不搞一些虚幻的灵感,只聚焦在如何将工业技术具象化地表达,张帆和团队的这一番思考,颇有回归本源、务实做学问的味道。

“这些思考总归要有一个名字,我们就把它叫做星钻菱影。”

虽然有点拗口,但背后的方向,还是要把这台车硬朗的风格,用一些新的手法继续秉持,并加以突破——毕竟“钻”和“菱”都与硬朗的直线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也只有直线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几何元素。

在张帆看来,工业风的美学,与自然界中随处可见的有机曲线关系并不大。

比如为了延续“中正威颜”的视觉效果,第二代GS8在把横向格栅做的更大、和车灯贯穿的前提下,也保留了纵向的4大灯布置这一经典的标志性元素。格栅内充满菱形直线元素,下保处也遍布棱角分明的特征线。

比如为了强调工业美感,第二代GS8在车灯、车身及排气口等细节处大量使用了六边形元素,“六边形意味着科幻电影中的量子推进器,也意味着有机物苯环的分子结构式,这些融合了科研智慧的符号,和我们希望营造的工业科技美学有着相同的语义。”

再比如就像中国画的意境需要留白来衬托一样,张帆深知一味地使用硬朗元素并不是聪明的做法。软硬结合、以软来衬托硬才不会让人产生视觉疲劳。

第二代GS8侧面有很饱满的曲面,并在较圆滑的面上做了轮包特征线、侧裙特征线等硬切割处理,这也是张帆所言的“高级复杂曲面与锐利棱线相结合”的趣味表达。

“通过这种线和面的微妙变化,以及不同零件间的匹配,我们希望用户能获得一种精工质感。”

但除了这些细节外,最吸引所有人眼球的,还是带有开合式翻盖的四眼大灯以及融合了棱镜元素和虚实变化的红钻尾灯。

“灯光的交互能让工业产品更具情感化,在灯的变化上下功夫,也会削弱工业风格冷峻硬朗的一面,平衡好科技与人性的关系。”

张帆还留了一丝悬念,这种平衡在第二代GS8的内饰上会有更多体现,“成都车展发布以后,再和大家好好介绍。”

其实除了硬朗工业元素的运用以外,第二代GS8长宽高达到mm/mm/mm、轴距达到mm的尺寸,本身也为这台车强硬的体态提供了扎实的底层支持。

广汽研究院外造型设计部副部长但卡坦言,第二代GS8诞生自GPMA广汽全球平台模块化架构,和很多企业不同的是,在这个平台诞生之初,广汽的造型团队就极力参与到定义的过程中,其中也自然会受到来自工程部门以各自诉求和视角出发的挑战。

“为了从只做设计到真正做产品,我们必须顶着压力提诉求,尽可能地把我们的思考更有效、更全面地导入到产品中。”

从产品层面看,第二代GS8的一大亮点是同时推出搭载2.0TM+丰田第四代THS混合动力系统的混动车型和最大功率达到kW、最大扭矩达到N·m的2.0T+8AT燃油版车型。动力配置上的先进性和多元化会进一步支撑第二代GS8的硬核设计基因。

反过来,为了配合内在的多元选择,传祺设计团队也将M8“大师系列”和“领袖系列”的双前脸布局延续到了第二代GS8身上。

一个布局相对大众化的展威翼,一个极尽夸张效果的龙鳞翼,两者之间的差异性比M8的双前脸更加鲜明,也将第二代GS8的用户画像和需求极值拉的更宽了。当然,如果硬要做选择,大多数人还是投了可能被命名为大师版的龙鳞翼一票。

“就像如果没有柔软的曲面衬托,你并不会对硬朗的线条产生深刻印象一样,不同风格的对比下,你才会知道自己更想要哪一款嘛。”

虽然张帆如此打趣,但无论哪一台更受欢迎,至少团队的目标都实现了——第二代GS8是一台充满了性格、走出了自己风格的产品。

当前,传祺15万以上卖的最好的产品是M8,连续多月销量突破六千,造型霸气、豪华舒适、配置丰富,M8用曾经合资对手引以为傲的长项终结了其多年的统治。

有了M8成功经验的传祺,对于高端车型的研发也积攒了不少新认知,5年后再造的第二代GS8,显然希望能取得比M8更大的声量。更重要的是,很多人担心的M8与GS8内耗的局面,依我看也会随着两台车截然不同的风格而逐渐消解。

至少从设计上,第二代GS8展现出了不小的信心,也开了一个好头,让人有了想去了解后续智能亮点与混动优势的冲动。

当然,有了两代车型的成功铺垫,想把第三代GS8再设计到一个新高度,看起来更难了。新车也许已经立项了,用什么元素来将下一个时代的工业技术具象化表达,是张帆和团队马上要面临的新压力。

毕竟由中国人掌舵的设计团队连续做成三代爆款车型,在国内还尚无先例。压力更大,期待也更大,你说对么。

你还可以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