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三次和大家分享《围炉夜话》中的名言警句,希望大家喜欢:
一,纵容子孙偷安,其后必至耽酒色而败门庭;专教子孙谋利,其后必至争赀财而伤骨肉。
子不教父之过,纵子就相当于杀子。疼爱子孙是人之常情,但物极必反,如果变成溺爱、惯纵,那就对子孙的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了。如果从小养成挥金如土、贪图安逸享受的恶习,长大后必然会不务正业,纵情于声色犬马当中,最后成为败家子。
长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是孩子人生中最主要的老师,如果长辈经常在孩子们面前讲金钱多么重要、如何挣钱、如何发大财这方面的问题,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长大后就会唯利是图,不择手段,为了金钱,为了利益,甚至抛弃骨肉之情、兄弟之情,到时候长辈再后悔,就已经晚了。
二,饱暖人所共羡,然使享一生饱暖,而气昏志惰,岂足有为?饥寒人所不甘,然必带几分饥寒,则神紧骨坚,乃能任事。
安逸的生活人人都很羡慕,但一个人如果贪图享受,而不思进取,就会精神松懈,志气消沉,还能有什么作为呢?人们都不愿过饥寒交迫的生活,但只有在寒冷饥饿中,人才会精神抖擞,骨头坚硬才能承担重任。所以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势利人装腔作调,都只在体面上铺张,可知其百为皆假;虚浮人指东画西,全不向身心内打算,定卜其一事无成。
看重名利的人对上奴颜媚骨,卑躬屈膝,对下盛气凌人,不可一世。他们只喜欢做表面文章,所作所为都是虚假的。轻率浮躁的人指东画西,哗众取宠,却从不在自己的内心下功夫,最终只能是虚度年华,荒废光阴。
四,和为祥气,骄为衰气,相人者不难以一望而知;善是吉星,恶是凶星,推命者岂必因五行而定。
人的言行思想都会在相貌上有所体现,心地平和善良的人,自然是一脸的祥和之气,让人感觉舒服,骄傲自大的人盛气凌人,唯我独大,一定是衰败之相,会相面的人一眼就能够看出来;善良的人受人尊敬,有危难时,大家都会伸出援手,从而遇难成祥;心肠恶毒经常做坏事的人,大家早就对他恨之入骨,他一旦倒了霉,大家高兴还来不及,肯定没有人去帮助他,遭遇挫折危难也就不可避免了。
五,成大事功,全仗着秤心斗胆;有真气节,才算得铁面铜头。
俗话说“好事多磨”,在成就大事的路上,必定困难重重,挫折连连,没有坚定的信念和超人的胆识,必定会半途而废,一事无成;大丈夫为人处世,一定要有正直的节操,坚韧不拔的毅力,为人处世才能做到铁面无私,刚正不阿。
六,人之足传,在有德,不在有位;世所相信,在能行,不在能言。
让人喜闻乐见,百世流芳的是一个人的品德修养,而不是他的地位,孔子虽然没有做过多高的官,但是他却受人敬仰,千古传颂;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们相信一个人,不是他的豪言壮语,夸夸其谈,而是看他的实际行动。
七,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纷华不染,方称杰出之人。
能够安心享受粗茶淡饭、以苦为乐的人,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出污泥而不染,在声色荣华、纸醉金迷的世界里,能够不受影响、意志坚定的人,那才能称得上是杰出的人。
八,正而过则迂,直而过则拙,故迂拙之人,犹不失为正直。高或入于虚,华或入于浮,而虚浮之士,究难指为高华。
儒家讲中庸之道,就是要让避免矫枉过正,过犹不及。为人如果太过方正,就显得不通人情事理,有点迂腐。为人要是过于正直,就显得有些笨拙,有些傻。但是无论迂腐还是笨拙的人,他们还不失为正直的人。
好高骛远的人很容易陷入空想,生活过于奢华的人容易变得虚浮,这种空想和虚浮的人,怎么也算不上高明有才华的人。
九,为人循矩度,而不见精神,则登场之傀儡也;做事守章程,而不知权变,则依样之葫芦也。
社会需要创新,如果人做事只知道循规蹈矩,那就失去了规矩的精神所在,和唱戏里的傀儡差不多了;如果做事墨守成规,死搬教条,凡事只按章程去做,不知道灵活变通,那就是按葫芦画瓢,只是简单的模仿罢了,早晚要被淘汰。
十,无财非贫,无学乃为贫;无位非贱,无耻乃为贱;无年非夭,无述乃为夭;无子非孤,无德乃为孤。
没有钱财不算是贫穷,虽有钱财却胸无点墨的人才是真正的贫穷;没有地位并不卑贱,身居高位却毫无廉耻之心的人才是真正的卑贱之人;寿命不长不能算是短命,虽是长寿,一生中却没有一件为人所称道的事才是真正的短命;没有子女不算孤独,虽然没有一儿半女,但是德高望重,众人爱戴,一点都不会孤独,没有品德的人才是真正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