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自愿与必须的真正含义

如何读懂“自愿”与“必须”的真正含义?

近日,福建晋江有老师像媒体反映,“晋江市教育局下发文件,让我们参加安全培训,5天收费元/人,高得离谱”,怀疑这是在借培训赚钱。一位参训人员表示,晋江教育部门搞安全培训很正常,我所在的单位也愿意来,但5天收费元,其中食宿费元/人,培训费元/人,真是高得离谱。食宿费是强制性的,不交就不发培训材料,住宿条件一般,且是两人一间,根本不需要多少费用。另外,培训的内容也是一些比较空洞的理论,没有针对性指导意义,操作性不是很强。并展示了关于组织参加年晋江市《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操作规程》实操培训的通知,通知显示,此次培训对象为晋江市中小学幼儿园(含分校、分园)安全工作负责人或安全员等,总人数约人,分三期培训。对此,晋江市教育局主任科员黄昌发回应称,此次培训虽有发文件,但不是强制性的,不想参加的可不来。(11-06海峡都市报)

笔者与鲁迅先生的观点有所不同,虽然“向来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但面对5天安全培训收元,还是产生了“这是在借培训赚钱”的幻觉,虽然没有超出晋江市培训每人每天元的最高规定。

最让笔者内心感觉矛盾的是,既然“非强制性”又何需以教育局文件的方式要求?既然有苦衷,为什么看到教育局正式文件,还是来了?究竟该如何读懂“自愿”与“必须”的真正含义??

安全是“1”,其他都是“0”,一旦失去了安全这个“1”,就全部变成了“0”,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里边隐含的道理不难明白。不参加培训,会不会被扣上不重视安全教育的大帽子,即使不被扣上不重视的大帽子,尽管“培训的内容也是一些比较空洞的理论,没有针对性指导意义,操作性不是很强。”不参加培训是不是在全检查的时候就会被另眼相看?最为严重的是,常沿河边走,谁都不能保证不湿鞋,一旦出现了安全问题,不参加安全培训会不会成为最大的硬伤?尤其公办学校,你可以工作成绩不突出,但不可以出现安全事故,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不为别的,就为花钱免灾也一定非参加不可,反正无需个人买单。只是委屈了个体民营的单位,擦擦眼泪掏钱吧。

因此,我们就不得不佩服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了,一个“自愿”既摆脱了强制性之嫌疑,还让你欲罢不能。一个“自愿”征服过多少人,恐怕谁都说不清。高,实在是高!

不知是国人一向中庸惯了的缘故,还是本身就患有“自愿恐惧症”,明明对一刀切捐款心有不甘,却又身不由己;明明不强求购买平板电脑,最终还是买了;明明对统一发型有意见,还是不得不忍痛割爱……究竟该如何读懂“自愿”与“必须”的真正含义。真的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

是我们都患上了“自愿恐惧症”,还是上级文件打哑谜,还是“自愿”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必须”?“自愿”距离“必须”究竟几何,不可以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如此又该如何正确理解执行上级文件精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