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咖加用户-PRND21
引言:以“中庸”著称的丰田,脑洞也是一言不合飙到飞起的。
一直很想写这么个偏猎奇的小文,但因为房事…病房事太多,门诊事更多,耽搁至今。碰巧(?)这两天感冒,顺手就填个坑吧!
(至于剩下的坑,有些其实早写完了,但懒得发)
许多品牌都会给人带来惯性联想,比如一提蔚来,就会想起板儿车、半成品、丧事喜办;一提马自达,我们就会想起(娇气的)转子、运动;一提日产,我们就会想起昔日的技术日产、昔日强悍的Prince、如今那堆廉价货。
张小胖表示还会想起他那台1年变速箱就已经抖得一塌糊涂的破途达。
(如果变速箱不出那么大bug,不衰减得这么快,途达原是个还不错的廉价越野车)
提起丰田时,又会令人想起什么呢?
许多人想起的怕是中庸、保守之类的字眼,仿佛这企业是靠1年卖万辆让人完全记不住模样的威驰和卡罗拉,外加辆领导特供V6考斯特过活的。
别闹,如今卡罗拉很风骚的。
(和周华健代言时代的平淡如水相比,如今Corolla画风剧变)
实际上,身为巨鳄,丰田有极宽的产品线,算上停产车更是海量。这其中有车恪守中庸,有车又特别放飞自我。在这其中,有许多曝光率很低,其貌不扬却身怀绝技的奇特车型,咱今儿就聊聊。
1.BladeMaster——大舰巨炮卡罗拉!
许多人一直以为Corolla=三厢小轿车,这很正常,因为国内corolla超过99%都是三厢。实际上卡罗拉早就有掀背、旅行车等多种款式,只不过主战场不在大陆。
(最新款卡罗拉依然提供三厢车、掀背车和旅行车)
其中根本就是掀背卡罗拉的Auris,当年在日本有个和乖巧造型极不符的名字——Blade,剑!名字这么嚣张,发动机当然不能搞1.5小蹦蹦了,它直接用了凯美瑞级的2.4升引擎,够凶。
(总的来说,Blade还是当年丰田典型的乖乖风格)
然而这只是开始——它有个性能版BladeMaster,剑圣!
为什么丰田要偏执地给这小车塞马力的3.5升V6发动机进去?谁知道呢!反正它这么干了。有试过这车的小伙伴表示大油门起步拧得厉害,中段加速炸裂。
(外观乖乖,加速超凶的BladeMaster外观仅在细节上和普通版有所区别)
废话,这发动机放汉兰达上都凶,何况卡罗拉。
这也是至今唯一的原厂V6卡罗拉,真-窄快V6。
(“亲爱的,我买了台卡罗拉回来,不过预算稍微超了一点……”)
2.初代Himedic——大舰巨炮连海狮都不放过!
作为回本儿神器,被国内厂家“借鉴”了无数次的海狮似乎从来和马力没什么瓜葛,能载着人货安安稳稳从A到B就OK,以至于youtube上有人开不到匹的2.7自动档海狮跑出破百11秒多的“超快”成绩时,我很惊讶。
然而实际上,HiAce玩儿过更狂野的:原厂V8!
(初代Himedic专用救护车基于H系丰田海狮)
新急救法施行后,日本的医疗、抢险等部门对国产的高级别救护车有很大需求。一手好牌的丰田当然不会放过这肥肉,92年(普通H海狮投产3年后),名为“Himedic”的高性能救护车横空出世,坐等有关部门买买买。
(性能强大,但Himedic外观非常低调,连轮圈都…)
这款Himedic外观和如今国内许多小城的救护车差不多,一副高顶金杯样儿,但实际上它远不止如此——哪怕刨除齐全的急救设备,车本身也相当凶狠。
载着大量器械设备又拉不少人,体重无论如何苗条不下来了,既然节流无望,就开源呗!结果这源一开就是大招:丰田放弃了原配动力,跳过了V6,直接把凌志LS的4.0V8鼓捣进去了!4AT倒没什么奇怪的,日本商用车大面积用AT已经很多年了。
(不用大惊小怪,同期的普通版海狮也可配备液晶仪表和自动档,只要愿意花钱,自动空调、电子可调悬挂也都不在话下)
为了塞发动机,也为了保障后部救护空间,原本不足1.7米宽的海狮愣被加宽到了超过1.8米。
(屁股下面放个V8,冬季一定很暖和)
本职是救人性命,这四驱V8海狮Super无意中却成就了段性能传奇,虽然4.0发动机被调低至马力,它依然是迄今为止马力最强的原厂平头海狮,也是唯一的原厂V8海狮。
随着需求变化,Himedic逐渐放弃了大马力,更加功能化。第二代Himedic基于Granvia(就是原版阁瑞斯),3.4升V6,为提高灵活性使用了四轮转向技术。而至今在役的第三代已经完全回归了“设备齐全的宽敞急救车”定位。
(四轮转向的HimedicII)
实际上,退役的初代Himedic还在国内出现过……
3.先驱的先驱——混合动力考斯特!
谈及“丰田混动车”时,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普锐斯!”
Prius上市时,咱们的市场还在纠结单点电喷、电控补气。整车动力系统的复杂程度在当时堪称科幻,我纠结了很久为什么它的1.5升发动机只有40多千瓦,“屌丝版”1NZ-FE反而几乎功率翻倍。
(初代普锐斯的造型十分平和)
如今丰田已经卖了超过万辆混动车(含凌志),光普锐斯全家桶(普锐斯、普锐斯C、普锐斯V)就超过万台。
(普锐斯C、普锐斯、普锐斯V分别定位小型车、紧凑级车、紧凑级MPV。其中代目最新、最注重空气动力学的普锐斯4外观上也最夸张、最受争议)
然而如果抠字眼,你会发现这么一句:普锐斯是世界上第一款量产的混合动力。
这句话挺严谨,因为世界上第一款量产的混合动力车,并不是普锐斯。
而是台商用车——考斯特!
没错,就是碍国小酱们一看就跪的考斯特。
考斯特HybridEV于年3月销售,比普锐斯早了好几个月。
(考斯特HybridEV在外观上与普通车型基本一致)
虽然都姓柯,柯洁和柯南的命运却截然不同。(不要在意姓这个细节…)
同样,虽然都叫“混动”,考斯特HybridEV的动力系统与普锐斯原理也截然不同:1.5升汽油机仅发电,后轮由电机驱动,与引擎没有机械连接——这思路和如今尼桑e-power电传混动、以及低成本版本田i-MMD混动系统非常接近。
当然Coaster远非这思路的鼻祖,之前就有矿山车之类用,但“铁打的小巴”是头一个揣着它量产的。
虽然算量产车,但这混动小巴明显没打算好好卖——当时它售价超过万日元。这什么概念?比丰田旗舰世纪还贵!
根据文字记载,和采用柴油引擎的普通款相比,考斯特Hybrid安静得多,在市区行驶游刃有余。不过这车短板也很明显——在北海道等寒冷地区电池放电能力明显降低,导致动力下降;而且在连续爬坡之类路况中,1.5升汽油机牟足劲儿充的电也不够,能量入不敷出,很快就只能龟爬了……
年这昂贵的“量产混动第一车”默默停产,至今它依然是唯一一款混动考斯特。
哦对,这家伙还是史上排量最小的考斯特——听着有些寒碜,但考虑到它的原理,仅供市区走行其实也没毛病。
当然爬长坡时,它未必比6缸柴油机的小伙伴省油……
(作为混动大鳄,最新款考斯特至今没有混合动力版本)
4.MadBus——四驱考斯特!
稍微翻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