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种看法就是换一种活法读终身成长

北京哪里有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当我们还是孩提时,我们学习走路、说话,跌倒了、说错了,不会害怕和丢脸。我们学什么都快,总是开开心心的。

后来,我们懂得了更多,反而怕这怕那,止步不前了,有了所谓成长的烦恼。

为什么呢?这本书就非常牛叉的,直面问题给你正面的解答。我们的想法也就是思维模式发生了改变,于是我们总是感到苦闷、恐惧失败。

书的开篇,作者就向我们介绍,她的研究成果,人是有两种思维模式的。一种是固定性思维,认为人的才能是固定不变的,等于直接贴上标签。第二种是成长性思维,认为人的基本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

我们是不是不由自主,自我对照一番,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或多或少的有这两种思维,正如物体的正反两面,我们所求的平衡就是孔夫子所说的中庸之道吧。

孔夫子就典型的成长型思维的人,记得《论语》里有一段“子入太庙,每事问”。孔子进到太庙里边,每件事都要问说这是什么。旁边人就说,“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意思是说,鄹人的孩子根本就不知道礼,他怎么能入太庙,每件事都问呢,看来根本就没什么学问。

说这个话的人就是一个固定型思维的人,他认为一个有学问的人不应该每件事都提问。但是孔子却说,是礼也,这就是礼啊。为什么?好学就是礼,我就算是不会,也要一件件事问清楚。你不能不懂装懂,不懂装懂才是对祖先最大的不敬。

那么孔夫子就不会犯错吗?不是的,但夫子“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我们面对错误会是什么态度。

成长型思维最大的特点就是,终身学习,终身成长。夫子曾这样评价自己,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每每读到这里我都非常感动,成长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它无关年纪。无论何时,停滞成长,才是最可怕的衰老。

记得培根在《习惯论》里说道,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

如何看待一个人,是在他所处的位置,不是,是他前进的方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