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张良拜师的诚心
张良成名前,是韩国的贵族,参与刺杀秦始皇失败后,被迫隐藏于下邳,不敢见人。
张良,经常在下邳桥上散步。
一天,张良正在散步,碰到一位老人。他朝着张良面前走来,走到张良身边,他故意把鞋子扔到桥下,对着张良大喊:“孩子,你下桥去,把我的鞋子给捡上来。”
张良真想揍一顿,但见是个老人,就忍着气,把鞋子捡了上来。但老人又用命令的口气说:“你把鞋子给我穿上!”
张良想了想,就跪着给老人穿上了鞋。穿好鞋后,老人就开心地走了。
走了一段路后,老人折返回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以后多加学习,肯定能成大器。5天后的黎明,你到这里来与我会面。”
5天后,张良如约来到桥上,想看看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老人却早已等候在下邳桥上。
老人显得很生气,说:“和老人约会,你都迟到!太不尊重,我这个老人了。5天后,还是这个时间,你再来会面!”说完,他就走了。
又过了5天,当张良急忙赶到桥上时,老人又早到了。这一次更生气,说:“你怎么还迟到?再过五天,你早点来见我!”说完,他就气悻悻地走了。
又过了5天,张良担心迟到,害怕睡过头,过了约定时间。晚上醒着,不敢睡觉。
于是,他在半夜之前,就决定赶到桥上。到了桥上,才发现这一次是真正意义上的,比老人早到了。
张良等了好久,老人才慢悠悠地散步走来。老人说:“不错,这才好!”
于是老人从怀里摸出一本书,递给张良说:“你以后熟读这本书,就可以拜相封侯了。”
天放亮后,张良拿出书一看,是一本《太公兵法》。从此以后,他一旦有时间,就拿出这部兵书,反复阅读,仔细推敲,领略精髓。
10年后,天下大变,群雄四起。张良凭自己的雄蹈才略,帮助刘邦夺得了天下,后来拜为臣相。
张良拜师的故事告诉我们: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唯有诚心方可获得。
02为什么要有诚心
真诚是天地的根本运行法则,而追求诚信是做人的为人处世原则。
见《中庸》第一章: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做事要有诚心,不要浪得虚名。
做人要真心,不要虚情假意。,
没有能力与方法,后天可以训练得到,而诚心是与生俱来的,后天无法得到。诚心,是天地本心,是事物最本真最天然的规律、秩序与法则。
美国的梅尔多,是一个铁匠,他打出的每一把铁锤,力求在细节上是最好的。渐渐的,只要标有“梅尔多”标签的,人们都认为是最好的铁锤。到后来,梅尔多铁锤就成了美国知名的畅销品牌。梅尔多,也成了美国的富翁。
0诚心如何实现
1.人要有诚心,首先要有诚信与诚意。对人要有诚心,对事要有诚意,经商要有诚信。有诚心,没有做不成的事。唐僧4人历经八十一劫难,扫除障碍与磨难,抱着诚心诚信诚意,最后到达西天印度,取得真经。告诉人们:千金易得,真心难求。只要有诚心,石头都能开花。
2.绝不做言而无信之人。中华民族古训: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人无诚信,何谈是诚信之人?人无诚心,何谈是真心之事?事无真事,何谈是家国情怀?信誉,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一生中不可不立。
.善待万物,敬畏一切。世界上没有生命,一切了无生机,太无趣了。世上有生命是一个奇迹,人来到世上更是一个奇迹。我们要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一切。天下万物一切平等。人作为有智慧的灵长目,主宰万物,其实与万物无他,无分别心。我们要时刻反对人类奉行的利己主义,效仿自然,发扬利他精神,服务万物,为他人为社会奉献一颗善心、一颗爱心。
4.在生活中,诚信的基本做事方法是多做,少说。
生活,每天一圈又一圈地重复着。聪明人,读懂了生活,在生活。为了生存,让自己为一切服务。为了生活,让一切为自己服务。多数人,读不懂生活,把生存与生活的秩序搞反了。生活丰富多彩,无需去粉饰。生活本身无语言,只是让人识到、悟到、用到。不要违背生活规律,顺应自然,寒来暑往,春来播种,秋来收获。只需诚心诚意,多生善念善事善心,踏实生活。无须巧饰生活,冤冤相报,甚至于为了生存受累,为了生计奔波。
诚信待人,诚心做事,诚实守信。如果在商言信、在职言公、在群言理、在情言忠,那么这个世界将是何等美丽!何等公平!何等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