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道你周围也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平时语言不多,表现不突出,即使遇到危机,也是一副不急不躁,波澜不惊的样子,轻而易举地将危机转机。
那些足以让我们惊慌失措的事故,在他们面前似乎是极其平常的事情。
低调是他们的颜色,虚荣、夸张、激进不是描述他们的词汇。。但是,这种不露山不露水的高人,即使认识了很长时间,也总是有看不见的感觉。
你永远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这种深不见底的感觉,自然肃然起敬,尊称高人,人家还是淡淡的拒绝回应。
老子称之为得道之人。真正的得道之人往往隐藏得很深,因为他们看透了三条规则。老子在《道德经》第58章中阐述了这三条规则。
1.犹豫不决,不如中庸。
在《论语.先进》中写到:过犹不及。在《荀子》中也有记载:
孔子在鲁桓公的庙里看到一个倾斜的器皿,叫做宥坐之器。这个器皿,空着的时候是倾斜的,倒一半的水就会变得正确,注满水就会倾覆。
事实上,这件器皿不也是在告诉我们过犹不及的道理吗?过分,过于满足,反而得到了和不及一样的结果。因此,老子建议世持中庸之道。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中庸并非中庸,更非平庸。做事,我们还是要认真细心,尽力做好。但是这些都要看个人能力和事物的性质,不断调整心态,把握好程度,运用正确的方法。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凡事人都要尽其责,物尽其用,千万不要过于紧张,过于苛求,反而不美丽。你要知道,尽力而为不是越界胡来,全盘包揽,也不是紧抓不放,不撞南墙不回头。
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该转弯的时候要转弯。有时候,主观上认为好真的会杀人。
时刻自省,不断调整思想和行为状态。只有中庸,才能让我们在这个多变的世界里,游刃有余,随心所欲。
2.福祸相依,得失不计。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它没有正。福气太多,就会生出祸来;祸患走到极端,也会转向福气。这就是所谓的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俗话说所谓的富不过三代。一代创业,二代败家,三代彻底接了一个空洞的破壳。原本富裕的家,从此走向衰败。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常见。
例如一些富人老了得子,便从小就对他过分溺爱,让他一直过着放纵自在的生活,身边也有一些不学无术的狐朋狗友,长此以往,只会让他偏离正轨,生活一团乱麻。
看得出福祸不相离,看破其中深意的老子也劝世人,不必太在意得失。
名利和财富就像两座明亮的金山,诱使我们日夜奔忙,不辞辛劳地向上爬。事实上,创造财富,追求名利,并不可耻。
财富丰富舒适的生活,名利是实现自己的结果。我们用勤奋的双手,智慧的大脑,获得财富和名利是没有错的。
但是,有时过于执著,不惜付出一切代价,最终,结果却并非我们所希望的。得道者早已参透了福祸相依的规律,因此,他们对这种福分不执迷,不怕祸患。
无论是幸福还是灾难。一切都是人生的际遇。如果我们参透了福祸相依的规律,不那么计较得失,那么,此刻的我们,即使遇到了,再大的福气也能承受,再大的祸事也能承受。
3.适应自然,无所事事。
老子说:其政闷闷,其民淳;其政察察,其民不足。
说到这里,当一个国家政治宽厚时,通常这个国家的民风是淳朴的,人们也会忠于国家;相反,当这个国家政治严格时,人们也会变得狡猾,经常怨声载道,怨声载道。
就像公司有两种领导:
首先,性格严格,平时不苟言笑,不怒而威。对于工作要求很高,对下属有很多规矩,出一点小错误,就会各种贬低惩罚。二是关心、鼓励、鞭策、监督下属。但只要下属在工作中有所成效,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如果下属不能完成工作,就会受到惩罚,但不会受到言语暴力和人格侮辱。
你会选择在哪个领导下工作?显然,大多数人不会选择第一个。这就是管理艺术。了解人的天性,顺应天性,不要扭曲天性。
这种天性,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得到认同、重视和肯定。无论成年多少年,即使到了退休年龄,做空巢老人,也是如此。
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耀的,好丈夫是夸耀的,好下属是夸耀的,生活中这样的证明也不少。事实上,都是在证明一件事,凡是顺从天性,不过分挑剔对方,这样,就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老子说顺应自然,无所事事,不是消极懒惰,无所事事。相反,顺应天性规律,积极引导,顺势而为,不矫枉地刻板要求。
这些真正的得道者正是参透了这三条法则,平时看起来深藏不露,但在关键时刻又高招不断,总能轻松应对各种情况。所以,这三条法则,希望大家能记住,让自己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
对于那些面善心恶的人,一定不要心软,果断撇清关系。真正富有的人,不会到处吹嘘自己有多牛,更不会把自己的优越感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以上3种特征真希望你一个都没有,也希望你能够远离拥有这种特质的人。物质匮乏可以通过努力来弥补,精神匮乏却是一个人一生的遗憾!
当然了,以上只是我对王阳明心学的一点粗浅解读。
王阳明学是一门自得于心的学问,王阳明最希望的是你通过体悟得到心学真谛,而不是通过别人的传道,因为自己体悟得来要比听人传道得来更为笃实。王阳明心学能让我们在浮躁的社会站稳脚跟,能更从容应对人生的困惑。
学一学王阳明,人生就能少走一段弯路
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曾在授勋宴会上,讲授自己的人生之道。
他拿出了自己的腰牌,示与众人,上边只7个大字:一生伏首拜阳明。
王阳明之所以能够被称作为圣人,便是因为他的心学影响了世界!
他的思想一出世,便形成了巨大的反响。
我最喜欢读王阳明,因为他能教给我修心,能让我在迷茫的时候找到出路,能让我学到很多人生的智慧,不至于活了大半辈子什么都得不到!
王阳明的心学远不止此,他的思想自从诞生以来,影响了千秋万代的文人墨客,包括张居正、曾国藩、康有为等人,都是他的“门徒”,他们完善、发扬了王阳明的心学。
《传习录》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王阳明的重要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
而《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记载了很多故事,从官场故事,或者是民间有趣但又值得人深省的故事中,我们学到为人处世的智慧。
当内心浮躁的时候,当遇到困境的时候,无论什么时候,读一读王阳明,自然是能更上一层楼!
王阳明有诗曰:“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在名利场中奔波、与世浮沉的现代人,是到了找找自己定盘针的时候了。
在这两本书中,你可以看到在官场披荆斩棘的王阳明,也可以看到在战场有勇有谋的王阳明,更可以学到他一生最高明的智慧!
我买了两套,一套自己闲来时读一读,净化心灵,一套当礼物送给了朋友,对于喜欢历史,喜欢文化的人来讲,王阳明是必读之物!
王阳明的思想折服了张居正、曾国藩、梁启超、章太炎、以及西乡隆盛、稻盛和夫等无数中外名人。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说过:“21世纪将是王阳明的世纪!”
人生早一点读王阳明,也就少走一段弯路!
《传习录》《知行合一》两本书一共加起来78元,就一顿饭钱,却能带给你不一样的感悟。而且还能代代相传,收藏或者送朋友,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点击下面链接即可直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