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病好的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_100358_1/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关于吃饭,今年我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春天,我无意看到一部纪录片——《素食者联盟》。里面不但提到了素食的好处,而且还举了几个素食的例子:奥运会冠军刘易斯、短跑冠军、搏击冠军、大力士等,这给了我巨大的震撼,我跃跃欲试。开学前两周我就开始吃素食、节食,感觉还不错,开学上班后继续坚持节食,饭量减少到原先的一半,偶尔吃点肉。我还以为喝点红牛能补充能量,于是每天喝一罐红牛,有时喝得还是加强型的。而且我还给几个同事推荐了这部纪录片。上班后,体重的确降了3-5公斤,但是副作用出现了。精神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免疫力下降。前两天同事还说,前段时间看你瘦得有点吓人。我说:“那几天我的头发都感觉不舒服了,没有光泽,像是癞皮狗身上的毛。”另一方面,睡眠不足,严重影响了我的健康状况。端午节就有些端倪,我已经多年没有打过吊瓶,高烧打了三天吊瓶算是对我的严重警告。直到假期,我才明白我犯的严重错误——凡事过犹不及。素食或节食都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制订相应的饮食计划,确保营养成分的正常摄入。而我的确有些冲动、有些激进。中国人喜欢讲中庸之道的,我的确不太喜欢这样的做法,不过现在想想中庸之道亦有其合理之处。明代张三丰在《玄谭全集》中说:“夫道,中而已矣,故儒曰致中,道曰守中,释曰空中。”儒家讲的“致中”源于《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了中,天地在其位置,万物才能生长。我这吃饭的经历的确是违背了中,所以就生长得很痛苦。道家所谓的中,在《道德经》有体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意思是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佛家的经典《中论》讲: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义。张三丰所谓“释曰空中”,“空中”一词的含义源于此。还看到这样一句话,道学大家黄元吉说:圣人之道,中庸而已。这样,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就结合起来了,原来,“中”就是顺其自然,遵循规律啊!《说文解字》——庸者,用也。原来,实践才是中庸的根本原则。吃饭,亦有中庸之道。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整,我又回到了吃饭的中庸之道。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就不要说了。感恩讨论组内的张同敏组长、感谢组内的每一老师,积极发言,互动共享真知灼见。《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有人问慧海禅师:“禅师,你可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慧海答道:“有。”“是什么呢?”慧海答道:“我感觉饿的时候就吃饭,感觉疲倦的时候就睡觉。”“这算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每个人都是这样的,有什么区别呢?”慧海答道:“当然不一样的!”“为什么不一样呢?”慧海答:“他们吃饭时总是想着别的事情,不专心吃饭;他们睡觉时也总是做梦,睡不安稳。而我吃饭就是吃饭,什么也不想;我睡觉的时候从来不做梦,所以睡得安稳。这就是我与众不同的地方。”慧海禅师继续说道:“世人很难做到一心一用,他们在利害得失中穿梭,囿于浮华的宠辱,产生了‘种种思量’和‘千般妄想’。他们在生命的表层停留不前,这是他们生命中最大的障碍,他们因此迷失自己,丧失了‘平常心’。要知道,只有将心灵融入世界,用心去感受生命,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