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就是把心思隐藏在心中,外表

佰沐康白斑抑菌液 http://www.kingbaby.com.cn/gushi/12833.html

解读论语

——“中庸”就是“把心思隐藏在心中,外表很平常的样子”。

作者:红岭浸道

引言

关于《论语》,人们对此“书”的解读也是千人千解,莫衷一是。本人从个人体验出发,遵从“我注六经”的精神,从“古文字”的角度解读《论语》全文,可能有些不一样的韵味。

本人主要以训练自己“明悟”古圣先贤的深意为主,自娱自乐,发在网上也以交流交友为乐。

*********

解读了《论语》中的: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让我们明白了,从孔子的重誓可以推断,孔子的人品完全值得信赖!

********

今天我们来继续解读《论语》内容: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翻译为:孔子曾说过:“中庸这种品质表现为被大众称道的德行,这样就达到极点了!民众很少能长久保持。”

********

先来看一下“德”字:

“德”,其中有“直”,而‘直’是价值的意思。“双立人”是“行为”,“心”是指精神方面。

综合起来,“德”其实就是“可以看得见的有精神价值的行为”。

********

中庸,很少有人能真正深入研究这种品质。

历代解读《中庸》者数不胜数,但能得真谛者少之又少。

其实《中庸》已明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但“庸”的解读需要仔细揣摩。

《中庸》中说孔子曾说自己“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我们从中可以推测,“庸”就是“很平常”的意思,跟现在我们说的“庸人”差不多。

这样说来“中庸”就是“把心思隐藏在心中,外表很平常的样子”。

********

这种解读,肯定会引来无数的反对声音。

但是,所有的“反驳”者是无力的,本人坚持自己的看法,“横眉冷对千夫指”。

当真正明白“中庸”之义的时侯,才是理解孔子及儒家的起点!

不然,就会“害人害己”而不自知!

********

《论语》原文: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