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一些关于风水的文章,把风水描绘得云里雾里、深不可测、神乎其神,云里雾里。其实它跟我们的生活轨迹有所关联、时时刻刻都在无形地影响着我们!!
多年未走的家乡之路风水就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与大自然的搏斗中,逐步积累的生活经验。其中就包括选择居住地的经验。他们最初选择居住地只要具备两个条件就可以了。那就是避风近水。避风是为了躲避冬天寒冷的北风,所以多选择大山南麓,近水是生活离不开水。后来逐步完善为住房面前还应有比较大的坑洼地(视野开阔),方便集体搞生产活动等。再就是居住地(部落)旁边要有一条方便居民出入的大道。这样人们选择居住地必备的两个条件就增加为四个。即后有靠山,前有明堂,旁边有水流和大道。实际上就是人类如何在自然环境中选择良好居住地的基本常识。
多年未走的家乡之路有研究认为“风水学”中最重要的是“时”和“位”。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中庸之道、时势一致、用时之机、待时而动、观时之变、时行时止,以上这些成语都是在说时与位的重要性与关系。正如唐宋以后,风水演变出得两大流派,一派为“理气宗”,一派为“形势宗”。“理气宗”是以时间、空间、星宿、节令、命属,以罗盘辨方正位,运用阴阳八卦、玄空飞星、五行生克等原理操作,趋吉化煞,以求平安富贵。“形势宗”的宗旨是考察自然山川、地形地貌,衣阴阳、五行、九星,生克制化,辩吉判凶。
《易经》素称“群经之首,百科之源”。《易经》告诉我们两个重点,科学、哲学也好,人事也罢,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两件事情:就是“时”与“位”。时者,时间也。位者,所处空间位置也,亦可理解为所处之格局也,或借用物理学中之名词位置和格局,你干什么事情,如何有所作为,显然是十分重要的。土谚所说的“在哪个山头就唱哪个山头的山歌”。
尤其对于人生而言,你处于什么时代,什么时间,什么发展阶段,处于什么环境,在什么位置干什么事。而这时间又是流动的,位置也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又需不断调整。自然之道有顺有逆,有吉有凶,有泰有否。在什么时位上就应当顺其时位而行。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缓则缓,当退则退,当刚则刚,当柔则柔。如此行事,方能成功。
多年未走的家乡之路《易》曰“言不胜其任也”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深厚的道德和相应的能力,而处于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和职务上,那是很危险的,就如细足不能支撑重鼎一样。《周易》中关于把握好时与位的论述,可谓比比皆是。如“正位居体”、“以中正也”、“虽不当位,未大失也”、“位正中也”,等。这些道理并不仅限于人生,对于国家的治理,不同时期政策的取舍,亦是如此。
“风水”这一神秘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当今社会上的风水活动仍存在迷信的色彩,但是不完全都是迷信,里面有其科学的内容,但如果因为其中某些原因夹带了迷信内容而被全盘否定,那是不是又是另一种迷信?个人认为,科学的方法就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也是我们现今一直在强调的科学的治学态度。传承了数千年的国学,不能就这样被我们遗弃,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门神奇的东方秘术——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