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物极必反的原理事情发展到极点,为

众所周知,“物极必反”这一概念所体现出来的哲学意义,其实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精髓之一。

如中庸之道,其实就是基于“物极必反”这一概念而总结出来的智慧。

又如在《易经》中,无论是卦还是爻,其实都讲究物极必反。

又如《道德经》中,亦讲“反者道之动”。

即便是佛家的理论,亦讲“不落两边”,即践行中道。

由此可见,物极必反所体现出来的哲学意义,确实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那么,物极必反的原理,到底是什么?

古之修道者老子雕像

我们先看《列子》一书中的说法,即:

“目将眇者,先睹秋毫;耳将聋者,先闻蚋飞;口将爽者,先辨淄渑;鼻将窒者,先觉焦朽;体将僵者,先亟奔佚;心将迷者,先识是非:故物不至者则不反”

在这段话中,列子以八种常见的现象来说明“物极必反”的原理。

他说,眼睛即将要瞎的人,往往会先看到秋天的毫毛;耳朵即将要聋的人,往往亦会先听到蚊子乱飞的声音;口舌即将要失去味觉的人,则大都会先辨出淄渑两水滋味的差别;鼻子即将要失去嗅觉的人,往往会先闻到烧焦的气味;身体即将要僵硬的人,则大都先喜欢奔跑;心灵即将要糊涂的人,大都习惯先识别是非。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1%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