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济南孙磊实验艺术的核心是无尽头的思想

北京中科白癜风康复明星 http://www.t52mall.com/about/gghz.html

实验艺术的核心是无尽头的思想先行

——著名诗人、画家孙磊先生访谈

孙磊,现任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常务主持工作),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韩国檀国大学博士生导师,山东师范大学特聘导师,济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主任,山东美协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副主任,山东美协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山东青年美协副主席。

作为“影响济南年度文化人物”的孙磊,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谜”。

有人说他是诗人,因为他曾获得“首届中国年度最佳诗人奖”“—中国十大优秀诗人奖”等重要诗歌奖项,是北大未名诗歌节、波士顿国际诗歌节、东亚国际诗歌节等诗歌盛会嘉宾,作品被译成英、法、德、韩、西班牙等文字。

有人说他是画家,因为从年起他的绘画作品就陆续在包括中国美术馆在内的国内主要美术场馆展览,包括中央美院、清华美院、南京艺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在内的国内主要艺术院校,都邀请他举办过学术讲座和主题演讲。

还有人说他是策展人,因为从年就北京、上海、济南等地策展了大量当代艺术、新水墨艺术、实验艺术等展览。还有人说他是老师,因为他是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所以,对孙磊的采访就从他的身份定位开始了。

主持人:大家知道您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艺术家和策展人,很多人从您的画作中看到了诗人的气质,也从您的诗作中看到绘画之美,请问诗歌和绘画有什么共性和不同?

孙磊:我在很多场合都特别强调——我首先是一个诗人。尽管现在被大家熟知更多的是美术上的身份和成绩,实际上是因为从事艺术教育的缘故,20多年下来我对艺术已经产生难以割舍的血脉关系。现在,我不觉得这两者是冲突的,相反,我越来越感受到两者之间有着极其微妙的平衡,甚至是相通的、不分彼此的。

所以,我经常这样表述我的绘画:我的画是我诗歌写作的可见性形式。强调自己作为诗人的价值与身份,同时也表达出这样一种理念:艺术具有无限可能性,特别是它能够直接穿透其他领域、学科、范畴、界面等等,它能够贡献出我们人生体验的创造性的最大快乐,只是诗歌写作更为内在,更加符合我的个性而已。

主持人:您是国内实验艺术先行者,也是山东实验艺术领头人,请您介绍一下实验艺术与人们认知中的传统艺术之间最大区别是什么?

孙磊:实验艺术是高等美术教育中的一个概念,简单说就是学院中的当代艺术。当然它有更为深刻的内涵,就是“实验艺术”不同于“美术学”学科中的油画、版画、雕塑等,不是以工具材料与技术及其有可能形成的风格样式作为确定性质的艺术类型,而是一种因为艺术工作方法而确定性质的专业学科,即以有价值的主题思想作为表达前提,寻求恰如其分的艺术法式与语言载体承当,最终完成艺术作品推向社会与公众的物质化呈现。

实验艺术最初是由中央美术学院倡导,以我的研究生导师吕胜中先生为核心建立的这样一个专业,从造型学院油画系中一个工作室起步,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中央美术学院最有活力的二级学院。

从简单的概念方面,我们能够清楚认识到它与传统艺术的差别,也就是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差别。比如仅用四五十年迅猛发展的影像艺术、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行为艺术、生物艺术、观念艺术、智能艺术等,传统形态已经不能包含这些艺术形式,自然就划入了当代艺术,尤其进入教育教学后就被划入实验艺术。

更为重要的是,实验艺术是以思想观念为核心的,是思想先行的,思想冲动先于技术语言的冲动。因此,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就显得比技术语言方法更为重要。没有思想先行的介入,一切技术语言的表达都不能指向最为有效的结果。

主持人:您曾说过“实验艺术作为艺术表达的前沿阵地,一直充满多元的挑战性”,请问这种挑战性是什么?

孙磊:实验艺术的“实验性”也指向它的探索意识,它对艺术边界的审视和突破,它充满对未知力量的挑战。从这一点上讲,实验艺术指向了人之为人的根本问题。

因此,我们会看到实验艺术和当代艺术的触角总无限地伸向不同领域和界面,不断挑战艺术自身的局限性,所谓的跨界、融合等都已经成为非常惯常的方式和方法了。所以实验艺术的多元性是无法抑制的,是不断生成的,也就是说实验艺术是没有尽头和终点的,这是因为我们的思想是不能被界定和框定住的,它不断挑战我们的认知和情感的极限。

主持人:济南人在很多时候被认为性格中庸、思想传统,您为什么选择在济南进行被一些人连称“看不懂”的实验艺术创作?

孙磊:“看不懂”实际上就界定了欣赏艺术的方式——“观看”。但是“观看”是针对传统视觉艺术表达方式的,特别是针对绘画的。实验艺术不单纯以“观看”为理解方式,它更注重思想,注重作品的问题意识,就是这件作品提供了怎样的途径和契机提醒我们思考它所提出的问题,提出问题就是一种思想。往往越有思想的人,问题就越多,需求答案的欲求就越强烈。当然,重要的不是答案,是问题过程和提问本身。

这跟个体的性格关系不大。是因为我确实喜欢思想的挑战,感觉有太多问题需要审视和探索,因此读书、写作、做艺术创作成了我习惯的生活方式。选择艺术教育是我的幸运,也是我的宿命;选择实验艺术,是因为它有太大的空间值得我去思考。而且越思考,越热爱写作和艺术表达,就像探索宇宙空间一样,越探索空间就越大,自己也就越显得渺小。

主持人:引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