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国学这个话题,有人热捧,也有人会觉得那些四书五经已经是过时的老黄历了。
其实,四书五经一直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是千百年来古人智慧的结晶,蕴含着古人为人处世的哲学,一直也是古代君子知行合一的人生指南。无论在哪个时代,只要你能够读懂并且真正身体力行的话,那你就是个有大智慧的人。
我们都知道,读《大学》善做事,读《论语》会做人,读懂《孟子》确立人生方向,读《中庸》会做官。可以说四书几乎包罗了人生中会遇到的所有问题,对于做人做事有着深刻而实质的意义。
从元代以来,“四书”就是古代科举的指定教材。无论权贵还是平民百姓,凡是读书人都是奔着吃透“四书”去的。这些吃透了“四书“的人,无论是从政、求学,还是经商,都能取得一定的成就。
这么好的文化,为啥现在读的人少了呢?
其实,这和我们的高考内容有关。我们都知道现代的高考需要考察的科目众多,学校教育除了要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还要学习像物理、化学一类的科学知识,对国学的学习时间自然少了点。近几年来,在高考中也逐步加大了对文言文的考察力度,以后会有更多的人去认真学习这些国学经典。
还有一个原因,”四书”都是文言文,习惯了白话文的我们,读起来难免困难,理解得不那么到位。习惯了快节奏生活的我们,不喜欢读深奥难懂的文言文,反而更喜欢简单好读好理解的内容。
一直致力于传统经典知识传播的谷园老师,提出了“中国式鼓励”理念,通过对经典知识的现代化解读,把经典智慧和极致精神,以生动简洁的语言给大家讲出来。他的解读十分适合当今人们的口味,尤其深受年轻人喜爱。
这本《人生四书》,就是谷园老师站在当代青年人的角度,把四书中最能打动人心的名言警句、智慧精华,和现实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结合起来,为我们进行了深刻而生动的解读。
比如,在论语中有这样两句: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有子曰:“离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在书中的待人篇章里,就根据这两句论语里的原文,总结出了“和为贵”的理念。作者从奥运会的开幕式表演引入话题,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让我们理解“和”这一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同时结合大家生活实际,指出“和而不同”这个人际交往的基本信念。既强调了和为贵,也指出了在有些情况下“和稀泥“也是可行的。
这本书内容多,涵盖了大家关心的人性、人格以及待人、处事、学习等问题。读懂这本书,可以帮你解决人生中的各种现实的难题,获得人生成长的精神动力!